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重回98做大医 > 第009章说来也是邪门
  高中一帮同学中,只考上彭医专科班的叶宇混得最好。
  
  
  连专科都没考上的王宏磊屈居第二。
  
  
  混得最惨的,便是张祎几个医学本科生,高中毕业都快五年了,还得伸手向家讨要生活费。
  
  
  瞧瞧人家叶药代。
  
  
  他手中的一支中成药都特快成神丹了。脑中风的患者吃了它,一口气能爬三层楼,有痔青年服用了这药,用金箍棒捅都不会再出血。
  
  
  据叶宇自述,他负责的彭州市场,一个月的销售额早已经突破了百万大关。
  
  
  同样据叶宇自述,公司给他的市场经费是18个点,刨去各种费用,他能净落下2个点。
  
  
  张祎不禁咋舌。
  
  
  怪不得当下流传这句话,要想发财,男人卖药,女人卖参。
  
  
  当然,后来风向有变,女人卖参药才最挣钱。
  
  
  依叶宇的意思,他当上了省区经理,彭州这块市场势必要交出来,给别人他心不甘,拉张祎下水,他觉得才够划算。
  
  
  但张祎却回应了一个严词拒绝。
  
  
  不是两万块一个月的收入看不上,而是富二代的生活更有性价比。
  
  
  真去做了药代,整天看人脸色不说,万一老爸老妈跟他翻了脸,那可真是不划算。
  
  
  “你不用做全职,有我罩着你,兼职也没多大问题。”叶宇依旧不死心的劝说着。
  
  
  张祎叹了口气,道:“宇哥的这份好意,兄弟只能是心领了,你是知道的,我立志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奋斗终身……”
  
  
  叶宇一把捂住了张祎的嘴。
  
  
  女人的内内,真特让人受不了。
  
  
  ……
  
  
  周五。
  
  
  张祎提前两天转到了老妈的妇产科。
  
  
  这种事,对别的实习生来说难若登天,但对张祎来讲,却是易如反掌。
  
  
  谁让那科教科孟科长是老妈的好闺蜜呢。
  
  
  时下观念陈腐,少有男医生愿意干妇产科,病人对妇产科男医生也多有抵触情绪。
  
  
  因而,科对男实习生的态度是不管不问,想学就教,不想学拉倒。
  
  
  张祎自然属于后者。
  
  
  但身为科主任家公子,在妇产科必须拿出足够的眼力见,免得给老妈丢脸。
  
  
  因而,一进科,张祎便把跑腿的差事给承包了。
  
  
  比如,帮温柔的护士姐姐去药房取药。
  
  
  再比如,替漂亮的护士妹妹去别的科室送会诊单。
  
  
  15床,一个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会诊单,便是由张祎送去的内分泌科。
  
  
  去年在内分泌实习时,主任对张祎还是蛮照顾,这次过去,怎说也得跟李伟主任打声招呼再走。
  
  
  只是,主任办公室的房门半掩著,但李伟主任却不在房间中。
  
  
  张祎挨个病房瞅过去,终于在35床的床边找到了李伟主任。
  
  
  李主任正在仔细查看患者的病情。
  
  
  患者的右脚,五根脚趾已经截除,但创口却久久不能愈合,并出现再次坏疽的征象。
  
  
  糖尿病晚期,最让人头疼的并发症。
  
  
  没什好办法,实在不行就送去骨科再截一段。
  
  
  截完后若是创口依旧不能愈合,依旧出现坏死征象,那就接着截。
  
  
  直到……
  
  
  张祎在病房门口耐心等候,李伟检查过患者的创口,轻叹了一声,随后看到了病房门口的张祎。
  
  
  “没事,我就是过来送张会诊单,李主任,您接着忙。”
  
  
  打过来招呼,张祎就要离开。
  
  
  李伟却在身后叫住了他。
  
  
  “别急着走嘛……”
  
  
  追上来,揽住张祎的肩,李伟魅邪一笑,悄声道:
  
  
  “我也想请秦主任吃顿大虾,走,去我办公室聊聊这事。”
  
  
  瞧这事整的……张祎肚子有着一百个不情愿,但又不好薄了李主任的面子,只得跟着李伟去了他的办公室。
  
  
  进了主任办公室,张祎灵机一动,把话题扯到了刚才那个病人身上。
  
  
  “李主任,35床那个病人,能不能考虑下干细胞治疗呢?”
  
  
  干细胞?
  
  
  李伟不由一怔。
  
  
  这个名词咋那新鲜呢?他似乎听闻过,又似乎完全陌生。
  
  
  “说说,这干细胞怎治疗?”
  
  
  张祎稍加酝酿,开口讲解道:“我看过一篇国外文献,说是将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至体外,从而分离出患者外周血中的干细胞,拿去实验室进行培养扩增,再回注至患者创口,对患者创口的愈合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这篇文献的确发表于98年之前,但张祎看到的时间却是十多年后的09年。那一年,干细胞行业的旗舰公司特区北科进驻附院,给每一个临床科室都送了一本有关干细胞临床应用的文献汇编。
  
  
  从外周血中提取干细胞,属于比较原始的办法,09年那会,干细胞领域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此类方法已然淘汰。
  
  
  李伟明显来了兴趣,急忙问道:“你是在哪儿看到这篇文献的?”
  
  
  张祎不假思索,假话顺口编来:“元旦前后,具体哪一天我忘记了,当时是我们几个同学去省城玩,住在省人医实习队的宿舍,他们宿舍放着本什期刊来着……反正是一本从省人医图书馆借来的英文期刊,我闲着没事,就翻看了几眼。”
  
  
  省人医图书馆……李伟当下便打定主意,先去附院图书室去检索一番,检索的到那是最好,若是检索不到,那就立即购买火车票前往省城。
  
  
  ……
  
  
  说来也是邪门。
  
  
  下午的时候,妇产科新住进来的一个待产妇女常规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依照惯例,管床医生给消化内科开出了一张会诊单。
  
  
  漂亮护士妹妹则毫不犹豫地将会诊单甩给了张祎。
  
  
  于是,张祎屁颠屁颠跑去了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的主任姓王,名志良,有过一段东瀛留洋史。
  
  
  小日子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思维比起当下的大中华还是先进了许多,但小日子的那副尿性,却永远得不到我中华儿女的认同。
  
  
  可跟小日子厮混了不到两年的王志良,医疗水平提高了多少不太清楚,但小日子的尿性,他却是熏陶了个大差不离。
  
  
  按规定,张祎只需要把会诊单交至护士站即可。可护士站的温柔护士姐姐却借口太忙,非要张祎把会诊单直接送给值班医生。
  
  
  对稍有姿色的姐姐妹妹,张祎总是个好脾气,于是便乐去了消化内科的医生办公室。
  
  
  一推门,张祎便发觉自己草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