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412厉害的石敬瑭
  石敬瑭,父名臬捩鸡,一听就不是什么好名字。
  这跟日本人很像,日本人在没有姓氏的情况下,看见山,就姓山本,看见井,就姓井下,有井有田,就姓井田。
  
  薛居正编撰的《旧五代史》则说石敬瑭是太原人,而且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汉景帝时丞相石奋的后代,汉朝衰亡,关中京城动乱,其子孙后代流浪漂泊西部边远地区,定居甘州。
  
  这很有可能是石敬瑭后来称帝后,故意把自己祖先说得辉煌一点。
  
  像石敬瑭这样的出身,想发达起来的话,只有生逢乱世,然后去当兵。
  
  石敬瑭好运气的是,生逢乱世,同时去当兵了。
  
  他由于作战英勇,又喜欢读兵法书,所以,被代州刺史李嗣源看中,将女儿嫁给了他。
  
  石敬瑭就此成了李嗣源的女婿,命运也由此改写。
  
  所以,娶老婆真的很关键,娶到有地位人家的女儿,至少可以少奋斗十年。当然,没能力的话,少奋斗也没什么作用。
  
  李存勖听说石敬瑭善于骑射,当下把他提拔到自己身边。
  
  李嗣源怕女婿成了李存勖的人,当下请求将女婿调往军中。
  
  李存勖在重用李嗣源的情况下,同意他的请求。
  
  李嗣源让石敬瑭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号称"三讨军",视他为自己的心腹之将。
  
  此后,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成为李存勖的一员骁将。
  
  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在和后梁大将刘𬩽对阵交战时,刘𬩽袭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李存勖,军情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阵,东挡西杀,左冲右突,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掩护李存勖后撤。
  
  事后李存勖称赞他勇猛威武,抚摩着他的背脊说:"大将门下出强将,这话不错啊",并颁赐给他财物,又亲自送给他酥食。
  
  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
  
  除了救李存勖之外,石敬瑭还多次救过他的岳父李嗣源。
  
  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李存勖、李嗣源与刘𬩽战于莘城,李嗣源与石敬瑭陷于阵中,石敬瑭挺身挥剑,来回辗转苦斗,奔跑数十里,大败刘𬩽。
  
  第二年,晋军和后梁大将贺瑰激烈争夺黄河沿岸时,晋军先攻下了杨柳镇,李嗣源却中了刘𬩽的埋伏,危急时刻又是石敬瑭率军殿后,拼死掩护他撤退,让他才得以领兵突出重围。
  
  不久后,梁晋又大战于胡柳陂,由于李存勖的冒险出战,使大将周德威不幸战死,石敬瑭又率领他的左射军和李嗣源一起重整军队,将后梁军队杀得损失殆尽。
  
  龙德元年,公元921年,石敬瑭跟随李嗣源在德胜渡击败后梁大将戴思远,斩首两万多人。
  
  
  第二年,梁晋在胡卢套作战,晋军队逐渐败退。石敬瑭迎著敌军精锐,拔出长剑,杀开血道,用身体保护李嗣源撤退,敌人干望着他,无人敢上前阻击。
  
  龙德三年,公元923年,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观察梁军阵地杨村寨,部下都没有披甲,突然敌军出其不意,用武器掩袭李嗣源,兵刃将要刺到李嗣源背部,石敬瑭手持战戟冲上前,用力一击,几个凶悍的敌人从马上滚落下来,李嗣源才免于一死。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改年号同光。派李嗣源越过黄河,孤军深入袭取郓州。郓人开始没有发觉他们,石敬瑭率领五十个骑兵跟随李嗣源渡过济水,突袭东门进到了城内,郓兵前来阻击,石敬瑭被刀刺中,仍像羽翼那样保护李嗣源,把士兵部署在大道上,坚守不移,等到后续骑兵接连不断地到来,才攻取了郓城的中心地带,而占据了郓城。接着平定汴水,灭掉了后梁宗室,成就了唐庄宗一统天下的局面,促成李嗣源建立不朽的功绩,其中石敬瑭与李从珂功劳最大。
  
  石敬瑭不仅在战场上救岳父李嗣源,在遇到政治难题时又是他为李嗣源分析局势,指点迷津。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劝李嗣源顺应时势,在兵乱时追求帝位。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在赵在礼兵变魏博时,朝廷派遣元行钦去招降而未成功,大家议论纷纷,认为非李嗣源不能招降赵在礼。
  
  李存勖于是任李嗣源为统帅,派去镇压,但到了魏州时,自己的军队也发生了兵变,请求李嗣源在河北称帝。
  
  李嗣源对李存勖没有二心,接受了霍彦威的劝谏,这时就想只身回去向李存勖言明真情。
  
  石敬瑭极力反对他这种不明智的做法,他说:"岂有在外领兵,军队发生兵变后,其主将却没事的道理?况且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不如趁势迅速南下。我愿领骑兵三百先去攻下汴州,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得之则大事可成。"
  
  李嗣源这才醒悟过来,立即派他领兵先行,自己随后跟进。
  
  石敬瑭在黎阳渡过黄河,占领汴州。
  
  等到李嗣源进入汴城,李存勖也亲自率领军队到达离汴城五里路的西北部,他登上高城,看到李嗣源勇猛的军队,叹息说:"我不能成就大事了!"
  
  李存勖的士兵大量溃散,前来归顺李嗣源。
  
  李嗣源马上派遣石敬瑭率领士兵担任前锋,奔赴汜水关,不多久,李存勖遇内乱而亡。
  
  同月,李嗣源进入了洛阳,嘉奖石敬瑭的功劳,由总管府都校提拔为陕州府兵马留后。
  
  最后终于李嗣源像石敬瑭预料的那样登上帝位。
  
  石敬瑭也因功被加封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授陕州保义军节度使,还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
  
  这一事,可见石敬瑭除了作战勇猛之外,还有,那就是他非常有智慧,懂得掌握形势,做出最有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