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178陈朝的那些余晖
  陈朝被灭之后,这些投降隋朝,或者被俘虏的陈朝君臣,算是历朝历代中亡国之臣待遇最好的了。
  
  一般来说,亡国之臣不是被杀,就是被幽禁,可是,杨坚没有这样对待他们。尤其是皇帝,亡国之君,没有几个不被杀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怕有人拥戴他起来造反。
  
  陈后主,终其一生,杨坚都很善待他。
  
  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来,杨坚的气度确实是大。
  
  任蛮奴这个出卖主子的人,杨坚也没拿他怎么样,让他活到了七十七的高龄老死。
  
  杨坚下诏以陈朝旧臣江总为上开府仪同三司,仆射袁宪、骠骑萧摩诃、领军任忠皆为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吴兴姚察为秘书丞。
  
  他对袁宪尤其嘉奖,授昌州刺史。
  
  杨坚听说陈朝散骑常侍袁元友曾经数直言于陈叔宝,当下擢拜韦主爵侍郎。
  
  他又对群臣说:“平陈之初,我悔不杀任蛮奴。受人荣禄,兼当重寄,不能横尸徇国,乃云无所用力,与弘演纳肝何其远也!”
  
  任蛮奴确实该杀,可是,杨坚始终还是没有杀他,原因还是在于杨坚的仁慈。
  
  杨坚对周罗睺也非常好,对他许以富贵。
  
  罗睺垂泣对杨坚说:“臣荷陈氏厚遇,本朝沦亡,无节可纪。得免于死,陛下之赐也,何富贵之敢望!”
  
  贺若弼对周罗睺说:“闻公郢、汉捉兵,即知扬州可得。王师利涉,果如所量。”
  
  周罗睺傲然说:“若得与公周旋,胜负未可知也!”
  
  他感到遗憾的是,陈后主没有重用他,不然,和贺若弼交战的,就是他,而不是孔范了!
  
  陈后主要是用他韦主帅,那结局有可能就不一样!
  
  可惜的是,陈后主不但没有重用他,还时刻防着他,怕他权力大了,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不久,杨坚拜周罗睺上仪同三司。
  
  这个地位,自然不能和陈朝的时候相比,可如今比起陈朝旧将羊翔都不如。
  
  羊翔是陈朝的旧将,但他在韩擒虎伐陈之役中,成为汉奸,做隋军的向导,因而被位封开府仪同三司,班列在周罗睺之上。
  
  韩擒虎见了,戏弄周罗睺说:“你不知机变,乃立在羊翔之下,能无愧乎?”
  
  周罗睺听了,正色说:“昔在江南,久承令问,都说你是天下节士;今日所言,殊非所望!”
  
  韩擒虎听了,顿时有愧色。
  
  后来,突厥达头可汗进攻隋朝,周罗睺随杨素出击。
  
  突厥人马很多,周罗睺对杨素说:“贼阵未整,请击之。”
  
  杨素同意,给他勇士二十骑,他率领着,直冲虏阵,从申至酉,短兵屡接,最后“大破之。”
  
  周罗睺因功进位大将军。
  
  之后,陈后主卒,周罗睺请往临哭,有情有义,忠心不改。
  
  周罗睺在韩擒虎面前并没有吹牛,以他后来对抗突厥来看,陈后主要是重用他,韩擒虎未必能那么轻易进入建康!
  
  后来,周罗睺去收拾绛、晋、吕三州诸军事,进兵围攻,不幸被流矢所中,死于军中,时年六十四岁。
  
  他的士兵们送柩还京,行数里,无故舆马自止,策之不动,有飘风旋绕着。
  
  绛州长史郭雅大声说:“公恨小寇未平邪?寻即除殄,无为恋恨!”他话音说完,于是风静马行。
  
  当时的见者,莫不悲叹。
  
  周罗睺,死于战场,也是一个将军的最好归宿了!
  
  这些陈朝旧臣,只有萧摩诃最后反隋而死。
  
  他虽也得到隋主的重用,但是,他时刻想着恢复陈朝,所以,他等待着机会。
  
  他是对陈朝最忠义的将领,在京城沦陷后,贺若弼把后主囚在德教殿,令兵把守,萧摩诃就请求贺若弼说:“今为囚虏,性命由你们主宰,希望能见一眼旧主,死而无憾。”
  
  贺若弼答应了他的请求。
  
  萧摩诃拜见陈后主后,伏地痛哭,接着在旧厨中取食给陈后主吃,然后辞诀而去。
  
  那些守卫者,都不敢仰视萧摩诃。
  
  萧摩诃投降隋朝后,被授任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随汉王杨谅到并州。
  
  杨谅看到太子杨勇被废,他的四哥杨秀被杀,深感地位的不稳,当下举兵谋反。
  
  萧摩诃见了,知道恢复陈朝的机会来了,因为,杨谅举兵,隋朝必定动乱,在动乱中,就有机会恢复陈朝,所以,他决定和杨谅一起作乱。
  
  杨广立即派杨素率骑兵五千,袭击王聃、纥单贵据守的蒲州,将其攻破;然后率步兵、骑兵共四万攻取太原。
  
  杨谅派赵子开守高壁,杨素又击败他。
  
  杨谅得知消息大为恐惧,亲率大军在蒿泽布阵抵抗。
  
  不料天下大雨,杨谅打算率军撤退,王𫠆劝谏说:“杨素孤军深入我方阵地,人困马乏,大王率领精锐部队,亲自出击,一定取得胜利。而今见到敌人就要退走,显示我们胆怯,使军心沮丧,更增加对方军队的气焰,大王千万不可回军。”
  
  杨谅不听从,退守清源。
  
  杨素进而发动攻击,杨谅与之大战,死了一万八千人,杨谅退保并州。
  
  杨素发兵四面包围,杨谅束手无策,请求投降。
  
  文武百官上奏杨谅罪当死,杨广说:“始终是兄弟,在情不忍心,欲饶恕免其一死。”于是削杨谅为民,除其户籍。
  
  杨谅遂被囚禁而死。
  
  萧摩诃也因为杨谅的兵败被杨素杀死,时年七十三岁。
  
  史书上说萧摩诃不善言辞,恭敬长辈,至于在戎寇面前,义气奋发,一往无前。
  
  可惜的是,他有心报国,无力回天,虽死,也尽力了,可以无憾!
  
  萧摩诃一死,陈朝彻底没有了复国的希望。
  
  南北朝至此,也正式结束,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的隋朝。
  
  统观整个南北朝,虽然分裂,战争不断,百姓们流离失所,饱受战争之害,但是,通过不断的磨合,民族实现了大融合,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当然,其它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无论农业、艺术、科技等等方面,但最惹人注目的,还是民族的大融合。
  
  中国历史也确实需要这一次的大融合,因为只有如此,中华才会成为一个大家族的中华,才会走向最强大的中华!
  
  南北朝,虽然是短短一百零九年的历史(公元420年-公元589年),但,其民族大融合的贡献,将永耀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