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网游小说 > 北宋最强纨 > 第114章科举开考
  转眼间过去三个月,柴揆坐在考场上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三分激动,六分忐忑,甚至还有一分的愤愤不平。
  
  娘的,老子都混成国公的背景了,居然还是要特的考试!
  
  “妈的,一道选择都没有。”
  
  “妈的,一道填空也没有。”
  
  “妈的,一道客观题都没有!”
  
  柴揆坐在自己的小隔间骂骂咧咧,正巧巡逻的考官路过。
  
  “肃静,考试期间禁止喧哗!”
  
  “靠,不让喧哗那我小声哔哔。”
  
  “如何评价晋文公退避三舍的行为?”
  
  “什玩意儿,怎知乎体都弄上来了?我再给你写一篇知乎盐选可还行?”
  
  “诶?有字数限制吗?没有,这也太弱了......”
  
  “想当年我考申论的时候......”
  
  “哎,好汉不提当年勇了。”
  
  柴揆时而挠头,时而用嘴叼着笔杆思索。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柴揆思如泉涌,论点论据都在脑子,信手拈来。
  
  至于落在纸上的字嘛,那自然是不忍直视,虽然知识被记在脑子,但是书法这东西一看天赋,二还要熟能生巧。
  
  柴揆同学则属于两不沾。
  
  宋朝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说是开创了一代新风,但多为临摹前人碑帖,很少有新的创作,可以说书道衰微。
  
  当然,饶是如此,作为一个连书法第二课堂都去过的柴揆,是没有资格嘲笑别人的,毕竟让他临摹他也摹不出什花来。
  
  那个不务正业的赵佶暂且不提,掐指一算,苏黄米蔡面的蔡襄好像前两年刚刚进士及第吧。
  
  柴揆觉得思绪又飘远了,他自己目前只能尽量地写好楷体,至于行书还是别打肿脸充胖子。
  
  卷面分这东西在古代甚至占五成以上,凡是中举之人,写字好看是最起码的。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经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再加两年专硕,足足**的高强度学习生涯,再怎说中个进士也没问题吧?
  
  柴揆如是想到。
  
  “这毛笔要是根碳素笔就好了......”
  
  “回头得想办法做点钢笔出来。”
  
  “不过现在好像没有不锈钢吧......”
  
  “好像也没有橡胶......”
  
  “哎,又扯远了。”
  
  ......
  
  北宋的科举,在宋仁宗他养子继位前都是无固定日期的,时间多为春季,但有时一年,有时两年,有时三年,所以,这次搞突然袭击的恩科,虽说有人准备不足,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考生对考官投靠,搞山头主义。
  
  也即是柴揆说的,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天子门生。
  
  北宋的科举,分州试、省试、殿试三级,恩科加科也不例外,州试之后算是举人,省试之后按说应该是进士,但直到宋仁宗统治后期,殿试才不进行淘汰,所以严格来说,如果在殿试阶段被皇帝陛下淘汰了,那只能按照举人的标准回老家当个教书先生或者是县太爷的幕僚。
  
  虽然宋代通过最终殿试的大部分都是官官相护的结果,但三级考试叠加这低的通过率,能进士及第的也绝对是人中龙凤。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1106年也就是宋徽宗时期,有8万人参加州试,只有2334名通过考试,通过率只有3%。
  
  而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举办,考试地点在京城,在没有火车的古代,就考试地点这一条就刷掉了九成的贫困考生。
  
  比如你在福州,到开封1300多公,提前半年出发,就算一路要饭过去,即便是半路没有遇上抢到土匪、洪水猛兽,到了东京城你身无分文,照样是难倒英雄汉。.
  
  第114章科举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