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血战龙山 > 第169章汤圆匪患
  第169章汤圆匪患
  
  关键时刻,首长电令——在汤圆县外安营扎寨,伺机行动,解决妥善后再至加市。
  看到电报,杨震宇心里也是弄不明白了。这些首长真是的,不管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改变局势的大事,都要亲自来过问,一个小小的县城,也要这么操心。
  
  但杨震宇知道,首长从来不会轻易做出没有意义的决定,特别是在部队行进路线上。
  
  看来这个汤圆县,还是有些名堂的。
  
  其实杨震宇也感受到了,前几个地方加入到独立团的新人,一直都有说有笑的,到了这边,说笑的人少了,气氛也不太对了。并且到这段路上,老百姓的热情也不见了。
  
  县城里也是冷冷清清的,本来应该是繁华热闹的小城,街上的行人却非常少,很多门窗都关得严严的,与市郊县城想像的场景完全不符。
  
  天生异象,必有妖孽;太过反常,必有怪事。
  
  先不管那么多,会会再说!
  
  结果,简单会会倒不要紧,这个地儿名堂大了。
  
  派强子的情报小队过去一打听,就有了大致的反馈。
  
  汤圆县不光受鬼子迫害严重,更有多股土匪恶霸势力在这横行多年。
  
  当地老百姓,既要看小鬼子脸色,又要提防著这些土匪恶霸,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家遭殃,一直是苦不堪言。
  
  按理说,杨震宇也算土匪出身,但他从来没干过一点伤天害理的事。
  
  当时只是年少轻狂,仗着本事,把那个胡子头头孙疤瘌灭了,和军师一起改立山规,成立青龙寨。
  
  又从寨主做到现在的独立团长,他从来没忘记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农民身份。
  
  一路走来,问心无愧!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土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他一直以为,那是人们不太了解这个身份。
  
  青龙寨当时没有粮草,他让兄弟们撸起袖子种地养猪,啥累活都干过,除了把著百里深山老林,山高皇帝远以外,他还真没觉得和别人有啥区别。
  
  甚至当时人们都说孙疤瘌怎么坏,他一时性起把那家伙灭了这件事,他都不知道算是为民除害,还是恃强凌弱。加上后来军师那种文质彬彬的秀才样,杨震宇经常会想,自己出手到底对不对。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说这里的土匪恶霸坏,那他们一定是干了不少天打雷劈的事。
  
  不管肯定不行,不说老百姓的声音,就连“土匪恶霸”这个坏名声,也要转变转变,同样是匪,青龙寨三个字,那可是谁听了都要竖大拇哥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通过这几年在部队的磨炼,杨震宇还明白了一句老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那意思是说,啥事如果你只听一个声音,那你就容易被带进死胡同去。干啥都要多听听各方的意见,才不至于一时头脑发昏,做了让人后悔都改不了的事,如果是个别老百姓的误解,那不就事与愿违了吗。
  
  再说,这个事也算完成首长交待的任务,首长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特意来的电令,绝对不会是小题大作。
  
  强子的本事,杨震宇还是非常相信的,他的调查结果,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他要听强子亲自打听到。
  
  在杨震宇的临时指挥棚里,强子给他摊开一张军事地图,指著这个地方周边和县里的匪患所在。
  
  那张地图,还是龟田作战指挥部里找到的,精度非常高,有人抽查验证过,各个点的标注,误差不会超过50米。
  
  
  别小看了50米这个数字。
  
  有时候在野外复杂的环境下,相差千米都算正常。
  
  就像是在一处悬崖对面建个岗哨,虽然在地图上标的是个水平的点,但那些地形线的画法就很讲究了,既要考虑高差问题,又要兼顾疏密因素,懂行的人,就会根据这些内容,准确推算出水平和实际的距离。
  
  那时候卫星技术还不发达,小鬼子全靠人力定位绘制的地图,能够精确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国际一流了。
  
  小鬼子咋画的没必要深究,现在这个图比较好用才是关键。
  
  强子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杨震宇也有特长。
  
  一看地图,他就能想到现实的情况,还不用看什么颜色。只要看到那些线的形状,他就知道哪里是山,哪里是河,甚至能根据这些曲线,估摸出地势高低的幅度。没办法,这也是天生的。
  
  没文化,真可怕。
  
  听到强子说出这些大小势力的范围,杨震宇和独立团的大小指挥人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汤圆县的匪患,可不是一般的多,大大小小有十来个窝点,虽然以前都没听过的,但他们存在的年头可不短。这些家伙的分布态势,基本上把汤圆县占满了,包括周边一些区域。
  
  就连现在独立团大兵驻扎的三里地外,都有一伙小毛贼,叫什么“救世主会”,听这个名字都别扭的要死,土不土洋不洋的,什么玩意儿,哪有青龙寨好听。
  
  不行,再探,给足三天时间!
  
  这个时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杨震宇让强子带人再去探一下,看看这些匪患的影响力,最好能弄清楚各个点的欠债情况,也就是对老百姓的祸害程度。
  
  独立团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走一个坏人。所以深入的调查是必须的,用三天时间查清楚,值了。
  
  其实,杨震宇已经有了个主意,就是杀鸡儆猴,找最拽的和坏的打,有些小混混那种组织,猫三两个人,还不够塞牙缝的,瞎耽误工夫!
  
  抓大放小,不拘小节,本就是领导者该有的品质。
  
  强子明白了杨团长的意思,马上和情报人员又都忙去了。
  
  很快,各情报人员陆续回报,每个人都记了一小本账,这些信都是通过城里城外的老百姓嘴里得来的。
  
  有些细心的情报人员,还画了一些图,标了听来的人数、头目关系,活动区域等等,不愧是强子带出来的人。如果有时间按图索骥,估计是一打一个准。
  
  等杨震宇听了一些人的汇报,他终于弄明白汤圆县的大致情况。
  
  而给他提供信息的这些人里,还有一些路上收编的小帮小派,和曾经的胡子,也算是有点经验的。
  
  家雀(qiao,同鸟)儿尿尿,各有各的道。
  
  原来,汤圆县存在的这些鸡鸣狗盗之辈,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范围,不跨界,不黑吃黑,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
  
  难怪这些年他们一直没死光,敢情是大的吃的够多,小的混得知足。
  
  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第三天快到头了,强子才回来。他亲自跑的地方,是汤圆县城。
  
  “找到正主了,咱们又要打虎了!”强子刚进来,就一边说话一边找水喝。
  
  看来是收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