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封神?封的不是神! > 第六十一章帝王欲长生
  闻仲辅佐大商三代,在太师之位上坐了二三十年,积威已久。
  
  这些年来,太师也曾征讨乱臣贼子,可都是轻易镇压,极少动用道术。
  
  哪怕天眼、墨麒麟等迹象都昭示著太师来历神秘,诸位权贵仍难以将那长生不死的仙人与面前的白发老者联系起来。
  
  故而,无论是比干、鲁雄等老臣、或是文丁、帝乙、殷受等帝王,只知其善治朝政,忽略其法力神通。
  
  当然,文丁与帝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大抵也察觉到了些许玄机。
  
  可出于种种原因,终究未曾捅破那层窗户纸。
  
  当有人揭示真相后,大殿之上陷入沉寂。
  
  此前的种种异常之处,终于串联了起来。
  
  群臣不言,因为惊恐。
  
  闻仲不语,因为无惧。
  
  至于说殷受,其心思异常复杂,既有找寻到仙人的欣喜,亦有处在灯下黑的愤懑。
  
  好一阵,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
  
  “如何证明?”
  
  殷受抬起头来,视线锐利。
  
  “难以证明。”
  
  杨任微微欠身,笑着答道。
  
  莫说他了,让玉虚十二上仙来,未必能在闻老头手下讨到好处。
  
  何况太师在姚宾身死之事上两不相帮,其实已经送了份顺水人情。
  
  此番点破其身份,实为无奈之举。
  
  殷受不问苍生问鬼神,显然有长生之志。
  
  若说世间无神仙,难免有谤讥师门之嫌。
  
  若告知仙人所在,这位没准真会舍了江山。
  
  自亘古至今,唯有伏羲、神农、轩辕三位帝王成就果业,可与天地同寿。
  
  若无滔天功德,哪怕是千古一帝,依旧逃不过生老病死的宿命。
  
  闻仲猛然发觉,这位看似有明君之相的新帝,已经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尔胡言乱语,妄议太师,其罪不小,若不能证明神仙存在,寡人便夺了你的官服,发配边疆!”
  
  殷受双眸微凝,气势汹汹。
  
  虽说他掌国日浅,可确实受人族气运垂青,只是稍有怒气,大商玄鸟便转过头来,有俯冲挥爪之意。
  
  杨任神色淡然,毫不畏惧。
  
  如今的朝堂之上,唯有他与闻太师显露了道门身份,后者绝不可能让殷受寻觅长生,若要问询鬼神之事,只能从他这入手。
  
  殷受是个聪明人,不会拿他怎样。
  
  何况,闻仲也该出来终止闹剧了……
  
  “启禀王上,臣闻古之圣贤,不求长生,只愿四海升平……
  
  如今大商兵戈四起,已有乱世之象,怎可痴迷于鬼神之事?”
  
  闻仲神目睁开,现出三尺白光,而后厉声喝道。
  
  殷受闻言,愈发愤懑,本欲借机发作,可一见到太师手中攥著的打王金鞭,终于清醒了过来。
  
  这厮下起手来,哪会顾忌什君臣纲常。
  
  “太师所言极是……”
  
  殷受压下怒气,凭借本能回答道。
  
  闻仲沉默片刻,退回文臣班次。
  
  杨任立在大殿正中,依旧表现得风轻云淡。
  
  此番入商为官,乃元始天尊授意,自不会在攫取人道气运之前出事儿。
  
  大殿之上,再次陷入沉默。
  
  “若无他事,先退朝吧。”
  
  殷受挥动衣袖,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群臣纷纷叩拜,依次序离开大殿。
  
  唯有闻仲、杨任,未曾挪动脚步。
  
  殷受瞥了二人一眼,冷哼一声,气冲冲地离开。
  
  “若是王上向你问询鬼神之事,你尽管如实作答,哪怕让你施展道术,你也照做便是……只有一样,莫要告知其三界仙圣的所在。”
  
  闻仲沉吟片刻,如是言道。
  
  “多谢太师提醒。”
  
  杨任打了个道门稽首。
  
  闻仲回了一礼,而后不紧不慢地离开了。
  
  “上大夫,王上有请。”
  
  大殿侧边,有个瘦削宦者从金漆龙纹柱后探出头来。
  
  这滩浑水,本不该去趟。
  
  可是,若要攫取大商气运,这个官位暂时还不能丢。
  
  此前违背王命,只因帝辛的怒意是冲着闻太师去的,现在要是还不给面子,真就要被扒下官服了。
  
  “有劳带路。”
  
  杨任微微颔首,自袖中取了粒金豆,不动声色地塞了过去。
  
  宦官惊喜不已,连连称谢,步伐都轻快了许多。
  
  如此行了一刻,终于抵达御花园。
  
  只见各色花卉盛开,怪石假山耸立,溪水瀑布流淌,好一处雅致之地。
  
  在那水榭正中,有一座亭台。
  
  殷受穿着黑色龙纹王服,凭栏远眺。
  
  宦官悄然退下。
  
  这偌大的御花园,只余君臣二人。
  
  “寡人确信世间有鬼神存在,你也是道门中人,太师说帝王求不得长生,这却是为何?”
  
  殷受立在亭内,神色复杂。
  
  “启禀王上,帝王乃人族共主,唯有以苍生为念,方可积攒功德,若是刻意追求长生,只会适得其反。”
  
  杨任立在假山旁,沉静答道。
  
  “这帝王有甚意思,不如平民百姓逍遥自在。”
  
  殷受双手负后,望向天幕。
  
  杨任闻言,沉默不语。
  
  天地之间,何人不是笼中雀?
  
  “你在何处名山、哪座洞府修行?”
  
  殷受低下头来,望向溪流对岸。
  
  杨任依旧沉默。
  
  “这也不答那也不答,究竟谁是臣子?”
  
  殷受恼羞成怒,按住腰间龙凤剑。
  
  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寡人也能理解……若是人间帝王长生,天上帝王沦为摆设,世间成了一潭死水。
  
  可是,本已窥得长生之机,终究有些不甘心……”
  
  殷受长叹一声,放开剑柄。
  
  “你修行多久了,这总能回答吧?”
  
  “启奏陛下,两年有余。”
  
  杨任神色淡然,缓缓出言。
  
  “这般仓促,大抵学不了什什本事,你随意施展些道术,让寡人一窥仙道玄妙……”
  
  殷受图穷匕见,终于说出了真实目的。
  
  此前种种举动,皆是刻意为之。
  
  “如此,献丑了。”
  
  杨任言罢,心念一动,自袖中遁出一条赤色火龙,那钻入溪涧,烧的半边池塘沸腾不已。
  
  “你真只修行了两年?”
  
  殷受见状,眸中精光大盛。
  
  “自无虚言。”
  
  杨任轻轻抖袖,收了赤龙。
  
  “你与太师神通相差几何?”
  
  殷受语气愈发急促。
  
  “我于太师,宛如蝼蚁。”
  
  杨任轻轻摇头,笑着说道。
  
  殷受闻言,神色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