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329鱼朝恩的瞎指挥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派遣郭子仪等九位节度率领步兵骑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盘踞的相州,想把安庆绪一举消灭!
  
  这一次总攻,唐肃宗在用将领上,没有错,都是战争经验丰富的将领,可是,他出于对这些将领的不放心,决定用一名身边的太监去监军,那就是鱼朝恩。
  
  鱼朝恩是唐玄宗时期就入宫的太监,在马嵬之变后,侍奉李亨,成为了李亨的近身太监,他的地位就此飞升,被任为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一名太监,有了监督军队的权力之后,对战争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去管郭子仪的战术,所以,郭子仪取得了胜利。
  
  郭子仪为了消灭安庆绪,设下埋伏战的计策。
  
  他先派三千名弓箭手埋伏在壁垒背后,等到第二天交战时,便指挥自己的部队佯装溃逃。
  
  安庆绪的叛军见了,立即追赶他们。
  
  郭子仪的弓箭手们等叛军进入埋伏圈,忙一齐射击,使得叛军全军溃败。
  
  安庆绪见了,知道不求人是不行了,他知道史思明表面投靠了大唐,内心想著称帝,当下派薛嵩向史思明搬救兵,说要把燕国帝位禅让给他。
  
  史思明一听安庆绪要把帝位让给自己,当下叛唐,派李归仁率领步兵一万人、骑兵三千人,到滏阳接应。
  
  李归仁率兵到了滏阳,郭子仪的包围圈已经很坚固,筑了三道城墙,挖了三道战壕,楼橹望台的雄伟气势,自古以来不曾有过。
  
  安庆绪成了瓮中之鳖,真是插翅难逃了!
  
  郭子仪又放水去灌城脚,相州城内地下水猛涨,口口井都大水横流。
  
  安庆绪怕兵变,当下忙让安太清接替崔乾祐任都知兵马使。
  
  史思明亲带援军赶到,在相州南边攻打魏州。
  
  魏州节度使崔光远一见史思明来,立即向南逃跑了!
  
  史思明占领魏州城几天之后,也就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初一,也不等安庆绪当面禅让,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燕王,立年号。
  
  安庆绪在相州里,真是求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从乾元元年的十月被围到乾元二年二月,足足有四个月了!
  
  相州城里的人相杀而食,一斗米的价钱七万多,一只老鼠都值好几千钱。
  
  人们把塌墙下的麦谷壳和马粪洗一洗就像喂马一样地吃掉,真是凄惨万分!
  
  史思明知道安庆绪要是败的话,接下来就是自己!所以,他称王之后,还是很厚道,带领人马援救相州。
  
  史思明之所以能直接援救相州,和鱼朝恩有很大关系。
  
  在史思明攻打下魏州时,李光弼就请求进击魏州,阻止史思明救援。
  
  这是一个好计策,因为,阻挡了史思明之后,安庆绪很快失败,相州将失守,到时候,就算史思明赶来,也徒劳无益了!
  
  但是,这计策遭到了鱼朝恩的反对,原因是,他是最高指挥权,不能由李光弼说了算!
  
  这真是个没卵用的太监啊!
  
  身为指挥官,不是你想出的计策才是好计策,而是对的计策,就是好计策,至于出计策的人,完全可以不管他是什么身份的人!
  
  鱼朝恩没有军事才能,又喜欢瞎指挥,使得几十万官军,不能统一行动,被史思明一打过来,致使失利。
  
  这时候,唐军腹背受敌,只能守,不能攻了。
  
  唐肃宗诏命郭子仪留守东都,任他为东都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
  
  鱼朝恩妒嫉郭子仪,同时为了推卸责任,把相州之败归咎给郭子仪。
  
  唐肃宗听信了他的谗言,把郭子仪调到京师,解除了他的职务。
  
  至于鱼朝恩,仍任观军容使,驻守陕州。
  
  这时,史思明攻占了洛阳,并与李光弼军对峙于河阳。
  
  有人建议重用郭子仪,唐肃宗即以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命他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以攻取邠宁、朔方,最后直捣叛军巢穴范阳。然而,诏令下达十几天之后,“复为朝恩所间,事竟不行”。
  
  这个鱼朝恩,真是神了,战功赫赫的郭子仪,竟然敌不过他的离间之计!
  
  当然,他之所以离间成功,在于唐肃宗对将领们的不信任有关。
  
  安庆绪在见到郭子仪退兵之后,以为安全了,哪里知道,去了郭子仪这条老虎,又来了史思明这条恶狼,直接让他丧命。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三月六日,郭子仪等部队吃了败仗,撇下相州向南撤退,他们毁掉河阳桥,据守谷水。
  
  史思明带领部队到邺县南边筑起营垒驻下,等待着安庆绪来迎接。
  
  安庆绪派人收缴了郭子仪等人军营中丢下的粮食超过六七万石后,又跟孙孝哲、崔乾祐商议,紧关相州城门固守,提出回头抵御史思明的计划。
  
  将领们不赞成,说:“眼下这种情况哪里能够对燕王史思明背信弃义呀!”
  
  张通儒、高尚、平冽对安庆绪说:“史王远道而来,我们都应该去迎接,道歉。”
  
  安庆绪答复说:“随你们各位去看看他。”
  
  史思明见张通儒等人来了,一块儿抱头痛哭,送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又催他们回相州城去。
  
  安庆绪对史思明还是不放心,整整过了三天时间,还是不到史思明那里去。
  
  史思明秘密召见安太清,要他诱出安庆绪。
  
  安太清知道史思明的厉害,深知安庆绪不是人家对手,当下劝说安庆绪接见史思明。
  
  安庆绪不得已,只好带着三百骑兵去见史思明了。
  
  史思明把他领进军营,命令全体将士穿甲戴盔握著武器等待他。
  
  他一直等到安庆绪的几个弟弟都被带到庭前,这才出来见安庆绪。
  
  安庆绪见了史思明,立即拜了两拜,跪下叩头称臣说:“我不能担当重任,丢失了长安洛阳,长时间陷入重重包围,没想到燕王看在我父亲的面上,率领部队远道而来援救。”
  
  史思明冷然说:“丢失长安洛阳,打仗失利,那又算得了什么?你作为儿子,杀死自己的父亲夺取王位,难道不是大逆不孝吗?我替你父亲来惩罚你这个奸贼!”说罢就把安庆绪拉出去,连同他的四个弟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祐,都被处以绞刑。
  
  史思明杀安庆绪后,即大燕帝位。
  
  安庆绪,从他杀死父亲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他悲剧结局,因为,安禄山的将领们并不听从他的指挥,而大唐的势力又起来了。无论从内部,还是从唐朝的势力看,他都是处在危险之地,四面楚歌,终将乌江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