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482司马光的起来
  说完欧阳修,我们说回司马光。
  司马光,自从小学课本学了《司马光砸缸》后,他就成了妇孺皆知的人。
  
  不过,他也确实对得起他的名声,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的出身非常好,父亲司马池,官至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七岁时,就凛然像成年人,听到人讲说《左氏春秋》,喜爱上了这部书,回去给家人讲解,就能讲述其中的大概要旨。
  
  七岁,就能喜欢上《左氏春秋》,这注定是不平常的人。
  
  司马光喜欢上《左氏春秋》,一发不可收拾,开始手不释卷,以至不知饥渴寒暑。
  
  他为了读书能够早起,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喝了一肚子水才睡觉,希望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尿憋醒,然后早起。
  
  结果,第二天非但没有早起,还尿一床的尿!
  
  司马光无奈,只得另想法子。
  
  他去院子中,看见了圆头木,顿时灵机一动,想到了法子。他用圆头木做一个枕头,号称警枕。他脑袋枕着,天一亮,脑袋一偏,滑落在床板上,人就惊醒了,便起来读书。
  
  他就是如此刻苦,终于成为博学之人。
  
  公元1038年,学问有成的司马光登进士第,被任命为奉礼郎。
  
  这时,他的父亲司马池在杭州,于是,司马光要求改任签苏州判官事以便侍亲,得到朝廷准许。
  
  之后,他遭逢母丧父丧,守丧多年,因过度悲伤,而使身体瘦弱。等他守丧期满后,朝廷任他为签书武成军判官事,又改任大理评事,补任国子直讲。
  
  枢密院副使庞籍推荐他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
  
  这时的司马光,在朝廷已经有了发言权。
  
  宦官麦允言去世,朝廷给以仪仗队。
  
  司马光立即说:“古时诸侯佩著辂马的带饰去朝见天子,孔子尚且认为不可。麦允言是帝王的亲信近臣,没有元勋那么大的功劳,而赠以三公的官职,给予一品官待遇的仪仗队,这与诸侯佩辂马带饰相比较不是大大超过规格吗?”
  
  夏竦被赐给谥号“文正”,司马光也反对说:“这个谥号是最完美的,夏竦是什么人,怎么可以配得上它呢?”
  
  皇帝只能改谥“文庄”。
  
  庞籍再次举荐司马光,任他为并州通判。
  
  麟州屈野河西有很多良田,西夏人蚕食这块地方,成为河东大患。
  
  庞籍命令司马光前去按察巡视,司马光建议:“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招募百姓耕种,耕种的人多,那么买进粮食的价格就会低,也可以渐渐解除河东高价买进粮食远距离运输的忧患。”
  
  庞籍同意了他的建议,但麟州将领郭恩勇猛而又狂妄,带领部队连夜渡过屈野河,却没有设防,结果被敌人消灭,庞籍因此获罪去职。
  
  司马光三次上书自责引咎,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
  
  庞籍死后,司马光升堂拜其妻子好比自己的母亲,抚养他的儿子好像自己的兄弟,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个贤人。
  
  司马光不久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进贡异兽,叫作麒麟。
  
  
  司马光听说后,提出自己的意见说:“是真是假是不可能知道的,即使是真的麒麟,不是它自己来的不足以作为祥瑞之兆,希望归还他们的贡物。”又献赋讽咏其事。
  
  官吏上奏应当有日食发生,按故事日食不满分,或者京师看不见,都上表称贺。
  
  司马光说:“各地能见到日食而京师却看不到,这是皇帝被阴险邪恶所遮蔽;天下都知道而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所以不应当庆贺。”
  
  朝廷也同意了这一意见。
  
  司马光用他的正直,被任命为同知谏院。苏辙对答皇帝的制书策问恳切直爽,主考官胡宿打算把他黜斥,司马光说:“苏辙有爱君忧国之心,不宜黜斥。”下诏把苏辙放在末等。
  
  赵祯开始有病时,皇帝继承人没有立定,朝廷里的大臣都不敢作声。
  
  谏官范镇首先提出这个建议,司马光在并州听到后接着提出建议,并且写信勉励范镇以死相争。
  
  司马光还面陈皇帝说:“我过去任并州通判时,上呈了三个奏章,希望陛下果断切实实行。”
  
  赵祯听了,沉思了很久,说:“莫非是想选择宗室作为继承人吗?这是忠臣之言,只是人们不敢提及而已。”
  
  司马光说:“我说这事,自己认为必死无疑,想不到陛下如此开明并采纳。”
  
  赵祯说:“这有什么害处,古今都有这样的事。”
  
  司马光退下后一直没有听到诏命,又上疏说:“我从前进呈建议,估计马上会实行,现在寂无所闻,未见动静,这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何必马上做这种不吉祥的事情。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匆忙的时候,援立与他们关系很好的人而已。‘定策国老’‘门生天子’的祸害,可以说得完吗?”
  
  赵祯大为感动地说:“把此疏送往中书省。”
  
  司马光见到韩琦等人说:“诸公现在不及时决定皇位继承人这件事,将来禁宫中夜半传出寸纸片言,以某人为皇嗣,那么天下人不敢违抗。”
  
  韩琦等拱手说:“不敢不尽力而为。”
  
  不久,诏命赵曙判宗正,赵曙谢辞不就任,于是立他为皇子,又称病不入宫。
  
  司马光说:“皇子辞谢不可计量的富贵,竟至于十天一月之久,可见他的贤能远胜他人。然而父亲呼唤不及答应就要去做,君命呼唤不等待车驾,希望陛下用臣子大义责成皇子,说他应当而且必须入宫。”
  
  赵曙于是接受了当皇子的诏命。
  
  司马光对于皇室之间的事,只要不合礼法的,他也管。
  
  兖国公主嫁给了李玮,但俩人合不来。于是,皇帝下诏把李玮调出到卫州,他的母亲杨氏归其兄长李璋照顾,公主入居禁宫之中。
  
  司马光立即对皇帝说:“陛下怀念章懿太后,所以让李玮匹配公主。如今李玮母子分离析别,家事穷困潦倒,难道皇上对他家已无顾念之心了吗?李玮已经遭黜斥,公主怎么会没有罪责呢?”
  
  赵祯听了醒悟,降公主为沂国公主,对待李氏的恩泽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