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雍武史略 > 第95章新政
  朝政殿
  秦宇坐在王座上没有出声,眼神看向小福子,小福子上前一步,扯开诏书。
  晋王诏:国之兴亡,赖贤才相助,孤少年添位,缺有不足,未查天下士子之心,今蒙天眷顾,有贤士进良策于国,是天不忍弃孤,不敢不用。
  置国策府,以国傅刘元思兼国策府令。天下学子,有经国济世之才,均可自行到国策府备册,由孤亲自摘选,入宫随侍。
  察举、学宫,□□钦定,不可废。
  以赵志平为中尚书,携宫中常侍,侍郎等一同随王左右,辅王劝政。
  孤最忌闭路塞听,晋国百官但有所闻,百姓之言但有所愿,皆可直奏中尚书,已达孤耳。
  自古举贤不避亲,卿等后辈子侄,但有才德优者,皆可谏于孤。
  殿下寂静了片刻,随即跪下“臣等谨遵大王诰命”
  范府
  范兴言站在父亲面前,愤慨的说“父亲,晋王这是什么意思,那国策府分明就是针对我们,国策府士子与学宫士子一样,如此我世族不是要被寒门欺压”
  “住嘴”范文田听见儿子越说越不像话,赶紧打断。
  “父亲,今日大殿父亲为何不直言相劝,让晋王受刘国傅等人蛊惑”范兴言不服气问。
  “直言相劝?你懂什么!”范文田瞪了一眼没回答范兴言,却反问“你可知晋王年岁?”
  “该是与儿子同年”范兴言想了一下说。
  “你知道就好,兴言你给为父记住,晋国得失第一,范氏一门要为晋国而让路”范文田垂着眼睑,嗓音苍老低沉。
  范兴言愣了一下,看着父亲为难的说“儿子当然明白,可是···”
  “逆子,你不明白!老夫年迈还能护着你们多久?”范文田抬起头,紧皱着眉头看着儿子,沉沉的说“只要有晋王一日,范氏永远以晋王马首是瞻”
  范兴言住嘴,低着头好像有点明白父亲的意思了。
  安府
  安子期捏着晋王今日的诏命,笑看着对面有些不悦的安子默。
  “看见了吧!叫你不早入仕途,如今出了个国策府,安氏以后就要更难了”
  “大哥可以举荐我啊”安子期笑着调侃说“晋王不是说举贤不避亲嘛”
  “你啊!”安子默摇摇头,坐到他对面说“各郡可以直接向中尚书赵志平奏事,也就是中尚书可以直接垂问诸郡,再有国策府的士子,用不了几年,相国府的主事权就会移到晋王手中”
  “大哥,殿内范相动都没动,可见他不仅仅是认输了,而是··”安子期顿了一下,深深的看着安子默说“他死心了”
  死心了!安子默沉思着没有出声,门外管家的声音忽然传来“大公子,王宫来人”
  对望一眼,安子期和安子默一同来到前厅,传旨的小太监看见人,笑呵呵的上前。
  “恭喜安府司,大人之前治理昌宁侵田有功,王爷让府司领司农一职,小人恭喜安司农了”
  “微臣谢恩”安子默领旨,起身笑着说“有劳公公”
  管家立刻送上谢礼,恭敬的送传旨的公公离开。
  花厅内
  安子默持着晋王诏书,一时还在出神,神色间仍有些犹豫不决。
  “大哥还在犹豫是否学范相?”
  唉···安子默叹了一口气,坐下说“自父亲去世,安氏一弱再弱,如今国策府一出,我实在不甘心,家业从我手上断送”
  “断送?大哥多虑了,在我看来这国策府反而有利于安氏”
  “怎么说?”
  安子期笑笑,有些桀骜不屑的说“国策府也没有阻拦世家子弟入学,我安氏虽弱,但也不乏优学之人,各凭本事的事,范氏和徐氏反而不占优势”
  安子默点点头,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和所有的世族一样,躺着富贵了许久,骤然变化还是心有不快的。
  安子默沉默,安子期反而担忧了,对他说“以数月来的见闻,晋王专权善谋,又有赵志平和刘元思在侧,范相尚且退步,大哥,我安氏不能再迎头而上,恐怕成为祭旗”
  呼!安子默吐出一口气,挂上笑意说“大哥明白,如今大梁风云莫测,你也来帮大哥吧”
  “小弟倒是想去这个国策府试试”安子期打着扇子悠悠的说。
  “国策府?”
  “怎么,大哥不相信小弟的才学?”
  “不是,子期,如此多事之秋,你就少生些事端吧”安子默皱眉。
  其实他心底对新政还是存着疑虑,万一真的坚持不下去,或者范相还是有别的办法,安子期轻易踏入恐怕日后受牵连。
  “大哥放心”安子期刷的收起扇子,眼底又流露出桀骜“我倒觉得这国策府恐怕将来会很重要”
  京城
  宣帝看着传来的奏报,不知道该喜该忧,晋王公然削去世族之权,晋国必起动荡,可是单看这个国策,他又不得不慨叹六弟之聪慧,所以宣帝喜忧参半。
  “此策如何?”宣帝问王谦和。
  王丞相习惯性的撵着胡子“此策甚妙,可不适合朝廷”
  朝廷各派繁杂,刚刚将京畿世族排除之外,也控制了齐瑾瑜关中世族的力量,此策一出,两边会再次借此策进入朝廷,只怕到时,朝堂会变成诸方把持的战场,丞相也不再能压制诸方了。
  “晋国此策若成,晋王再无后顾之忧,恐怕朝廷就是他下一个目标了”宣帝担忧的说。
  “所以不能让晋国成功,至少不能成功的那么快”王谦和顿了一下,看向宣帝“引晋国鹬蚌相争”
  宣帝略微思索一下,便冲他点头说“此事老师费心”
  “微臣领旨”王谦和领旨退去。
  宣帝看了一阵奏折,总因为此事心烦,抬起头,他看着殿外忽然问“南宫神官今日入宫了吗?”
  王公公像是早就猜到他必有此一问,毫不犹豫的说“进宫了,现在正在太后那边”
  “嗯”宣地点点头,一把抓起旁边的扇子说“去瞧瞧”
  “是”
  建邺
  冬天到了江南,就变的绵里藏针,看起来软弱无力,却透骨的寒冷,临近新年,城内各处都透着喜庆,连一贯严肃的军师府都是如此。
  “国策府明显是为了和世族争权,可是藩国世族一直是一体,你觉得晋国可会有变?”付玉思倒了杯茶,推到杜雪堂跟前。
  杜雪堂端起茶杯,晋国的新政他是最先知道的,他仔细的研究过,觉得并不会对晋国造成什么大影响,轻呷一口茶,他看向付玉思。
  “下官以为不会,学宫未废,世家子弟也可入国策府,所以范、徐、安三大世族都没有动静”
  “范文田没动,说明晋王并没有废除世族涉政的想法,不过是想收权,只是不知晋王殿下动了相国府,可会在动王氏、江氏、孔氏等人”
  付玉思看向杜雪堂,若是晋王敢碰军勋世家,那么晋国必然是惊涛骇浪。
  “不会!”杜雪堂果断的说“晋王以军功才有今日之位,不会贸然如此,晋国新政未成,大权未有全部收回时,晋王不会如此”
  “你怎么知道?”
  “我觉得他不会!”杜雪堂看着窗外笃定的说。
  付玉思一阵诧异,杜雪堂回神赶紧解释说“晋王审时度势,不会一意孤行,也不会任由发展,他一定会等晋国稳定,世族寒门和谐相处,大权平稳移交,才会慢慢逐渐削弱军功世家的权利”
  付玉思听着,认可的点点头,抬头调侃的说“你还真是很了解晋王”
  “我也不过猜测罢了”杜雪堂也笑着回答,语气没有半分波动。
  如今付玉思再跟他这么说,他心里已经没有半分感觉了,也许是时间久了,也好像是一夜之间,他对晋王的一切都淡然了。
  “雪堂说的对,晋国新政尚需时日,而我们不能让晋王有这个时日”付玉思冷笑一下,神色里带上认真。
  事权集中,没了后顾之忧的晋王,一定会把目光瞄向关中,到时候吴国就进退两难了。
  “需要下官怎么做?”杜雪堂问。
  “这事还得慢慢谋划,你先仔细看着晋国”
  杜雪堂见他不愿多说,也没有追问,看着付玉思又说“军师,晋国之策,吴国可用吗?”
  付玉思诧异一下,眉梢微扬,没想到杜雪堂还注意到这点,他心底赞叹一下,看着他解释“吴国天下首富,商贾云集乃有如今吴国繁华,商贾与世族大都一体,此策若用在吴国,恐怕还未有人响应,就会有大批商贾逃离”
  “多谢军师教导”
  “呵呵··雪堂你有宰相之才”
  付玉思又和他闲聊了一会儿,杜雪堂就告辞,一推门,看着眼前的冬日,有些怪异。
  倏忽间时间过得飞快,杜雪堂在王宫参加了新年的酒宴,中午回来趁着酒意睡着了,太阳开始打斜的时候,他忽然醒了,像什么人在梦里推了他一把,忽然就醒了。
  披上一件衣服,他起身往门外走,江南没有雪,只有阴森森的冷,他站在树下仰头看了看,一瞬间有点眼花。
  怎么好像是棵梧桐树?
  “大人,府内已经布置好了,大人可还有什么要加的”管家站在旁边恭敬的问。
  杜雪堂拉了拉袍子,在原地转了一圈,又站定缓缓的说“少了点雪!”是少了点雪,我还是喜欢京城那凛冽,狂妄的大雪!
  哗哗的细雨冲刷着王宫的琉璃瓦,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这三四月间也下的勤了些,秦宇被雨声惊醒,看着窗外有点烦躁。
  起身越过身边熟睡的慕望,他披件衣服往外间走,这个时辰伺候的宫人都睡了,他自己点了一盏小小的宫灯,坐在窗口对着细雨出神。
  除了冬日到各地巡边,秦宇真是硬生生的被困在这王宫好几个月,倒让他有点佩服陛下,是怎么在皇宫坚持下来的。
  从前他也在王府一住好几个月,可是那时有很多事都不需要他管,只要逗逗美人,或是··纠结些自己摇摆不定的心事。
  如今真是忙了许久,许久!
  新政的推行,世族的反扑,前几日东阳又有了水灾,还有··新年时自己那扰扰不定的心绪,所以秦宇才不回永寿殿寝宫,每日待在别人院子里,像是害怕醒来后冰凉的身侧。
  送走都送走了,本王不该是如此犹疑不定的人啊!
  缓缓吐了一口气,秦宇看着窗外不停歇的雨,那股烦躁又回到心里,他脑袋里有根弦越绷越紧,除了他自己所有人都知道晋王有什么不对劲。
  轻微一声响动,秦宇微微侧耳,知道大概是慕望醒了,本该开口叫他,却不知怎么的没动。
  慕望站在门口的竹帘后,透过竹帘的缝隙,能看见小小灯影下的晋王,做为一名陪侍的公子他该上前,可是他实在是不想上前,晋王越来越易怒,越来越喜怒无常,经常不知道因为什么就发怒。
  轻轻转身,慕望趁晋王还没发现小心的离开了。
  脚步声渐渐远去,秦宇看着窗外,叹息一声,不是为了慕望,却也不知为什么,总之他再也没睡着,索性起身离去。
  乐兴殿
  小福子哈欠连天的站在门口,晋王越来越勤政了,有时天不亮就起来看公文,一看一日,除了吃饭什么都不干。
  他又打了个哈欠,忽然看见前面一点灯光,摇晃着飞快的向这边跑来,他皱眉迎了过去。
  “什么人,轻点”小福子呵斥,怕惊到里面的晋王。
  “福公公,东阳郡··急报”传讯的小卒喘了一下,晃了一下自己手里的公文。
  小福子看见上面的火漆,脸色立变,快步带他进去“王爷,火签急报”
  啪的放下笔,秦宇看向他“带进来”
  传讯的小卒进殿跪下,小卒浑身湿透,秦宇看见他脚下还沾着泥土。
  “王爷,东阳急报”
  念子平?火签急报只有晋王能看,念子平才上任几个月,就给他送来一份火签急报,秦宇有些担忧的打开信笺,字迹有些缭乱,显然念子平写信时,也是匆忙得知,还有些慌乱。
  “此事都谁知道了?”
  “郡守吩咐小人将信送到王宫,可是··东阳全境恐怕现在已经都知道了”小卒跪在地上回答。
  “下去吧”秦宇压低眉峰想了一下说“小福子,传赵志平”
  “是”
  天亮了一些,但仍是阴沉沉的,秦宇看着仍然不停歇的细雨,心底仍是不停的翻滚烦躁,但却出奇的清明。
  这政事,还是有些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