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397后唐的建立
  就在后梁内乱之时,李存勖却没有趁机去攻打,当然不是因为他很厚道,而是,他认为契丹对晋的威胁比后梁还大,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击败契丹。
  天佑十四年,公元917年,寿州刺史卢文进反叛李存勖,归附契丹,并引契丹军南下。
  
  契丹大军入寇,军数众多,山谷之间,毡车毳幕,羊马弥漫。
  
  许多人传言契丹军有五十万之多。
  
  周德威坚守幽州,遣使向李存勖求援。
  
  李存勖当时拥有的马只有一万匹,但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当下派李存审、李嗣源率军迎战。
  
  李嗣源率三千骑兵为前锋,到达距离幽州六十里的地方。
  
  契丹军一万骑兵,突然杀来,李存审、李嗣源极力迎战,把契丹打败。
  
  契丹丢弃的毳幕、毡庐、弓矢、羊马漫山遍野、不可胜纪。
  
  李存审、李嗣源的军队继续追击契丹,俘斩数以万计。
  
  李存审、李嗣源的军队也进入了幽州。
  
  契丹首领阿保机这才知道,晋军不好对付,李存勖是个厉害角色!
  
  契丹败退后,北疆暂保无忧。
  
  李存勖这才开始调兵南下,攻至黄河岸边,与梁军夹河对峙,争夺黄河沿岸各处要点。
  
  天佑十四年,公元917年十二月,李存勖率军东进,连破梁军数座营寨,攻陷杨刘城,俘获守将安彦之,并攻掠至郓州、濮州一带。
  
  朱友贞正在洛阳进行祭天大典,闻讯后,仓皇赶回汴州,组织复夺杨刘城。但谢彦章数次用兵,始终未能收复杨刘城。
  
  天佑十五年,公元918年八月,李存勖调发河东、魏博、幽州、横海、义武等镇军队,齐集魏州,准备直捣汴州。
  
  是年十二月,李存勖由濮州的麻家渡渡过黄河,进驻胡柳陂,与梁军展开血战。
  
  晋军大败,周德威战死,李存勖被迫据土山自保。
  
  这时,围山梁军多是步卒,立足未稳。
  
  李存勖立即采用阎宝、李建及的建议,以骑兵突击,用速度对付对方的步卒,使得梁军大败。
  
  晋军反败为胜,击溃梁军。
  
  此战,晋军乘胜夺取了濮阳,但也因伤亡惨重,无力再攻汴州,只得撤归河北。
  
  这一战后,李存勖见识到了朱友贞不是等闲之辈,知道想要彻底击败梁军,没有那么容易了!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19年,李存勖派李存审进据德胜城,并夹河修筑南北两城。
  
  梁将贺瑰围攻德胜南城,并以竹索连结战船横列河面,将李存勖所率援军阻在黄河北岸。
  
  李建及率三百勇士,乘船驶至河中,斧劈火烧,冲破了梁军船阵。
  
  李存勖乘势挥军渡河,大败梁军。
  
  朱友贞得知消息,忙派梁将王瓒从黎阳渡河,屯据杨村渡,修造浮桥,储存大量军需物资,准备和李存勖打消耗战,看谁能把谁耗死。
  
  李存勖也征发数万民丁,扩建德胜北城。
  
  他也很清楚,想击败朱友贞,不是一年半载的事,需要长期的战斗。
  
  此后,梁晋两军每日大小百余战,互有胜负。
  
  双方就这么耗了一年,都损失惨重。
  
  天佑十七年,公元920年,李存勖迎来了转机,因为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叛梁降晋。
  
  这个朱友谦,也是朱温的养子,朱友贞的哥哥,他之所以反叛朱友贞,是因为朱友贞不信任朱氏宗室,对宗室展开残害,所以,他选择了叛梁。
  
  新
  朱友贞之所以残杀宗室,是因为弟弟朱友敬发动叛乱,想杀死自己,篡夺帝位。
  
  这个朱友敬,完全是愚蠢之人,自以为生著双瞳,就是帝王之相,所以想着谋反。
  
  他也不想想,项羽也是双瞳,最后还不是做不成皇帝?还不是乌江自刎?
  
  朱友敬想谋反,问题他想出的是馊主意,竟然派个杀手潜伏在皇宫里,就想杀死朱友贞!
  
  这也太没把皇帝当做皇帝了!平常人,埋伏个杀手,自然能杀了他,皇帝是一国之君,重兵把守,哪里是个把杀手就可以搞掂的?
  
  杀手躲在朱友贞床底下,不小心触碰到剑,发出响声,朱友贞立即命人把杀手抓了,同时处死了朱友敬,从此不再信任宗室。
  
  朱友谦也由此叛梁。
  
  朱友贞立即派刘𬩽去围攻朱友谦,朱友谦忙遣使向李存勖求援。
  
  李存勖命李存审、李嗣昭、李建及出军援救,在同州、渭河两次大败刘𬩽,并追击至奉先一带。
  
  河中镇也从此归附于晋国。
  
  天佑十八年,公元921年,河中、昭义、横海、成德等十一藩镇节度使,一同遣使劝进,请李存勖建国称帝,但被李存勖拒绝,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八月,李存勖命阎宝征讨成德镇,围困镇州。
  
  成德镇的节度使张文礼惊惧病死,其子张处瑾接掌军事,继续负城顽抗。
  
  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勾结耶律阿保机,引契丹军南下,意图背叛李存勖,结果被义子王都囚禁。
  
  王都继任节度使,不久便被契丹军围困在定州。
  
  契丹领袖耶律阿保几率领契丹军,再次南下。
  
  天佑十九年,公元922年,李存勖率领五千骑兵先进,打退契丹军,擒获契丹阿保机的儿子。
  
  契丹军逃跑时,沙河桥狭冰薄,导致很多契丹军溺死。
  
  契丹军只得退至望都。
  
  李存勖继续进军望都,打得契丹由大败到惨败。
  
  契丹撤退时,遭遇大雪,人马无食,死者相属于道。
  
  此战之后,阿保机对进攻中原,彻底的绝望。
  
  与此同时,后梁趁机攻打晋军,在镇州与晋军交战,节节胜利。
  
  后梁军大受鼓舞,乘胜追击,把晋军主帅李嗣昭、李存进打死,攻克了卫州、新乡等地,重新夺回河北重镇相州。
  
  九月,李存勖不理会后梁军,全力攻打镇州。在重重围困下,镇州粮尽力穷,被李存审攻破。
  
  张处瑾及党羽张处球、高蒙、李翥等皆俘送魏州,全部处死,张文礼也被劈棺戮尸。
  
  李存勖又兼领成德节度使,将成德镇直接纳入晋国管下。
  
  他虽然失去了河北的相州,但是,攻下镇州,足以弥补。
  
  天佑二十年,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见机会成熟,当下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他沿用"唐"为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史家称之为后唐。
  
  这时,后唐辖有魏博、成德、义武、横海、幽州、大同、振武、雁门、河东、河中、晋绛、安国、昭义等十三个节镇、五十个州,对后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