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封神?封的不是神! > 第六十六章殷受,你真是闲的(求追读)
  如果没有张屠夫,依旧能吃带毛猪。
  
  如果没有开山斧,怎能劈开桃山?
  
  杨任先入为主,以为开山斧本就是真君法宝。
  
  谁知,此物竟与大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成汤后裔没有为夏朝君主建庙立嗣的理由。
  
  若非大禹治水功绩天下皆知,此时定会被形容成残暴之君。
  
  故而,大禹的遗物,早就伴随着夏桀的覆灭而散落。
  
  这开山斧乃人道之物,仙人得之无用,其上还有深厚气运与香火,难以推算踪迹。
  
  “我素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你曾助我破阵脱险,我自会帮你劈开桃山。”
  
  杨任神情肃然,如是言道。
  
  “你知大禹神斧所在?”
  
  杨戬三眼微眯,神色惊异。
  
  “尚不确定。”
  
  杨任摇了摇头,思绪起伏。
  
  作为司天监监正,他能知悉诸多秘辛,其中一副案卷记叙了前朝之事。
  
  昔年,在豫州的一处治水遗址,百姓自发收集上古遗物,建立了禹王庙。
  
  此事有悖成汤国统,可考虑到大禹功绩卓著,不好强行镇压,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开山斧仍在世间,大抵就是在那庙宇之中了。
  
  “总归要试上一试,否则,怎能劈开那神道禁制?”
  
  杨戬言罢,眸中冷光愈盛。
  
  于是,师兄弟俩趁暮色而行,遁光而走、化风而动、径直往豫州禹王庙而去。
  
  如此行了一夜,直至翌日正午。
  
  只见平原忽起孤峰,上有一庙,其势浩荡,有深厚的人道气运。
  
  虽说夏朝已然覆灭,可大禹贤名流传至今,其庙宇自有玄奇之处。
  
  师兄弟二人略做乔装,穿金戴银,佯作权贵子嗣,光明正大从正门而入。
  
  杨任本就是人族,虽迈入仙道,亦有司天监监正之位,不受人道压制。
  
  杨戬却有神祇血脉,只迈入一步,已觉巨力压下,好似背负巨石。
  
  好在,他修行八九玄功,本就气力极大,搬山负岳只是寻常。
  
  只见大殿正中,有尊木胎神像,其形宛如农家老汉,袖口与裤腿都挽了起来。
  
  此地无甚香客,唯有庙祝坐在神像前,小鸡啄米,昏昏欲睡。
  
  杨任环顾四周,发现墙壁上绘满了壁画。
  
  有大禹劈山图、神针定海图、九州镇鼎图、赑屃驮碑图……
  
  杨戬则将视线落在前方,望向大禹神像那空无一物的虚握手掌。
  
  若是所料不差,其掌中本还攥着什。
  
  庙祝终于醒转,只见二人衣着锦绣,在殿内漫步,当即打起了精神。
  
  “贵客来临,有失远迎。”
  
  “吾等自朝歌而来,一路游山玩水,听闻此地有上古先贤庙宇,特来进香。”
  
  杨戬从取了几颗铜贝,悄然塞入庙祝袖中。
  
  “好说,好说,我观二位皆有虔诚之心,自该受禹王庇佑,定能消灾解难、逢凶化吉……”
  
  庙祝轻轻摩挲袖中钱币,笑意真诚。
  
  杨任暗中祭起神目,观摩大殿内外,只有殿前供奉的草鞋与斗笠蕴含气运,余下皆是凡物。
  
  “听闻昔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让人敬佩。
  
  只是,我观此神像,似在描绘开山泄洪的情景,怎偏少了斧子?”
  
  杨任收敛神目,笑吟吟地问道。
  
  庙祝闻言神色微变,只觉袖中铜贝格外烫手。
  
  “你莫要多心,吾等敬仰人族先贤,见神像有异,故而发问。”
  
  杨戬神色温和,悄无声息地加钱。
  
  “此事倒也不算秘密,只是牵扯到王…朝歌那位……”
  
  庙祝收了钱,终于松口。
  
  “大约两三年前,正是闻太师出征北海之时,朝歌来了位下大夫,奉命搜集先贤遗物。
  
  这庙中物什,大都由上古流传至今,难免会引起那位大人注意。”
  
  庙祝言罢,无奈一叹。
  
  若算起来,他还是旧朝遗民,自不愿见祖先遗物旁落仇敌之手。
  
  只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如今的天下已由大商主宰,殷受是人族共主,他想要的东西,定能取得。
  
  杨戬闻言,双眉高蹙。
  
  若是旁人取了开山斧,哪怕是金仙之尊,亦有挥刀夺宝的气魄。
  
  可是,人间帝王拿了开山斧,只能冒险入宫窃取……
  
  如今大劫尚未降下,殷商国祚固若金汤,仙神之流,在那王宫内寸步难行。
  
  杨任心念一动,猜出了其中缘由。
  
  昔日北地动乱,袁福通勾结妖族南下,有壮大之势。
  
  闻仲出征,帝乙垂危。
  
  这时的殷受,大抵已经对鬼神生出了好奇之心,故而暗中派人在九州搜寻。
  
  杨任收敛心思,从殿前案上取了三炷香,借炉火点燃,恭恭敬敬奉上。
  
  虽说大禹未能似三皇一般成就果位,其功绩却是半点不假。
  
  何况,若算起来,他与殷商还是对头,拜一拜也不妨事。
  
  “这袋贝币,你且收好,若有闲暇,可去山下买一把利斧,为禹王神像配上。”
  
  杨戬长舒了口气,好不容易才压下心中躁意。
  
  这些年来,他日夜勤练玄功,寒暑不辍,风云无阻,每日背负山岳奔腾,宛如疯魔。
  
  如此磋磨,只为练出上乘神通,好劈开桃山,救出母亲。
  
  谁知,自己的道术神通难以破开禁制,好不容易寻到开山斧的线索,居然成了绝路。
  
  他将怀中布袋朝庙祝扔了过去,随后便转过身,三步并作两步出了大殿。
  
  杨戬抬起头来,仰望天幕。
  
  只见大日当空,格外璀璨。
  
  “莫说人族共主,天庭之主又如何?
  
  总有一日,定要杀上凌霄宝殿……”
  
  杨戬嗔念大起,毒祸汹涌。
  
  “莫要动怒……”
  
  杨任走出禹王庙,见状连忙出言。
  
  今日至此,本该轻易取得神斧,奈何有殷受横插一脚,提前截胡。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此番,诚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料到那厮会干出这等稀奇事。
  
  如今已是七月,只待九月初九,殷受携其子出城秋狩,届时王宫定然空虚。
  
  你有玄功傍身,只要不与成汤后人正面接触,自能施展变化,任意纵横。
  
  若真搜不到那开山神斧,大不了将商王龙凤剑盗了,多半也能破了神道禁制。”
  
  杨任心思急转,那想出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