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423文功武治的柴荣
  柴荣,第一个要消灭的,就是刘崇的北汉。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北汉勾结契丹南犯。
  
  柴荣召大臣商议,想要亲征。
  
  宰相冯道极力阻止,不许皇帝亲征。
  
  柴荣说:"唐初,天下草寇蜂起,并是太宗亲平之!"
  
  他引用李世民为例子。
  
  冯道立即反驳说:"陛下得如太宗否?"
  
  柴荣听见他贬低自己不如李世民,顿时大怒,说:"冯相何少也!"
  
  何少也,就是何以担当重任!
  
  他说完这话,罢免了冯道的相位,然后,豪情万丈地说:"以我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
  
  他率军兼程速进,在高平之南与北汉军遭遇。
  
  双方决战,即将打响!
  
  两军摆好阵势之后,刘崇亲往阵前,见周军兵少,不由心存轻视,对诸将道:"我们自己就能击败周军,何必再向契丹借兵呢!今日不但能击破周军,也能震慑契丹。"
  
  他的众将听了,都赞同此言。
  
  这不但说明刘崇的无知,连他的众将也非常无知!因为,在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任何轻视对手的行为,都是愚蠢的行为!
  
  刘崇的手下将领杨衮,他看过周军阵势后,对刘崇道:"这是劲敌,不要轻易进兵!"
  
  刘崇哪里听他的话?道:"时机不可失,您不要再说了,看我用兵!"
  
  杨衮很想阻止,可是,人家是主帅,他有什么办法?
  
  这时,东北风突然转为南风。
  
  刘崇命张元徽进兵,攻打周军樊爱能、何徽部。
  
  两军刚交战,樊爱能、何徽便大败而走,其部下士兵纷纷投降北汉,高呼万岁。
  
  柴荣见了大惊,知道生死存亡,就在此刻了,所以,他把无畏的勇气拿了出来,不畏矢石,冒死督战!
  
  周军见皇帝出阵,都舍命力战。
  
  刘崇见柴荣亲自出阵,当下便命张元徽乘胜进兵,务必抓住后周皇帝!
  
  张元徽一出战,没想到马失前蹄,被周军斩杀。
  
  张元徽一死,北汉士气大挫。
  
  此时,南风更加强盛,非常有利后周军队进攻!
  
  北汉军逆风而战,哪里能够胜利?顿时大败!
  
  刘崇也止不住溃势!
  
  杨衮深恨刘崇不用自己的计策,当下也不救援,率军退走。
  
  这样一来,刘崇更是陷入困境,只有单骑北逃了!
  
  他的人马一溃败,契丹人马也跟着溃败。
  
  柴荣趁胜整饬军纪,把樊爱能、何徽等七十多名临阵脱逃的将士,悉数斩杀,同时对作战有功的李重进、赵匡胤等将士给予重赏。
  
  赵匡胤,也因此战,开始腾飞。
  
  只是柴荣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后来夺取他后周天下的人,正是如今自己提拔起来的赵匡胤。
  
  公元954年五月,柴荣又乘胜追击,将北汉都城太原包围,但由于粮饷不继,未能拿下太原。六月,下诏班师,车驾发离太原。七月,拜范质为司守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李谷为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王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不由科进第的魏仁浦聘为枢密使、检校太保,面对议者说:"顾才何如耳!"
  
  九月,右屯卫将军薛训,因"监雍兵仓,纵吏卒陪敛"被除名,流放沙门岛。宋州巡检供奉官、副都知竹奉璘于宁陵县,因"盗经商船不捕获"被斩。
  
  新
  十月,柴荣吸取高平之战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教训,下令整顿军队,他说:"侍卫士兵,老少相半,强弱不分。""况百户农夫,未能瞻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众,宜一一点选。精锐者为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庶期不用,又不虚费。"
  
  他命令赵匡胤负责,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通过整顿,禁卫军人数虽少了,但战斗力加强,成为一支威震邻国无比强大的军队。
  
  赵匡胤升为殿前都虞侯,张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挥使。
  
  柴荣在叶县巡检日,把"挟私断杀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弃市"处决。
  
  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则以"监纳厚取耗余"之罪,令其自尽。
  
  十一月,黄河郓州界决口,"数州之地,洪流为患。"
  
  柴荣派宰相李谷监筑河堤,征发丁六万人,三十日而罢。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一月,柴荣下诏:"在朝文班,各举堪为令录者一人。虽因族近.亲,亦无妨嫌。授官之日,各署举主姓名,若在贪官浊不任,懦弱不理并量事轻重,连坐举主。"
  
  三月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委派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与彰信节度使韩通带领士兵,征发民夫疏通深州和冀州之间的胡卢河,并在李晏口夹胡卢河修建城垒,派重兵戍守。又派德州刺史张藏英召募边境骁勇之民组成一支精悍的边军,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边民得以安居乐业。
  
  他为了选拔人才,下诏:"国家设贡举之司,求英俊之士,务询文行方中科名。比闻近年以来,多有滥进,或以年劳而得第,或因媒势以出身。今岁所放举人,试令看验,果见纰缪,须至去留。"
  
  他还亲自阅览新举进士的诗赋、论文与策文。
  
  四月,诏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期以来春兴役。同时令近臣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首,他亲自检阅,并采纳比部郎中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
  
  柴荣在整顿了军队和吏治后,当下派向训、王景率军西征后蜀,想要收复秦、风、成、阶四州。同时下诏:"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今后不得创造寺院兰若",并"禁私变僧尼"。
  
  他在这一年内,废除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还俗僧尼多达六万一千二百人,为国家增加了劳动力的同时,也减少了国家寺院上的花销。
  
  七月,西征之师,因军需供应不继,战事陷于僵局。
  
  后周诸将执意请求罢兵。
  
  柴荣当下派赵匡胤作为特使前往秦州前线视察战局,赵匡胤回去之后,以事实上奏,极言秦、凤诸州可取。
  
  柴荣当下提拔王景兼西南面行营都招讨使,向训兼西南面行营都监,继续征蜀!
  
  九月,下诏禁天下铜器,始议立监铸钱。规定除"县官法物,军器次寺观钟磬钹铎之类所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值。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处死,不及者论刑有差。"
  
  闰九月,后周大破后蜀军,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
  
  十一月,周军最后攻克凤州,收复了四州之地。
  
  柴荣灭了后蜀,接着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