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617赫赫战功的徐达
  徐达跟着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后,接着要灭的是:张士诚。
  张士诚自公元1353年起兵高邮以来,不断骚扰朱元璋的势力范围。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六月,张士诚占领常州,挟江东叛将陈保二以水师攻镇江。
  
  陈保二是常州奔牛镇人,他聚众乡里,以黄帕包头,被称为“黄包军”。
  
  徐达攻克镇江时,陈保二投降,但不久就被张士诚胁迫,率舟师助攻镇江。
  
  徐达在龙潭大败陈保二,并进围常州。
  
  九月,张士诚遣将来援,气势锋锐不可挡。
  
  徐达乃于距城十八里的地方设伏兵、骑兵各一支,自己则亲率军队与张士诚军正面交锋。
  
  开战后不久,徐达部将王均用率骑兵从侧面冲入敌阵,张士诚军队大乱,掉头而逃,又被伏兵截杀,死伤无数。
  
  十一月,张士诚不甘失败,诱吴新附军七千人为内应,将徐达围于牛塘。
  
  徐达立即派人突围,命副帅常遇春与廖永安、胡大海等驰援牛塘,内外夹击,大破张士诚军。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三月,常州守将吕珍趁夜逃走,常州被攻下。
  
  朱元璋设长春枢密院,以徐达佥枢密院事。
  
  徐达率军攻宜兴,命前锋赵德胜攻常熟,设伏兵擒张士诚弟张士德。
  
  宜兴城池虽小,但易守难攻,并且西接太湖口,粮道畅通,无后顾之忧,所以徐达久攻不下。
  
  十月,派部将丁德兴分兵扼太湖口,宜兴粮道被断,城中军心动摇,不久即克。
  
  十一月,徐达回戍应天。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春,刘福通被元兵击败,拥韩林儿退至安丰。
  
  这时,张士诚接受元政府的招安,并派部将吕珍围攻安丰。
  
  三月,徐达奉命驰援,大败吕珍,救出韩林儿,并乘胜进攻庐州,元将左君弼守之,三个月没攻克,于是撤围而去。
  
  吕珍杀死刘福通后,张士诚以为有功于元政府,遂索求王爵,元政府没有答应,张士诚便自称吴王。
  
  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军事攻势是分三步走:一是先取淮东,翦除其羽翼,攻克淮河水域的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宿州、安丰诸县,逼迫张士诚的势力收缩到长江以南;二是扫荡浙西,切断其肘臂,形成合围平江的态势,攻克湖州、嘉兴、杭州等城镇;三是最后合围平江,消灭张士诚。
  
  为了迅速稳妥地解决张士诚,朱元璋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大将徐达。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春正月,李善长、徐达等人奉朱元璋为吴王,拜徐达为中书省左相国。
  
  七月,再次攻打庐州,左君弼败走,获其妻子儿女送到建康。
  
  八月,张士诚逼死元浙江丞相达识帖木儿,势力大张。
  
  其势力范围南至绍兴,北有通州、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县、濠州、泗州、济宁等州,西面在宜兴、常州、江阴一线与朱元璋相接。
  
  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月,徐达被任命为总兵官,与常遇春一起,率兵攻取淮东。
  
  徐达挥兵北上,很快攻取泰州、高邮、淮安等地,并在徐州击退元军主力的进攻,俘斩元兵万余人。仅半年时间,淮东诸地悉被攻克,张士诚的势力已被压至江南浙两地区。
  
  朱元璋进攻张士诚的第一步计划,基本实现。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二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
  
  张士诚以平江为中心,以湖州、杭州为其羽翼,抗拒徐达、常遇春的进攻。
  
  徐达认为,湖、杭两州系张士诚的左右臂,左右臂被斩断,平江唾手可得,遂向朱元璋建议先攻湖、杭。
  
  湖州守军兵分三路来拒徐达,徐达亦分兵三路战,并派骁将王国定断敌归路。敌力战不支,退入城中固守。
  
  此时,张士诚派吕珍等率兵六万来援,兵屯旧馆,牵制徐达。
  
  徐达认为,敌羽翼未除又生羽翼,如不除掉援兵,湖、杭二州亦难攻克。于是,决定暂停攻城,先派兵夜袭敌援兵营地,切断吕珍军粮道。
  
  旧馆援兵因粮饷不继,降者甚众。旧馆被拔除,湖、杭二州不久亦相继攻克。
  
  张士诚的左右臂被砍断,平江已成为孤城。
  
  徐达统率大军进逼平江。
  
  他屯兵于葑门外,其余常遇春、郭兴、华云龙诸将分段屯驻,修筑长围。又架设起三层的大木塔,居高临下监视城中动静,名为“敌楼”,其上设置有弓弩火铳,又用“襄阳炮”,日夜轰击城中。
  
  九月,平江城中粮尽,军民以枯草老鼠为食。
  
  张士诚身陷绝境,但仍不投降。
  
  徐达下令全军强攻破城,城下战鼓擂动,火炮齐鸣,二十万大军杀声震天,将士人人奋勇争先。
  
  徐达督军首先攻破葑门,常遇春攻破闾门水寨,直逼城下。
  
  张士诚令枢密唐杰上城督战拒敌。
  
  唐杰抵挡不住,绞械投降。
  
  参政谢节、潘元绍是在城门扎营,此时看到大势已去,也相继投降。
  
  将及黄昏时分,张士诚军全线崩溃。
  
  徐达指挥全军从四面八方架起云梯,蚁附登城,冲入城内,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
  
  在暮色苍茫中,平江城中的喊杀声已经微弱。
  
  降将李伯升奉徐达之命,前去劝谕张士诚。
  
  他匆匆进入宫来,张士诚已悬梁自缢。
  
  李伯升忙让随从赶忙将其解救下来,幸亏气息未绝,许久才缓过气来,但张士诚却闭目不语。
  
  徐达闻报,命将张士诚押送应天,听候朱元璋处理。
  
  最后,张士诚还是在看守之地自缢而亡。
  
  徐达在灭张士诚战争中,可谓居功至伟!
  
  接下来,徐达要灭的是:元朝!
  
  公元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进行北伐。在北伐檄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元顺帝此时信任喇嘛僧,沉迷于天魔舞与声色欢娱之中。
  
  十一月初,徐达军至下邳,命张兴祖率一部军先由徐州北上,攻取济宁和东平。
  
  这时,王宣、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并往莒州募兵,企图阻止张兴祖北上。徐达立即进兵沂州,王宣被杀,王信逃往山西。附近峄州、曹州、海州、沭阳、日照、赣榆、沂水等地元军闻风而降。
  
  徐达在沂州稍事停留,命韩政扼守黄河,自率大军进攻益都。
  
  十一月底,元益都守将普颜不花力战不敌,遂克益都。
  
  徐达乘胜攻取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地。元乐安、长山、新城等地皆相继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