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378唐昭宗的继位
  王重荣对皇帝的见死不救,使得田令孜手下的兵马开始乱了起来。
  唐僖宗也病倒了,病情严重。
  
  田令孜去看望皇帝,问他:“陛下还记得臣吗?”
  
  唐僖宗盯着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田令孜见皇帝病重,当下自封为剑南监军使,调天子的奉銮军自卫,昼夜兼程,驰入成都。
  
  这时,田令孜在军队里面,一点威信都没有了。
  
  他也有自知之明,当下上表称辞官说要去求医。
  
  唐僖宗病重,自然不能下诏,只由田令孜自己诏令同意了。
  
  这时,京城安定了,因为朱玫被击败。
  
  击败他的人,正是杨复光的哥哥杨复恭。
  
  光启二年,公元公元886年,朱玫、李昌符和朝官拥立襄王李煴为帝。
  
  杨复恭派出了他的养子杨守亮,率军联合王重荣、李克用,共同讨伐朱玫。
  
  结果朱玫内部迅速瓦解,最后被他的部将王行瑜斩杀,李煴也被王重荣部所杀。
  
  杨复恭要迎接唐僖宗回京,田令孜哪里会同意?当下劫持着皇帝在成都。
  
  这成都,正是他哥哥陈敬暄的地盘。
  
  杨复恭大怒,派王建领兵去攻打。
  
  王建攻取了利州,设置防御使,接着攻下阆、邛、蜀、黎、雅等州。
  
  田令孜怕了,想与王建联手对抗朝廷,写信说:“王建,你是我儿子啊。”
  
  王建又不蠢,在田令孜失势之下,哪里还会认他为干爹?再说,认一个死人妖为老爸,说出去都丢人!当下很生气,将兵包围了成都。
  
  田令孜登上城楼,对王建说:“老夫一向待你不薄,现在为何要困我?”
  
  王建说:“父子之恩,我哪敢忘记!只是父亲您自绝于朝廷,如能改过,我们依然父子如初。”
  
  田令孜说:“我要和你当面商议。”
  
  他知道,如今势力不如人家,只有投降了。
  
  王建同意。
  
  夜里,田令孜带了符印旌节交给了王建。
  
  第二天,王建进入成都,将田令孜等人囚禁在碧鸡坊。
  
  王建带着皇帝回京,哪里知道,唐僖宗已经是风中残烛,哪里还经得起折腾?在回京后,便呜呼哀哉,驾崩了!
  
  唐僖宗死后,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他的俩个弟弟,一个是皇六弟李保,一个是皇七子李晔。
  
  李保,在咸通十三年被封为吉王,文德元年八月,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加食邑三百户。
  
  李晔,也于咸通十三年封为寿王,乾符四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与唐僖宗是同母弟。
  
  李保年长,为人贤惠,在群臣中颇有影响。因此在议定皇位继承人时,朝中大臣主张拥立李保。
  
  但是,枢密使杨复恭则力主拥立寿王李晔。
  
  群臣自然争不过手中握有兵权的杨复恭了,当下在公元888年三月八日,杨复恭拥护寿王李晔即位为帝,是为唐昭宗。
  
  杨复恭拥立唐昭宗成功,加金吾上将军。此后,他的做法和田令孜没有什么区别,上胁天子,下凌大臣,广收养子,广植党羽,而且安插亲信,让他的心腹义子担任节度使、刺史要职。他的儿子杨守立为天威军使,杨守信为玉山军使,杨守贞为龙剑节度使,杨守忠为武定节度使,杨守厚为绵州刺史等等。
  
  新
  这些人,被人们称之为"外宅郎君"。
  
  他还将所收养子六百人,派往各地担任监军,从而把地方军政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至于被囚禁的田令孜和他哥哥陈敬暄,在两年后,同时被杀。
  
  田令孜临刑时,撕绸子搓为绳索,交给行刑者说:“我曾任十军容,杀我岂得无礼!”同时教缢杀人的方法,把自己缢杀了。
  
  他罪恶满盈,死有余辜!这样的人,缢杀他,没有凌迟,都算是他的运气好了!
  
  杨复恭完全可以把他视为前车之鉴的,可惜的是,他不是视为前车之鉴,而是视为学习的榜样!
  
  这样一来,唐昭宗决定杀死杨复恭了!
  
  李晔,和他哥哥唐僖宗李儇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旧唐书》记载他“神气雄俊”,非常的有作为。在唐僖宗逃往成都的时候,李晔随侍唐僖宗左右,参与机要事务,大伙都十分看重他。
  
  他也很会来事,知道结交杨复恭,所以,在唐僖宗死后,杨复恭拥护李晔当皇帝。
  
  杨复恭在看人上,还比不上田令孜,田令孜拥护李儇当皇帝,是因为李儇是个白痴,只知道玩,跟着他混,自己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而李晔,分明是个英明神武的人,拥护他当皇帝,杨复恭想为所欲为,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李晔曾写咏雷诗说:“只解劈牛兼劈树,不能诛恶与诛凶!”
  
  杨复恭看到这两句诗,理应要知道,这是个不简单的皇帝!
  
  然而,他不知道,所以,等着他的,只有死路。
  
  李晔一开始在表面上是非常重用杨复恭的,对他的所作所为,丝毫没看见一样。
  
  不过,他私底下经常与大臣们谈论限制宦官,提高君权的事情。同时,开始重用自己人。
  
  他的舅舅王瓌要求出任节度使,杨复恭从中阻挠,让王瓌没能当上节度使。
  
  李晔坚持要舅舅出任节度使,杨复恭也不敢过分,当下提出让王瓌出任黔南节度使。
  
  不过,他另有打算,在王瓌赴任的途中,派自己的亲信把王瓌所乘的船弄沉,使得王瓌一家及仆人全部淹死。
  
  唐昭宗得知了王瓌的真正死因后,对杨复恭痛恨非常!
  
  至此,杨复恭成为了唐昭宗的最大敌人,因此,唐昭宗决心将其铲除,夺回权力!
  
  唐昭宗想要搞倒杨复恭,真的没那么容易,因为,大权在他手里;不过,杨复恭也不能轻易搞倒唐昭宗,因为,他权力虽大,可以随时杀了唐昭宗,但是,藩镇权力更大,自己要是贸然杀死皇帝的话,藩镇带兵进京,自己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谁胜谁负,真的是天知晓了!
  
  不过,在有的一斗的情形下,更聪明的那个人,才能胜出。
  
  唐昭宗,无疑是更聪明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