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网游小说 > 国家意志 > 第40章务虚会议2
  “就是这些了吧?”有人提问。
  
  “不是,还有一些独立的炮兵和装甲兵部队,比如驻扎米萨马里的第21炮兵旅,装备了130毫米的轻型榴弹炮,坎契拉帕拉的第45装甲团等等。”
  
  “对了中校,为什么我数了一下你列举的印度部队并没有十个师。”一个一直低头记笔记的尉级军官问道。
  
  “有一个尚在组建的71山地师,目前只有一个架子,师部可能会在雷玛弘。还有第三集团军的23步兵师,这个师的师部并不在阿萨姆或者藏南地区,而是在西古里以西的兰契,总参认为这支部队很可能是作为整个阿萨姆集团的预备队而驻扎在东部省份的,必要时,这个师将做最后封锁西古里走廊战斗。我们估计,这就是印度陆军参谋部队藏南可能发生的战争所做的最坏打算。”
  
  林淮生发现下面的听众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显然印度将一个师放在加尔克汉德邦不是为了对付孟加拉国,看上去62年的战争确实使得印度陆军记忆深刻。他们将十倍于当面解放军的部队部属在了藏南地区,仍然在担心中
  “你们也都看得明白了,即使这个地区的印度军队缺乏装甲力量,但是进攻仍然是很难的,不光因为他们的军队比62年更多,而且因为他们的防守更加严密,情报收集更加有效,62年的失败使他们学到不少,地面防守可以说滴水不漏。”
  
  “所以我们必须等他们从这里撤走几个师?”
  
  “没错,缓缓相扣的严密防守最忌关键链条的缺失,我个人预计,如果这次队巴基斯坦的战争继续扩大化,最终会有2到3个师被调走,很可能是第57步兵师,第21山地师,甚至是处于整个藏南防守核心的驻扎汀江的第2山地师。”
  
  “但是他们会立即补上这些缺口。”
  
  “没错,如果他们将离控制线最近的第5师和第17师后撤,
  
  向其他部队靠拢,对我们是一个麻烦,不过我军可以乘势收复一部分领土。如果他们只想东拼西凑地维持一个松散的防御体系,那么这个体系就会出现问题。”
  
  下面所有的人都来了‘精’神,包括几个一直低头记录的人也抬起了头。
  
  “同志们,这还得取决于他们在巴基斯坦陷得有多深,
  
  ""以及我们情报工作的效率。”
  
  “你的判断会怎么样?”
  
  “印度陆军总参谋长兰尼阿斯帕德上将是整个防御体系的缔造者,从他担任东部军区司令起,经营了这个地区20多年,我判断,他会坚定地反对从该地区调走一兵一卒。这个人是最大的麻烦。”
  
  “呵呵,印度的人事去留可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前排的上校笑着说道。
  
  “我相信诸位都听过一句话,堡垒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我相信阿斯帕德几个月内就会被撤职。”
  
  “撤职,你有什么依据。”
  
  “我没有任何的依据,10年前,他访问中国的时候,我的老师与他打过‘交’道,所以我只知道阿斯帕德反对对巴基斯坦大打出手,他是印度军队内务实派的代表人物,不过他的保守思路必然会和现在的印度国防部发生矛盾,而印度的国防部长辛格一个……怎么说呢,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
  
  “事情不会如你想的这样简单,陆军内部也会抵抗,不会任由国防部摆布。”上校说道。
  
  “没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林淮生反主为客,反问起上校,他不是因为讨厌上校总是‘插’嘴而故意为难他,林淮生确实想从普通陆军的思路来验证自己一系列判断的依据。
  
  “我么,只是上校,不是上将,”上校假装谦虚了一下,“不过,真的让我设身处地的话,我会想一个折衷的办法,比如,比如将机动部署的第7山地师投入对巴基斯坦的作战,反正这个师一直只是挂在东部军区司令部的系统内,然后再‘抽’调一个实力最弱的部队,比如二线的57步兵师到西线。这样账面上损失并不多。”
  
  这个回答让林淮生很满意,这与他的设想如出一辙,他现在有把握估算出阿斯帕德基本也会回如此运作,眼下缺乏的只是情报验证。
  
  “对,这样的想法充满了合理‘性’,但是如果你面对一个摇摇‘欲’坠的重大胜利,就很难把持住不向赌局内增加新的筹码。”
  
  “你是印度国防部想获得指整个克什米尔?”
  
  “不不,不是克什米尔,辛格德野心要大得多。”
  
  坐席里鸦雀无声,等著林淮生把话讲下去。
  
  “首先是这一段,关于反恐的。”林淮生‘花’了一点时间从电脑里找到了一封英语书写的书信,然后念了起来。
  
  “……伊斯兰的扩张,永远不会停歇,汉密尔顿爵士说过,他们会将每一个想与他们和平共处的人看作奴隶,我认为不无道理。我们做的就是以其人之道反击,如同英国人在19世纪,或者以‘色’列人在20世纪时做的那样,趁着最有利的时机,解决问题。如果美国停止反恐战争,这扇大‘门’恐怕会永远对印度关闭。但是国大党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并不能代表印度长远的利益,他们只是一直在那里观望,什么也不做……”
  
  辛格的想法充满了偏执和仇恨,这使得会场一直保持着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