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血战龙山 > 第235章江湖术士
  第235章江湖术士
  
  对于各位老师或教练的好意,杨震宇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他做事向来都是一诺千金,答应过别人的事,他一定会办到。
  况且,杨震宇对老人的想念,不光是大军的因素,还有对何伯身体的挂怀。只是,他没有向别人提起这件事,在家里也没有总和唐潮商量,好像是把这件事忘了一样。
  
  大军就可就不同了,这小子整天念叨这个事儿,越是临近和老爷爷约定的时间,他越是说的欢,看来这小子真是吃这碗饭的主儿。
  
  三年,是何伯与杨震宇的约定期限,其实也是给大军一个快乐成长的过程。
  
  这小子现在刚到了十岁多点,已经高过同龄人一大截,猛一看像是十六七岁的样子。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那赴约的日子。
  
  同样地,在山神庙前的夕阳下,大青骡缓缓而来。
  
  只是,这次青骡背上坐的不是何伯,而是一个花甲之人,年纪大概六十岁左右,杨震宇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也是个高手,尽管这位老人和普通农家老者没有什么区别。
  
  高手自有独特的气场,老人虽然是在尽量凝神敛气,却难掩精纯气海如浪翻涌,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
  
  “这是震宇贤侄吧,哦,唐家小姑娘也来了?呵呵,我看看这个小大人,虎头虎脑这么壮实,难得气息还挺稳,不错不错,呵呵。”这位老汉也是非常开朗,说话三分笑。
  
  “老伯,您是?何伯他老人家呢?”杨震宇这回没见到何伯,有些焦急地问道。
  
  “呵呵,还不叫师叔,我叫关亭山,是何伯的师弟……”杨震宇一听,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吃惊了。
  
  关亭山,江湖人称“圣手乾坤”,一身内外兼修的功夫早就叱咤江湖数十载,传闻早已退隐了,哪不知在这里得见,更让杨震宇吃惊的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前辈,竟然和自己还有这么深的渊源。
  
  这是大军的福份!
  
  老人又说了何伯的事,何伯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相当健朗,最近云游去了,临行前特别交待关亭山亲自过来,接走杨立业。
  
  听闻这个消息,杨震宇一家都为何伯这位“老神仙”高兴,继续保持乐观的心情,老人一定会长命百岁。
  
  当着父母的面,大军正式行了拜师礼,今后他以“师祖”相称,实际上算是关亭山的关门弟子。
  
  来的时候,大军的随身行李就已经带好,马上就可以起身了。
  
  关老爷子打了一声呼哨,一匹枣红马飞奔而来,他已经给大军单独准备好了坐骑,他也想考考这个小伙子。
  
  懂事的大军也知道这次要离家时间不短,跪在地上给杨震宇和唐潮二人磕了三个响头,和师祖上马而去。
  
  杨震宇明白这孩子不用给他太多交待,他能够听话并有所成就,太过于舍不得,儿子永远也不会长大。
  
  再看唐潮,早已经在一边哭成了泪人儿……
  
  儿行千里母担忧,却又有几个儿孙会真正记挂母亲?亲情似海深,冷暖全凭心。
  
  大军后来转学到了另外一处,他和师祖学艺八年后凭真功夫参军,成为新一代特种兵王,一生立功无数,并培养了一大批特种作战官兵。
  
  杨震宇只去看过儿子两次,唐潮去过一次。
  
  夫妻二人都知道:儿大不由娘,儿子有他的人生轨迹,温室里的幼苗是不会成材的。
  
  新
  大军走后,杨震宇和唐潮适应了很久,多年的孩子离开家乡,心里真不是滋味,尽管有工作可以分心,却没有人能够体会作父母的那种心情。
  
  时间转眼又过了几年,杨震宇因为思念何伯、大军及过去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显得苍老了许多,唐潮的悉心照顾,却无法平复他日渐孤寂的心情。
  
  这些年的工作也是平平,曾经跃马敌营的杨二郎,似乎对生活已经有些麻木了。
  
  人有时就是这么奇怪,生活富足了反而心情变坏了。人本来就是拥有思想的高级生物,整个人生始终充斥着高潮和低谷。
  
  有一天,杨震宇信步走在街上时,被一个奇怪之人叫住了。
  
  “兄台慢走,在下神算子,看兄台眉头紧锁,似有不快之事,容在下断上一二如何?”那人对杨震宇说到。
  
  杨震宇一看那人,不免有些失望。
  
  那个人缩成一团,蹲坐在一个不起眼的墙角处,地上有个小破木牌,上面写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卦”字,哪里有一点当年吴大用的风采,看着就像是个江湖骗子。
  
  “你这是迷信,我也不信这些,我劝你不要误入岐途越陷越深,这么好的年景,兄弟你干点什么不好?还是早些走吧”杨震宇本身是军人,他也见不得这些靠嘴皮子招摇撞骗的人。
  
  说完这些话,杨震宇没理他,继续走自己的路。
  
  “古有麻衣神相,今有铁口直断,纵有趋吉避害之法,却也是无用,无大用也!”那个人的一句话,把杨震宇愣在了当场。
  
  他听到了“吴大用”三个字,这难道只是巧合?
  
  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是他心底最深的伤痛。
  
  “你刚才说的是什么?你到底是什么人?”杨震宇急忙问道。
  
  “呵呵,看来兄台果然真是杨二郎了。在下贱名一个,不提也罢。”那人站起身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身形,只是目光清亮,杨震宇一看便知,他是个习武之人。
  
  这个人应该是在市井中历炼,往往这种人看似普通,实则可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
  
  “兄弟和吴大用是什么关系,刚才眼拙,还请见谅!”杨震宇也用江湖礼节,客气地和这人聊了起来。
  
  通过了解,那人原来是吴大用的同门师弟,也是以堪舆周易之数见长,他的术数功夫比铁算盘差一些,但却习武,算是文武全才,至于名字,他一直没说,杨震宇也不必强求。
  
  他这次得遇杨震宇,也是想完成一桩未了的心愿——替军师吴大用送给杨震宇一件礼物。那是一个上好的黄铜而制成的小算盘,古香古色,非常精美。
  
  算盘是吴大用担任抗联指导员时,他抽空交给师弟的。当时吴大用说自己在某一时间可能会有一劫,如果身遭不幸,还请师弟将此物务必交给杨震宇,算是兄弟间的一份纪念……
  
  看来杨震宇和军师的缘分,远不止半生,此物当是他一生最珍贵的宝贝,三生三世,兄弟同心。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从杨震宇得到了黄铜算盘以后,性情大变,不怒不惊,心如止水,再也不感消沉,一切都变得坦然淡泊。
  
  这种状态,一直保持了多年,直至他转业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