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568赵禥的继位
  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赵昀病重时,下诏征求全国名医为自己治病,但无人应征。
  11月16日,赵昀终于挺不过这一年,告别了他无能的统治。
  
  他在位四十年,享年六十岁,一生无所建树,所用之人,多为奸臣,再加上后宫干政,是个不折不扣失败的皇帝。
  
  他遗诏太子赵禥即皇帝位,是为宋度宗。
  
  这个赵禥,不是赵昀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
  
  赵昀只有一个儿子,叫赵维,但在出生数月后就去世了。之后,他再也没有儿子,所以,只有立他的侄子赵禥为太子。
  
  赵禥的出身并不好,他的母亲是荣王赵与芮府中的一名小妾,因出身微贱,所以总受正房夫人的欺负。
  
  他的母亲怀孕后,正房夫人逼服她打胎。
  
  幸好赵禥福大命大,没被打下来。
  
  他是皇帝近.亲唯一的男孩,所以得到全府上下人的保护。
  
  不过,由于母亲吃了堕胎药,已经中药毒,所以赵禥生出来后,天生体弱,手足发软,很晚才会走路,七岁才会说话,智力更是低于正常人水平。
  
  赵昀为他配备了良师,精心教导,仍不能使他开窍,常常把赵昀气得发昏。
  
  赵昀,本就不是什么聪明人,碰见赵禥这么个笨儿子,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皇室一个比一个笨!
  
  左丞相吴潜不同意让这个弱智儿为大宋天下的继承人,请求另选宗室子弟,但是,赵昀是史弥远从民间选来的,本来就与宋宗室没多大关系,所以,他不愿意。
  
  贾似道乘机进谗言,将吴潜贬往外地,别人更不敢多言了。
  
  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六月初六,赵禥立为皇太子,赐字长源,命杨栋、叶梦鼎为太子詹事。
  
  七月初一,太子入居东宫。
  
  十七日,举行册封礼。
  
  皇室的家教甚严,规定鸡初鸣问安,再鸣回宫,三鸣前往会议所参加处理国家政事,然后,才退回讲堂,听讲官讲经,其次讲史,终日手不释卷。天将晚时,又要到榻前起居,习以为常。
  
  赵禥喊苦连天,才知道这个太子不好当!
  
  赵昀问他今日讲的是何经,赵禥答对了,则赐座赐茶;否则,就为之反复讲解分析;如仍不明白的话,赵昀会随之发怒,要求明天必须再予以讲解。
  
  赵禥在父亲这么严厉的监督下,日子过得很苦。
  
  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十月二十六日,赵昀去世,赵禥接受遗诏,即皇帝位。二十七日,尊皇后谢氏为皇太后,生日为寿崇节。二十九日,宰执、文武百官到祥曦殿上表请求听政,没有允准。三十日,大赦天下。
  
  南宋迎来了最荒唐的统治。
  
  赵禥即位后,孱弱无能,智商低于正常人水平,荒淫甚于老爸,整天宴坐后宫,与妃嫔们饮酒作乐。
  
  《续资治通鉴
  也就是说,赵禥在做皇太子时,就以好色出名。
  
  他当了皇帝后,自然秉性不改,好色依然。
  
  根据宫中旧例,如果宫妃在夜里奉召陪皇帝睡觉,次日早晨要到合门感谢皇帝的宠幸之恩,主管的太监会详细记录下受幸日期。
  
  赵禥刚当了皇帝时,有一天到合门前谢恩的宫妃有三十余名!
  
  这让太监们见了瞠目结舌!
  
  ——在今天,赵禥就该去去日本当男优!
  
  赵禥这样的智商,自然不会批公文,所以,他把批答公文的权力交给了四个最得宠的女人执掌,号称春夏秋冬四夫人。
  
  他封贾似道为太师,倍加宠信,将朝政统统委托给他。
  
  贾似道见赵禥比赵昀还要昏庸,当下就更专横跋扈,目无天子了!他稍不加意,就以辞官相要挟。
  
  赵禥唯恐他不辞而别,总是卑躬屈膝地跪拜,流着眼泪挽留他,特授贾似道平章军国重事,许他三日一朝。后来放宽到十日一朝,而且每次退朝,赵禥总要离座目送他走出大殿,才敢坐下。
  
  他又为贾似道在西湖葛岭建筑了精美的住宅。
  
  贾似道大肆淫乱,致使朝政昏暗。
  
  就在赵禥昏庸统治之时,忽必烈夺得了蒙古汗位,稳定了内部之后,即派兵侵犯南宋四川地区,并沿汉江南下,于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包围襄阳,第二年又围攻樊城。
  
  贾似道隐匿不报,也不派兵增援,使得襄樊被围攻了三年,形势十分危急。
  
  后来,赵禥知道了,追问贾似道。
  
  贾似道仍然隐瞒真相,说:“蒙古兵已经退去,这是谁造的谣?”
  
  赵禥回答是一个宫女告诉他的,贾似道立即就将那名宫女杀了。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正月,樊城被元军攻破,同年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献城投降。
  
  消息传到京城,贾似道被迫之下,假装率军出征。
  
  胆小无能的赵禥死死拖住贾似道,不让他出征,要他保护自己。
  
  他哪里知道,贾似道不但不能保护他,连他自己都想着逃命!
  
  赵禥的昏庸,可见一斑!
  
  一个皇帝,最重要的是用人!在如此危急时刻,最该做的,就是挑选出有军事才能的将领,而不是依赖一个不会打战的奸臣!
  
  赵禥是弱智,自然不会知道这个道理。
  
  他所有的做法,都是向死亡这条路上狂奔!
  
  凡是没有智慧的人,得到高位,都是在让自己找死!
  
  赵禥这个弱智,自然也是找死!
  
  他日夜酒色,使得身体问题一大堆。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七月癸未日,赵禥终于因酒色过度,死于临安宫中的福宁殿,遗诏由太子赵显继位。
  
  同年八月己酉日,上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庙号度宗,葬于永绍陵。
  
  宋理宗赵昀无足道哉,而他认的这个弱智儿子赵禥,就更是碌碌不足道了!
  
  大宋有他们这样的皇帝,想不亡国,真是难矣!
  
  不过,赵禥是幸福的,因为他弱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担忧!
  
  他上台后,所面对的形势,一是元朝强大,时刻威胁南宋;二是权臣势大,祸乱国家。
  
  在这样的形势下,别说一个弱智,就是天纵奇才,也棘手万分!
  
  如果南宋有运气的话,会出一名英明的君主,他在面对这样的形势下,对元朝,尽最大努力去和议,然后腾开手,把权臣处理,让国家稳定,百姓生活好起来,再选将练兵,随时对付元朝的进攻!
  
  可惜,南宋气运已尽,亡国,成了很快的宿命了!
  
  赵禥是弱智,所以,他从不担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连大臣奏章都懒得批,整日里沉迷酒色。评选宋朝幸福的皇帝,赵禥,应该算是很幸福的皇帝。
  
  王夫之说他:“呜呼!迹其为君,盖周赧、晋惠之流,得死牖闲,犹为幸矣。”
  
  也就是说,赵禥是有运气的,因为他像周赧王、晋惠帝一样,本该惨死的,结果病死,没有当上亡国之君,真是幸运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