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345名将李愬的起来
  唐宪宗除了任用高崇文外,还任用了一名著名将领李愬。
  李愬之所以那么有名,和司马光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用很大篇幅写了李愬雪夜入蔡州,成为了名篇,被选入了高中课文,使得李愬名声大振,每个读书的学生都知道了李愬这么一个名将。
  
  如果没有《李愬雪夜入蔡州》这一篇文章,李愬,在历史上自然是名将,但绝对不会那么出名。
  
  李愬是李晟的儿子,战绩没有大过父亲,名声却比父亲还大。原因,也是我们上面所讲到的。
  
  他父亲是李晟,凭这出生,没啥好奋斗的,直接就恩荫封官,任太常寺协律郎,后升任卫尉少卿。
  
  他从小就以孝顺闻名——这很难得,因为,一个官二代,要是能够以孝闻名,说明他是个品质非常优秀的人,因为,官二代,富二代,最大的弊病就是任性胡为,哪里会去以孝闻名?
  
  他父亲去世后,李愬和二弟李宪在墓边搭棚住着守孝。
  
  唐德宗李适怕他们伤身而不让,下诏命他们回家。
  
  过了一夜,李愬光着脚又去了。
  
  唐德宗知道不能改变他的意愿,就允许他服满丧期。
  
  李愬丧期满后,被任命为右庶子,后任晋二州刺史。
  
  他因政绩优异,获加金紫光禄大夫,又多次升迁后任太子詹事、宫苑闲厩使。
  
  李愬不仅治政有方,且有谋略,擅长骑射。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一向有志于削平藩镇的唐宪宗李纯便对淮西用兵,讨伐拥兵自立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但却久战无功,至元和十二年,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大败于铁城,又命袁滋挂帅,袁滋也无战功。
  
  李愬看到这种情况,便上疏自荐,愿到前线效力。
  
  宰相李逢吉也认为他的才能可堪任用,于是在同年十二月任命他为左散骑常侍兼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为西路唐军统帅。
  
  这时,西路唐军承战败之后,士气低落。
  
  李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不整理练军。
  
  有人说部队涣散,他说:"叛军正对袁尚书的无所作为感到放心,我不想让他们加强戒备。"于是,假装告诉各军说:"天子知道我慈爱并忍耐心强,所以让我来安抚调养你们。至于作战,不是我的事。"
  
  兵将们相信了他,并感很高兴。
  
  李愬又遣散乐妓,不曾设宴奏乐,兵将受伤的,他亲自去探望。
  
  而叛军因曾打败高霞寓、袁滋二人,且因李愬的名声地位不高,因此未增戒备。
  
  李愬的这些做法,是个非常洞悉人性,掌握形势的做法,知道士兵们不愿意打战,便用不打战先忽悠住他们,使得士兵们先接纳了他。
  
  李愬忽悠住士兵后,便策划袭击蔡州,上表请求增派兵力。
  
  宪宗颁诏将昭义、河中、鄜坊的步、骑兵两千人拨给了他。
  
  元和十三年,公元817年二月初七,李愬派十将马少良率骑兵十余人巡回侦察,遇到吴元济的捉生虞候丁士良,与他交战,将他擒获。
  
  丁士良是吴元济手下骁将,经常危害唐州、邓州等地。
  
  大家请求将其丁士良剜心处死,李愬答应了。
  
  不久,李愬把丁士良叫来,当面责问他,丁士良并无恐惧的神色。
  
  李愬赞叹说:"丁士良真是一位大丈夫!"便命令为他松绑。
  
  丁士良主动请求为李愬效力,被任命为捉生将。
  
  丁士良大为感激,遂向李愬献计,以擒获文城栅守将吴秀琳的谋主陈光洽,来逼其就降。
  
  
  李愬听从了他的建议,丁世良于二月十八日将陈光洽生擒而归。
  
  三月初五,李愬由唐州移兵屯驻宜阳栅。
  
  不久,吴秀琳率文城栅军队向李愬投降。
  
  二十八日,李愬领兵来到文城西面五里,派唐州刺史李进诚率兵士八千人来到城下,召呼吴秀琳,城中箭石密集如雨,大家无法上前。
  
  李进诚回来后报告认为吴秀琳是诈降。
  
  李愬说:"这是等候我前去啊。"当下立即来到城下。
  
  吴秀琳忙收起兵器,一头伏在李愬的马前。
  
  李愬抚摩着他的脊背,好言安慰,收降了吴秀琳的三千人马。
  
  李愬对他们一点怀疑之心都没有,起用吴秀琳的勇将李宪,为他改名为李忠义,并将文城各将的女眷全部迁移到唐州。
  
  唐邓军的士兵见李愬如此厉害,顿时士气又振作起来,人人都有准备打仗的决心。
  
  至于叛军中前来投降的士兵,在道路上是一个接着一个。
  
  李愬便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一一安置。
  
  他得知归降者家中有父母需要照料的,便发给粮食与布帛,打发他们回去,还说:"你们都是朝廷的百姓,不能丢下亲属不管。"
  
  大家都感动得哭起来。
  
  二十九日,李愬派山河十将董少玢等分别出兵攻打各处栅垒。当天,董少玢占领马鞍山,攻克路口栅。
  
  夏四月初二,山河十将马少良占领嵖岈山,擒获淮西将领柳子野。
  
  不久,李愬的山河十将妫雅、田智荣攻克冶炉城。
  
  初七,山河十将阎士荣攻克白狗、汶港两处栅垒。
  
  十四日,妫雅、田智荣攻破西平。
  
  五月初二,李愬派柳子野和李忠义袭击朗山,擒获了守将梁希果。
  
  十八日,李愬派方城镇遏使李荣宗攻克青喜城。
  
  李愬每当得到淮西归降的士兵,一定要亲自领来询问淮西的底细,因此他对敌方的地形和兵力分布都了解清楚了。
  
  李愬谋取蔡州,问计于吴秀琳。
  
  吴秀琳以为欲攻取蔡州,非骁将李佑不可。
  
  李愬便设计生擒李佑,并力排众议,免其一死,加以优待。
  
  这时,李愬准备掩袭蔡州,谋划更为隐秘。
  
  他单独叫来李佑和李忠义,屏退外人后才进行交谈,有时谈话一直延续到夜半,别人都不能够参与商议。
  
  众将担心李佑制造变故,往往规劝李愬,而李愬待李佑更为优厚。
  
  士兵们便不高兴起来,各军每天都有文书声称李佑是淮西的内应,而且说是听敌方奸细讲的。
  
  李愬担心诽谤事先传到朝廷,自己来不及搭救李佑,便握著李佑的手哭泣著说:"难道是上天不愿意平定这伙贼人吗?为什么你我二人相互了解得如此深切,但就是不能够制服众人的议论呢?"
  
  李愬对大家说:"既然诸位怀疑李佑,请大家让他到天子那里接受死刑吧!"于是,李愬给李佑加上枷锁,将他送往京城,事先暗中上表说明情况,并说:"如果杀了李佑,就无法成功。"
  
  唐宪宗看了,便颁诏释放李佑。
  
  李愬再见到李佑后,非常高兴,任他为散兵马使,让他带着佩刀,巡视警戒,在自己的帐中往来。
  
  有时,李愬与他一同就寝,秘密交谈,直到透出曙色也不入睡,有人在账外暗中偷听,只能听到李佑感动的哭泣声。
  
  李愬,真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