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738李自成势如破竹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0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的势力越来越大,队伍越来越多人,很快就攻克了洛阳,抓到了肥胖的福王朱常洵。
  这个朱常洵,就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的儿子。万历皇帝为了他,导致争国本事件争了几十年,最后,把最富裕的洛阳封给了他。
  
  到了崇祯帝时,朱常洵的地位尊贵,朝廷尊之以礼。
  
  朱常洵终日闭阁酌饮醇酒,所爱唯有妇女、歌舞,对外界的乱象漠不关心。
  
  崇祯末期,长江以北起义不断,河南也遭大旱、蝗灾,人们互相残食,已是末日之象,世间都说先帝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洛阳富于皇宫。
  
  经过洛阳的援兵喧嚷道:“王府有金钱百万,却让我们饿著肚子死于贼手。”
  
  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正住在洛阳,听说之后很害怕,便将其中利害关系告知朱常洵,而朱常洵并未放在心上。
  
  他这种只顾自己享福的行为,很快就会得到报应。
  
  崇祯十三年冬,李自成接连攻陷永宁、宜阳。
  
  第二年正月,参政王胤昌率军警戒防备,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也各自引兵而至。
  
  朱常洵这才清醒了些,知道闯贼来了,可不是好玩的,当下将三将召入宫中,摆酒设宴,倍加礼待。
  
  数日之后,李军大至,攻城。
  
  平时吝啬的朱常洵,忙拿出千金招募勇士,缒城而出,手持长矛冲入敌营,李军才稍微退却。
  
  夜半时分,王绍禹的亲军从城上招呼贼军,互相谈笑,挥刀杀死防守城墙的士兵,焚烧城楼,打开北门引贼入城。
  
  朱常洵听闻消息,忙从城墙上用绳子逃出,藏匿于西郊迎恩寺中。
  
  第二天,李军跟踪而至将其捉拿,朱常洵也当场被杀。
  
  福王的王妃邹氏及世子朱由崧逃往怀庆。
  
  这个朱由崧,我们后面会详细会说,因为,建立南明政权的,正是这个朱由崧。
  
  李自成军火烧福王宫,大火持续三日不绝。
  
  他们又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与将士们共享。
  
  李自成没收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大赈饥民。
  
  朱常洵,平时累积那么多钱财,可以说,是在为李自成守财而已。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正月,李自成攻下承天,被举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三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
  
  同月,李自成杀了与他合军的农民领袖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贺一龙,从而大权独揽。
  
  四月,杀叛将袁时中。
  
  五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
  
  八月,朱由检一再催促孙传庭去收拾李自成。
  
  孙传庭当下在西安关帝庙誓师,统率总兵白广恩、高杰、牛成虎等部十万众东出潼关,同时檄调各路人马夹攻李自成。
  
  新
  李自成得知陕西官军出关的消息,亲统大军北上河南迎敌。由于河南境内赤地千里,缺少粮草,李自成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把主力部队部署在郏县以南的地区,把后勤问题留给长途跋涉的官军。
  
  民军放弃了潼关到郏县的广阔地带,孙传庭的陕西官军一路上得以“势如破竹”,八月上旬占领洛阳,九月八日攻战汝州,民军督尉四天王李养纯投降。
  
  李养纯的投降后向官军泄露秘密,给民军带来很大损失,他报告说:民军的老营在唐县,精锐部队在襄城,地方上任职的文武官员屯聚在宝丰。
  
  孙传庭根据这个情报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行动,首先攻破宝丰,斩伪州牧陈可新等,然后挥师唐县,将安置在那里的民军家属斩杀殆尽。
  
  九月十四日,官军和民军主力在郏县进行激战,民军战败逃跑,官军紧追不舍,果毅将军谢君友被俘杀,李自成本人也差点被擒。
  
  之后,农民军逃入襄城,官军也尾随而至。
  
  面对危局,一些民军将士产生的投降的念头。
  
  这时大雨整整下了七天,城外露舍的官军苦不堪言,由于道路泥泞,官军的粮车难以移动,官军的后勤出现问题。
  
  官军希望破郏县获取给养,但是郏县早己坐吃山空,破城后只得到一些骡马,很快就被士兵们分食殆尽。
  
  这时李自成派大将刘宗敏率一万名骑兵从小路抄到官军后方,切断官军的粮道,为了麻痹官军,李自成用大牌写下战书,约定日期同官军决战,以此牵拌官军。
  
  士兵们有雨淋没饭吃,情绪开始浮躁起来,孙传庭无奈之下,只好决定回师迎粮,他命令河南总兵陈永福留守军营,自己统率嫡系陕西官军分路回师打通粮道。
  
  陈永福部下士兵看到陕西官军走了,自己却被留下来忍饥挨饿充当替死鬼,都愤愤不平,也都跟在陕西官军后面撤退,陈永福无法控制局面,官军队伍大乱,民军乘机发起进攻,官军全线崩溃。
  
  官军逃到南阳才缓过神来,调头迎战民军,双方展开大战。
  
  民军战阵共有五重,第一重是饥民,第二重是步兵,第三重是骑兵,第四重是精锐骑兵,第五重是家属。
  
  官军攻破了民军前三重战阵,与第四重战阵的精骑相持不下,鏖战中,白广恩部火车营招架不住,率先溃败。
  
  火车营的溃败引发连锁反应,骑兵也招架不住逃跑,战场形势瞬间发生巨变,由双方互相厮杀变为一方追杀另一方。
  
  民军倾巢而出,穷追不舍,一日一夜追杀四百余里,官军死亡四万余人,损失兵器辎重数十万。
  
  此役,大明仅有的“一副家当”损失殆尽,成了待宰的羔羊,民军的战略问题也迎刃而解,扩大战果,乘势夺取关中。
  
  郏县战役是决定明朝命运的战略决战,明军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最后还是失败,这意味着,明朝再也无力抵挡农民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