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雍武史略 > 第183章金田之役
  晨光刚刚亮起,金田关下已密密的站满了黑甲的晋王军,秦宇一袭戎装,立在马上,看着高耸的金田城头。
  安子期立在旁边,见晋王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依旧威严的说“攻城”
  安子期和江成文纷纷离去,向着本部兵马驰去,传令官很快飞奔出,黑色的大军开始向前移动。
  李晗看了看晋王仍在病中的神色,劝说道“王爷不如先回大营休息”
  “妄言,传令护卫营进军,本王要为我军助威”秦宇冷眼看着前方命令。
  “是”
  李晗匆匆离去,只有晋王自己策马上前,摇晃着身子,犹自努力挺直脊背,好让所有人都能看见他铜盔上的红缨。
  胶州庐城
  关中刺史刚刚命平阳守军驰往金田,赵国就重军屯驻庐城,其目的不言而喻。
  军府内
  “先生”赵王斟酌的问“如今出兵平阳真的可以吗?”
  邶正卿慢慢放下茶杯,赵王的谨慎有时是优点,但有时却显得裹足不前。
  “王爷,今时不同往日,晋王军大部分都在金田关,关中刺史如今又正在金田边境和晋国对峙,平阳郡一入赵国,晋国此时绝不会与王爷为敌,而关中刺史想要援救,也太晚了”
  赵王点点头,心里安定些,笑着对他说“先生思谋周全,早些回去休息吧!”
  “微臣告退”
  赵王站到一侧的地图前,平阳郡地广,若此战真如邶正卿所言,那么夹在赵国和胶州郡之间的安郡很快也会变成自己的,如此赵国就变成了不落于晋国,吴国的藩国,再也不必畏首畏尾。
  “参见王爷”
  一个声音自身后传来,赵王没有回头,而是开口对他说“苏嘉,平阳一入,我赵国无惧于天下了”
  “既如此,微臣只盼王爷旗开得胜”
  赵王一皱眉,听出了苏嘉话中的不满,转身问“爱卿,觉得此计不妥?”
  “邶先生所言,微臣不敢苟同”
  “嗯”赵王沉吟一下,坐回到椅子上开口问“爱卿但言无妨”
  苏嘉行礼,然后看着赵王说“平阳不比胶州,王爷自庐城进军,之后是要南下,还是北进”
  “北进如何?南下如何?”
  “平阳北靠晋国东阳郡,晋国大军屯于此,又有老将王儒镇守,其后更有燕郡晋王军精锐虎视眈眈,而平阳南与梁安郡一样,南宫家和晋国沆瀣一气,难保不会有动作”
  苏嘉说着顿了一下,扫了一眼赵王,深施礼说”只怕王爷进军平阳,赵国牵进战局,反使晋国得利”
  赵王眉心动了一下,但还是没有出声,苏嘉察觉到赵王心底已有了迟疑。
  “王爷,此为外患,赵国犹有内忧,王爷不要忘记胶州”
  “胶州?”赵王看着他,皱眉说“不是已经安稳了吗”
  “王爷,胶州自入赵到如今,也不过四月有余,胶州世族现在忠于王爷,是因为赵国重军于此,但若是赵国在平阳有失,则胶州必不保”苏嘉看着赵王,显得语重心长。
  “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赵王迟疑一下还是问了出来。
  “稳定胶州,修好朝廷”
  修好朝廷?赵王不解的看着他“金田大战在即,难道赵国就什么都不做?”
  “王爷,金田之事尚未有结果,若是晋国得金田,那声威更盛,如何容得下王爷在平阳,王爷更需与朝廷修好对抗晋国。若是晋国败,关中刺史岂会坐看平阳失守,王爷亦要与朝廷修好,安抚关中刺史”
  苏嘉上前一步,目露恳切的说“臣实言,若晋国败,赵国取平阳,不若取安郡,到时晋国不敢出兵,朝廷亦不会贸然与王爷开战”
  赵王点点头,欠身凑近说“那依你之见,如何稳定胶州,修好朝廷?”
  赵国强占胶州郡,因此同朝廷失和,如今既要稳定胶州,又要同朝廷修好,似乎···
  呵呵··苏嘉微微一笑,自信的说“有一人得之,胶州可稳,朝廷亦会同赵国休戚与共”
  “何人?”
  “南宫玉良!”
  南宫询之子?赵王眉头拧紧,不解的问“为何他能修好朝廷”
  苏嘉看着他“臣得密报,宣帝欲以此人为后,至今仍念念不忘,若王爷得此人,献于朝廷,朝廷必将胶州封于王爷以谢,至此名正言顺,胶州世族还何需生异心,王爷与朝廷自然修好,也可破南宫询与晋王的联合”
  “南宫兄妹在大梁此事太过难办”
  “臣得密报,南宫玉良已经归梁安郡,现正在怀城南宫府上”
  赵王沉默,邶正卿和苏嘉说的都颇有道理,可是近一年来邶正卿所言所谋,确实使赵国强盛,但苏嘉亦是赵国老臣,苏氏也是赵国依仗颇多的世族,赵国朝政多经他手,倒是让他一时间迟疑了。
  “邶先生年少多才,不免有贪功冒进之时”苏嘉再次开口,十分恭敬的说“赵国基业,是王爷费心打下,切不能轻易有失,这赵国还该王爷做主才是!”
  苏嘉说着跪倒,伏地叩头,赵王看着跪下的苏嘉,扬扬眉,起身扶起他。
  “此事本王已有计较,爱卿请回”
  “是”
  苏嘉心里定了下来,赵王向来喜欢向臣下藏其心意,虽心意已定,但犹不言于口,不过苏嘉跟了赵王很多年,赵王的掩藏,并不能瞒得了他。
  军府外
  苏嘉看见等在前面的青年,上前笑着说“王爷已经答应,邶正卿之言无需顾虑”
  “恭喜大人”卓清风施礼。
  “呵呵··”苏嘉笑笑和他一同上了马车,又问“卓兄,南宫玉良定要在怀城”
  “大人放心,此事卓某不敢妄言”
  苏嘉笑了,为压过邶正卿,卓清风也笑了,为终于尝到了复仇的果实。
  晋王,若是你视若珍宝之人,进入京城那瑰丽的皇宫,你该如何呢?
  金田关
  战鼓声隆隆,掩盖不住前方的喊杀声,攻城车不停的推进,士兵沿着梯子爬上城头,然后又重重的跌落下来。
  秦宇立在战车上,冷然的注视着前方一切,忽然他眼神一亮,伸手指着一个方向说“传令左军校尉周鸿,带人增援那里”
  传令官行礼,飞速退去,秦宇依旧一动不动的看着前方,片刻后又说“传令安子期猛攻西城,配合周鸿”
  “是”
  李晗看着一直没有停歇的晋王,犹豫的想劝一下,但又没敢出声,晋王之前病重,骑在马上差点晕过去,不过这几日不知是天气转暖,还是战事加紧,晋王身体忽然大好。
  “李晗!!”
  李晗猛地回神,见晋王正瞪着他,立刻拱手说“末将在”
  “带护卫营,增援周鸿务必打开东门”
  “末将领命”李晗也离去。
  一阵狂风卷起,吹的旌旗翻飞,秦宇独自站在那里,扶住扶手,稳住被风吹的有些摇晃的身体,不是他不想歇息,实在是晋国时间不多。
  前几日吴国已然从明月退军,以他的推算,誉王再有五日必然增援到此,而司马绍钧应该早就回到明月了,若不是誉王成王积怨太深,司马绍钧不能进入金田,自己早就败了,这金田关永远也别想夺回来。
  幸好金田关南边要比北边更加难攻,否则以司马绍钧的性格,恐怕也早已挥军攻入了。
  这样的攻势持续了一日,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城内守军早已疲敝不堪,可是晋王军也已力竭,秦宇只能下令鸣金收兵。
  大帐内
  秦宇正在和众人商议明日进军之事,忽然门口有人高声回禀“武卫将军有事报于王爷”
  “进来”
  士卒进来跪倒,双手托信说“水宁郡和梁安郡驻军越过边界,向金田关进发”
  秦宇接过信笺,打开看了眼,扫了一圈帐下诸位将领,索性安子期和江成文都没有担忧之色,让他略微放心。
  “漳山要道,据险而守,令王蒙务必阻拦关中军三日以上”
  “是”哨骑应声而起。
  帐外马蹄声还未远去,秦宇看着帐内的诸将,忽然站起来。
  “本王的命令,你们也听见了,若关中军越过漳山,至此一日便至,若那时晋国还攻不下金田关,那本王和众将只能退出金田,躲到丰江郡去了”
  “末将定不负王爷厚望”众将一起跪倒。
  “晋国数十年安稳,仰仗此役,本王定不忘诸位之功”秦宇躬身施礼。
  江成文等人叩首以谢,先后退出,安子期走在最后,似有若无的看向晋王,晋王正巧向他招手。
  “王爷”安子期立刻返身站到晋王面前。
  秦宇看了他一眼,坐下说“让童临带他的两万人,编入你部,跟随大军攻城”
  “王爷,童临一直心怀不轨··”
  “无妨”秦宇打断了他的话,脸上有一丝疲色“也因他心怀不轨,所以定然猛攻,如今形势迫在眉睫,晋国已无兵调于此,只能如此”
  “是”安子期答应着,声音很低沉,看了一下晋王说“臣等无能,让王爷劳累”
  “势不可为而已”秦宇忽地笑了,摆摆手说“此事即便有过,与尔等也无关”
  若有错,也是晋王的错,还不至于让臣下代己受过,付玉思和成王不都是本王做主放跑的嘛!
  “风寒刚愈,王爷千万保重身体”安子期关切看着晋王。
  “呵··本王无碍,子期不必总大惊小怪的”秦宇笑看着他吩咐说“本王病重之事切不可传扬出去,乱了军心”
  安子期点点头,见晋王已经有些累了,拱手告辞。
  “子期”安子期脚步一顿,晋王又出声对他说“本王累了,你代本王巡营,传夜间口令”
  “是”拱手领命,安子期再抬头时,晋王已经闭目躺下,他叹息一声,退出大帐。
  南罗县渡口,也是水宁郡最后一个江水的渡口,因为金田战事,付玉思又受了伤,杜雪堂让船顺江而下,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吴国。
  渡口前,杜雪堂接过密信,读毕,冲送信人挥挥手,送信人行礼离去后,杜雪堂长眉聚起,犹豫一下,捏着信笺上船。
  二层甲板的房间内,杜雪堂刚刚进入,见大夫正在给付玉思换药,便恭敬的立在一边等候。
  片刻大夫离去,付玉思看着他笑了一下说“多亏赵志平是个书生,箭法奇差,否则我还真要命损当场了呢”
  杜雪堂微微一怔,出神的没有回答,付玉思疑惑的看着他,问“雪堂有何事?”
  “啊··下官是来询问军师的伤势如何,可要停下歇息”杜雪堂回神,将手里的信笺握紧,藏在袖子中。
  “不必了,王爷该着急了”付玉思摆摆手,想起吴王冲窗外笑了。
  “是”杜雪堂退了出去。
  房间里
  杜雪堂将藏在袖子里的信笺翻出,南宫玉良在怀城,赵国调转兵锋直指怀城,若是将南宫玉良同晋王的关系透露给赵王,足够让晋王军败于金田,让赵国晋国兵戎相见吧!
  可是···
  赵志平那一箭不是要射向付玉思,晋王那惊恐的目光,也不是因为付玉思中箭。
  ‘为报你刚才的不杀之恩’
  晋王伫立在谷口,到底没有再追赶一步,杜雪堂心里叹息一声,取出火折,将信笺点燃,扔进火盆中。
  报您成全之恩,王爷,您也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