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雍武史略 > 第23章杨敬一入网
  丰悦酒楼
  秦宇坐在雅间里,靠着栏杆看着楼下,王蒙站在他一旁,扫视四周,最后还是忍不住的说“王爷,此处太危险了,要不还是末将在屋内吧”
  “你不够分量”秦宇摆摆手,语气轻松。
  唉王蒙摇了摇头,赶紧又查看一遍,这要是疏漏半分,伤到晋王可不是闹着玩的。
  过了一会儿,孟长吏到了,听说晋王召见,着实让他心悬在半空。
  “参见王爷”
  “起来吧”秦宇抬手。
  “王爷”孟长吏贴着椅边,斟酌的问“不知道来找小人有什么事吗?”
  “本王好奇此案,把你之前说的事情再从头到尾的说一遍,要仔细”孟长吏赶紧领命。不过他心中奇怪,这些事情这几天都说了多少遍了,晋王为什么还要听。
  门外,酒楼门口正对着的一条小巷,巷子深处,年轻的开口“大哥,那姓孟的在楼上的雅间,恐怕远处没有办法杀了他。”
  “那我们就进去”
  “可是我看他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万一节外生枝怎么办?”
  大哥眉头皱了一下,咬牙狠声说“没有办法了,若是那人碍手,也一并杀了!”
  “是,大哥”
  二人摸了摸怀了的武器,神色敛起,自若的向酒楼走去。
  “二位客官,吃点什么?”伙计迎了上去。
  “雅间”年轻的冷声吩咐。
  “客官这边请”
  伙计在前面一路,二人跟在身后,不动声色的打量四周,经过孟长吏所在时,二人互相看看,点点头。
  咚!伙计一阵天旋地转,紧接着摔倒楼下,雅间的门被一脚踹开,孟长吏脸色惊恐,慌忙的向后退去。
  大哥眼角一眯,抽出匕首快速的逼向孟长吏,锵!短刃被抵住,他一抬头,正看见雅间内的那个富家公子挡在前方。
  “老二”
  “是”年轻的见此,立刻拔出匕首,身影极快的向秦宇砍去。
  只是一瞬间,孟长吏惨叫一声,倒在血泊里,二人未及抽身,一道破风声从身侧传来。
  “王爷,您没事吧”
  秦宇捂着右臂,扶着栏杆,看向楼下被缠住的二人“不要伤及性命,抓活口”
  “是”
  侍卫们迅速将二人团团围住,逼至大厅中央,兄弟二人背心相抵的防卫着侍卫。
  “大哥,怎么办”
  “兄弟,看来你我二人今日要折在这里了”
  年轻的转头看了一眼大哥,抿了抿嘴唇没有说话。
  “二弟,大人对我恩深义重我不能背叛大人,哥哥我先走一步”说完将匕首往脖子上一抹,鲜血喷涌,应声而倒。
  “大哥!”年轻人声音凄厉。
  “快拦住他”秦宇眼角一跳,赶紧出声阻拦。
  噗又一抹殷红溅向半空,年轻人看着倒地不起的大哥,笑了一下“大哥,我来陪你”
  “混账,混账”秦宇在楼上气急败坏的大骂,他费了这么大劲,居然让人死了。
  “王爷,先别生气了,还是先看看伤口吧”
  一把推开王蒙,秦宇匆忙奔到楼下,站到二人身边,凝望了许久,摇摇头离开。
  “王蒙,将尸体抬走,等事情了结,好生装殓了”
  廷尉府衙
  “大人,大人不好了”衙役慌慌张张的从门外跑进来。
  “怎么了?”谷磊看着他皱着眉头问。
  “大人,丰悦酒楼遭刺客袭击”
  “什么!”谷磊一下站起来,震惊的问“那孟长吏怎么样?”
  衙役喘了一口,无奈的说“大人,您还有空担心那孟长吏,听说晋王殿下当时也在场,被刺客重伤,现在正在皇宫呢”
  “晋王!”谷磊惊叫了一声,手里的茶杯瞬间掉到地上,摔的粉碎。
  这回热闹可大了,谷磊心里暗暗叫苦,这晋王没事都得闹上三分,如今受伤指不定会如何呢,他心中奇怪,怎么跟晋王粘上边的事情,就没有好的呢!
  “备车吧”
  “大人要去哪?”
  “还能去哪,皇宫!”谷磊没有好气的说。
  谷磊匆匆忙忙的到达皇宫,一打听之下才知道,晋王根本不在太医院,而是被移到太后的宫里去了,他顿时觉得事情的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匆忙赶到长信殿,等小太监通报完,谷磊进门扫了一眼,果然该来的一个都没少。
  屋内,晋王躺在榻上,太后在旁边看着,陛下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御史大夫正站在一旁盯着脚尖,太医一个个的靠边躬身候旨,空气凝固成一团,让他有些憋闷。
  “臣谷磊,参见太后、陛下”谷磊撩袍跪下。
  “谷爱卿平身吧”宣帝说。
  “微臣听说晋王殿下遭遇刺客,特意前来探望”谷磊站起来说。
  秦宇靠着枕头,半坐在榻上,太后帮他拉了拉被子,他眼珠转的,看向谷磊。
  “谷大人,你来的正好,本王虽然没有保护好孟长吏,活捉刺客,但是却从他身上搜出了这个”
  小太监捧着一封沾了血迹的信来到谷磊前面,谷磊打开一看,心下微惊,虽然粘上血迹但依旧能够看出来信上的字迹,最重要的是落款处的杨敬一大名可是明晃晃的挂在那里,没有一丝模糊。
  “这是”
  “这明明就是杨敬一下令,杀掉孟长吏,说明孟长吏的指证让他心虚了”秦宇气愤的看着他,像是个气急败坏的孩子。
  “陛下”未及谷磊出声,孔国培上前一步说“晋王此言差矣,仅凭一封信凭空猜测一名朝廷重臣,恐怕不妥,这也有可能是有人故意栽赃杨大人”
  孔国培心中气愤杨敬一竟如此愚蠢,将刺客留在京师,但是形势不容他多想,此事必是晋王自己所为,那目的不言而喻,所以他必须阻止。
  “故意栽赃,不知是谁故意栽赃他?”秦宇冷冷的说。
  “这个下官就不知道了,不过自然用心奸险的小人”孔国培站在那里,眼皮也不抬的说。
  秦宇看着他笑了笑没出声,忽然小太监进来禀报“启禀太后、陛下,晋王的副将王将军求见”
  “如此忠心,让他进来吧”宣帝笑着说。
  “末将王蒙,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宣帝挥手示意他起来,亲善的说“王将军放心,六弟无事”
  “如此甚好”王蒙点点头,又躬身施礼说“末将还有一事禀报”
  “什么事?”宣帝看着王蒙问。
  “末将刚才查看刺客的尸体,发现此人末将曾经见过”
  “你在何处见过?”秦宇猛地坐起来。
  “末将前往东郡时候曾碰见过这二人,当时他们与末将都在同一店内歇脚,末将坐在他们旁边,曾听他们说奉杨大人的命令去除掉什么,末将没有在意,如今想来应该就是除掉孟长吏吧”王蒙一五一十的说。
  秦宇不高兴的斜了眼他说“如此大事,你怎么现在才想起来说”
  “末将当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没敢麻烦王爷,王爷恕罪”
  秦宇又转头对谷磊说到“谷大人如今清楚了,看来杨敬一就是指使孟长吏的人”
  “这”谷磊刚说了一个字,旁边的御史大人又没给他机会,他看着王蒙,语气奇怪的问“王将军去东郡所为何事?”
  “末将奉王爷的命令,前去接一人进京”
  “此人可是孟长吏”孔国培追问。
  “正是”王蒙犹豫了一下说。
  御史大夫抬头看着秦宇,冷笑着问“不知王爷怎么知道孟长吏在东郡,为什么派人前去接他,难不成案子刚刚开始,王爷就知道孟长吏会知道隐情”
  “孟长吏在东郡很难查吗?杨敬一能查到,本王查不到?本王见陛下关心此案,所以把当年有关的人都找来了,不只孟长吏,还有王长吏,李长吏,还有所有有关的人,虽然不一定都知道什么,但也算替陛下分忧,替廷尉大人分忧”
  晋王殿下靠在那里,打定主意不讲理,孔国培冷着脸不予理会。
  “王爷,仅凭‘杨大人’三个字,就断定当初派去东郡灭口刺客就是杨敬一未免太过草率了”
  “这二人被姓杨的大人派去灭口,灭口不成后又在孟长吏刚刚指认杨敬一后就被杀,而且还怀揣杨敬一的手书,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
  “若说凑巧”孔国培看着他,针锋相对的说“当初孟长吏是王爷派人接走,回来后又不交给廷尉府看押,如今又在王爷手上遇刺身亡,认识刺客的又是王爷的副将,而刺客都没有活口,这才是真的巧”
  “呵”秦宇半靠在榻上,看着他“御史大人的意思,是说这一切都是本王安排好的了,是本王栽赃杨敬一了?本王难道疯了,派刺客刺杀自己?你如此污蔑本王是何居心”
  “下官不敢”孔国培躬身施礼,对宣帝说“下官只是觉得此事蹊跷,当细细盘查后再做决定,不能轻易下结论”
  宣帝皱眉思索了一会儿“既然如此”
  “宇儿既然受伤,可见贼人用心险恶,决不可姑息”太后忽然开口,看着宣帝说“既然杨卿家有嫌疑,那就先交到廷尉府查查,若刺客真是杨卿家派的,一定会有人知道,若不是正好也可以洗清杨卿家的罪名,陛下你看可好?”
  宣帝欠了欠身子说“那就依母后所说吧,谷爱卿你可听到了?”
  “微臣领命”站在旁边一直没有机会说话的谷磊赶忙躬身领旨。
  众人退下,秦宇赶紧从榻上下来,站在宣帝面前说“多亏了母后,否则刚才陛下还真不好下令抓杨敬一”
  宣帝也笑着说“是啊,不过此番行事太过危险,六弟下回还是不要了”
  “是啊,宇儿,翠儿来报的时候,母后都要被你吓死了”太后皱着眉头说道。
  “不那么报怎么吓得住他们,这伤并不碍事,儿臣绝不会再有下次了”秦宇不好意思的说。
  “如今该怎么办,六弟觉得谷磊能查出来吗?”
  秦宇笑着对宣帝说“廷尉大人还是很有能力的,况且这两个本就是杨敬一的刺客,不会不露马脚的,皇兄就等着收网就行了”
  宣帝闻言点了点头,笑着说“既然如此六弟早些回去休息吧”
  秦宇点点头跟太后和宣帝告辞后就回府休息了。
  杨府
  “谷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杨敬一看着眼前的众人问。
  他不是没听说晋王遇刺的事,不过孔国培曾告诉他放心,此事他会慢慢平息,所以他一直呆在家里等结果,却没想等来了谷磊。
  “杨大人,陛下下旨请您到廷尉府,协查孟长吏被杀和管文博姑息一案”谷磊公事公办的说。
  “你们要带走我父亲!”杨平丰在后面惊叫一声。
  “丰儿,不要轻举妄动,照顾好飞燕,为父跟他们去就是了”杨敬一整理一下衣袖,仰着头大步走出了府门。
  谷磊看着从容不迫的杨敬一,转头对手下吩咐“来人封锁杨府,杨府相关人等一个都不许放出去”。
  “是”
  孔府
  孔国培静静的坐在书房内,脸上阴霾一片,看着前方的墙壁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书房外想起脚步声。
  “大人,您找我”
  “王先生”孔国培看向他“今日的事,你听说了吗?”
  王先生不惑之年,是他府内的幕僚,按理孔国培这样的人是信不过任何人的,但王先生是个意外,孔府的人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在,却不知二人如何相识。
  “听说了,刚刚杨敬一被带走了,杨府上下也被封锁了”王先生语气沉静。
  “你怎么看?”
  “大人,晋王大费周章的设了这么个局,那么谷磊查出刺客和杨敬一的关系就并不难,即便没有晋王也会让他有的,杨敬一怕是出不来了”王先生恭敬的说。
  孔国培点头认同,杨敬一自己愚蠢没有搞定孟长吏,死了也不可惜,但是绝不能让火烧到自己,他看着王先生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大人,您觉得晋王从管文博到杨敬一他的目标到底是谁,或者说他到底想到谁为止”
  “自然是老夫”孔国培理所当然的回答。
  “小人以为不然,晋王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大人”
  “哦?”孔国培挑眉问。
  王先生上前一步继续说“若只是大人,不用大动周章的翻出滇城候一案,依我看他真正的目标是主上,他要借大人牵出主上,甚至小人认为,大人都不重要只要牵出主上就可以了。”王先生一脸严肃,灯光下脸上的皱纹显得更深。
  孔国培阴冷的看着前方,沉吟半晌说“如此看来,杨敬一必须得死了,晋王他只能查到这里了”
  王先生提醒说“大人还要想想是否有疏漏,千万不能让杨敬一的死牵连到我们,或者主上”
  孔国培点了点头,像是在回忆什么,没有出声,王先生见他不说话默默地退出了书房。
  这几日京城略微有些紧张,光禄勋杨敬一被捕,而且事涉前朝权贵,廷尉府的衙役每日出动,搞的朝中孔党人心惶惶。
  晋王府
  “御史府怎么样了”秦宇问。
  “孔国培没有任何动静,每天正常的上下朝,回家就闭门不见客”王蒙回答。
  看来孔国培放弃杨敬一,如此此事也就结束了,秦宇听说杨敬一在牢内宁死不屈,不过铁证如山由不得他狡辩,光禄大人没有多少时日了。
  经此一事,孔党实力大减,孔国培也要收敛锋芒,日后在想除去,也容易许多。
  “总算结束了”秦宇开心的笑了笑,对说“你我也可以清闲一阵子了”
  王蒙笑着答应到“是啊,不过王爷有一件小事还需要和您说一声”
  “还有什么事?”
  “杨平丰为救父亲,已经亲自上书陛下,请求从新查办,坚决认为他父亲是无辜的”
  “就凭他?”秦宇嗤笑。
  “王爷,宫中有旨请您过去一趟”小福子忽然进门站在他跟前说。
  秦宇点点头,吩咐王蒙再继续观察一阵子,起来换了身衣服,就出门往皇宫去了。
  昭和殿
  “臣弟参见陛下,多日不见皇兄可好”秦宇躬身施礼。
  “六弟,你的伤怎么样了,到里边坐吧”宣帝坐在榻上向他招招手。
  秦宇坐下回答说“多谢皇兄挂念,些许小伤已经不碍事了”
  “那你看看这个吧”宣帝将一个折子递给秦宇,秦宇接过奏折打开,看完后还给宣帝说道“皇兄准备怎么办”
  “天下士子之心,对朝廷十分重要,若是因此而使士子与朝廷和朕疏远,恐怕对我们不利”
  奏折就是王蒙说的事,杨平丰上书鸣冤,不过大才子文采斐然,一篇上书,写的洋洋洒洒,让人潸然泪下,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至于让陛下这么担忧。
  杨平丰是举世闻名的大才子,一向名声在外,这种人自然有一大波的崇拜者和同情者,所以奏折上不但有杨平丰的名字,还有联名上书的数百名士子,其中有不少是太学的学士。
  “臣弟觉得陛下不必烦恼,杨敬一的罪名是证据确凿的,届时罪行公布,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大公无私,朝廷自然也是秉公办理”秦宇笑笑,并没有宣帝的忧愁。
  “杨平丰此人在士林之中号召力太大,虽然证据确凿,但若他在外散布什么留言,于朝于野都不好”宣帝摇摇头并不认同。
  嗯秦宇微微皱眉,皇兄的话好像意有所指啊!
  “杨平丰师承管文博,管文博入狱杨平丰继承其师的威望,以杨平丰的名望,即便杨敬一被判满门抄斩,也可能有人上书请求放过其子,朕若执意为之反倒落个迫害名士的名声”
  原来如此,杨平丰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代表的士林阶层,是他拥有对士林阶层的号召力。陛下担心的是,有一天杨平丰携私恨报复,与吴王等人为伍,则对朝廷大为不利,士子之心不在朝廷,那么天下民心怎么可能归顺。
  秦宇了然的点点头,抬眉看向宣帝说“若此人不在有对士子的号召力了呢?”
  “那自然不足为虑”宣帝看向他问“只是如何才能让他失了威信?”
  “百善孝为先,上书救父乃是孝行,若是大孝子不孝了呢?”
  “那就有劳六弟了”宣帝笑着,眼底寒芒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