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202坚韧的杜伏威
  杜伏威人马壮大起来之后,自称将军,纵横淮南,屯并六合,威胁江都,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前来镇压,被杜伏威用计将其引入芦苇荡中,然后放火将其烧死。
  
  公元615年十月,东海李子通率所部万余人来淮南投靠杜伏威。
  
  这个李子通也是隋末一家反王,起兵时是依附在长白山左才相手下,后来因为太得人心,被左才相嫉恨,只得离开长白山,这次到淮南投靠杜伏威,其实有些逃难的意味。
  
  李子通部的加入,使得杜伏威势力增强。
  
  杜伏威当然高兴,但他料不到的是,左才不能容的人,肯定是有他的不是的。而这个李子通不是就是,他是个有野心的人!
  
  杜伏威收留这样狼子野心的人,自然是引狼入室了。
  
  李子通果然叛变,他趁杜伏威不注意,率领自己的人马发动内乱!
  
  杜伏威措手不及,登时全军大乱,他本人在李子通的追杀下身负重伤。
  
  就在这关键时刻,杜伏威的养子兼大将王雄诞,背负着他,藏匿到芦苇丛中,这才侥幸躲过了追杀。
  
  这次兵变,对杜伏威的打击很大,让他彻底明白了,不是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的!
  
  在有些人看来,你对他好,是因为你不够他聪明,因而被他利用,所以,他哪里会跟你讲什么情义?
  
  李子通无疑就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他对杜伏威下起手来,一点情面也不留。
  
  杜伏威就此与李子通结仇,发誓一定要手刃此贼!
  
  然而,就在杜伏威养伤之际,隋军也前来进攻!
  
  正是祸不单行!怕什么,就来什么!
  
  杜伏威此时正在养伤,无法指挥,所以,全军又一次大败,他也差点丢了性命,幸好他的部将西门君仪的妻子勇而多力,背着杜伏威夺路而逃,王雄诞又领着敢死队拼命断后,杜伏威这才逃得一命。
  
  杜伏威经过这两次死里逃生后,更加的冷静和聪明了起来。
  
  他知道,想要报仇,只有强大实力,所以,他四处游击,不断吸收流民加入军队,扩充势力。
  
  就这样,他经过半年的努力,又有了数万人的实力,并控制了江都附近的六合县作为根据地。
  
  杜伏威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的原则,当下与左才结交。
  
  杜伏威占据江都,左才占据淮北,李子通占据海陵,都有数万兵力,江淮一带,被他们三家占领。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七月,杨广因见北方战事太多,不够安全,又兼想游历自己所开通的大运河,当下不顾群臣反对,离开长安,前往江都巡幸。
  
  杜伏威非常不幸运的是,他的地盘,正好就在江都眼皮底下。
  
  隋廷为了保障皇帝巡幸的安全,当下派出虎牙郎将公孙上哲,率军前往镇压。
  
  双方在盐城展开战争,公孙上哲军队被全歼。
  
  隋廷再派大将陈陵带八千精锐讨伐杜伏威!
  
  陈陵的军队训练有素,器械又远强于杜伏威,所以,杜伏威军连连失利。
  
  但陈陵兵力不多,想剿灭杜伏威也不容易,双方打成僵持局面。
  
  同年十二月,隋炀帝车驾到达江都,护驾骁果就有十余万人,声威赫赫。
  
  隋炀帝带来那么多人马,再加上陈陵的人马,隋军应该是军心大振,杜伏威难逃灭亡的,哪里知道,隋炀帝的到来,适得其反。
  
  因为正逢荒年,老百姓本来就已无以为生,如今为了养皇帝的人马,被官府强行压榨,终于造成了一场大饥谨。据记载,江都的老百姓们先是吃树皮树叶,后煮土为食,"诸物皆尽,乃自相食"。
  
  这样一来,大量的百姓揭竿而起。
  
  杜伏威也乘机吸收了大批手下,势力迅速膨胀。
  
  这时杜伏威与陈陵强弱之势已经倒转,于是,他主动向陈挑战。
  
  陈陵也知道战局不利,因此龟缩不出,任由杜伏威自己去耀武扬威。
  
  杜伏威便派使者给陈送了一套妇女衣裳,并送了陈陵个外号叫陈姥。
  
  陈陵怒火中烧,全军出战。
  
  他这一出战,正中了杜伏威的激将法!
  
  杜伏威为了击败陈陵,亲自上阵,哪里知道,被一员隋将暗箭射中!
  
  主帅中箭,一般侍卫要护送他回去。
  
  杜伏威骁勇异常,根本不回去,还对射自己的隋将吼道:"不杀了你,箭矢不拔"!他说着,就像那隋将直冲过去!
  
  那隋将见了,登时吓呆了!
  
  杜伏威过去,把他斩于马下,然后又拿着那个隋将的首级,连续杀了几十人!
  
  隋军见杜伏威如此英勇,吓得后退!
  
  隋军士气一挫,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陈陵单骑逃回江都去了。
  
  杜伏威趁势扩大战果,占据了高邮、历阳等重镇,并在历阳自称总管,封辅公祏为长史。
  
  势力壮大后的杜伏威,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从部队中挑选最精锐的成员组成自己的卫队,称为"上募",兵力为五千人。
  
  杜伏威把上募作为自己的子弟兵,平时非常宠爱,但要求也非常严酷,每作战必以上募为先锋,战后检查每人身上的伤痕,如伤在背后,即刻处斩,因为那表示其临阵退后。但如果战胜,杜伏威都把抢掠到的资财赏给全军,如果手下战死,就以死者的财产甚至妻妾殉葬,因此杜伏威所部的亲兵,皆为杜伏威尽死力,人自为战,所向无敌。
  
  杜伏威号令所到之处,江淮间各路小起义军争相归附,郡县纷纷投降。
  
  他随着势力和地盘的增长,开始有士人投靠杜伏威。
  
  杜伏威依靠这些士人,放弃了以前的流寇式战术,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的地盘。
  
  由于杜伏威本身就深受赋税之苦,所以,对领地内只收很低的赋税,同时,可能是出于贫苦农民对贪官污吏的先天仇恨,杜伏威下令凡官吏贪污者无论轻重一律处死,这当然是不太合理,但却使杜伏威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
  
  杜伏威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当然和他的运气有关,但是,更成就他的,是他坚韧的性格!他经历多次失败,两次差点被杀,但他仍然坚韧不屈,继续招兵买马,重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