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徐州枭雄 > 第177章战巴郡徐庶用计
  江州城头之上,关羽和徐庶看着杀向垫江的陶军,脸上充满着担忧和无奈。
  他们只有一万兵马,根本不可能拦截,也不可能去伏击。
  
  而且陶军就是大张旗鼓的去攻打垫江,根本就不担心他们会拦截或者伏击,陶军是希望他们出城的。
  
  “军师,如果孙策魏延真的是攻打垫江,倒也不足为惧,可如果他们偷袭安汉……”关羽又微微闭上了眼睛。
  
  面对这种情况,不要说是张飞了,就是他都感到无计可施,关键是没有兵马呀!
  
  如果他麾下再能多出一万兵马,那他完全有信心守住整个巴郡。
  
  现在,他只能确保江州城不失。
  
  军师倒是有一条妙计,但也是一个破釜沉舟的险计。
  
  若是成了,不但能够守住巴郡,还能够挫敌锐气,使此战立于不败之地。
  
  可若是不成……
  
  后果真的不能想。
  
  “孙策魏延攻打垫江,只是疑兵之计,真正的目的肯定是声东击西,我们能够想到,贾诩、张辽、周瑜、鲁肃等人不可能想不到!”徐庶望着远处,缓缓说道。
  
  “我以为军师之计,可以用之!”
  
  关羽说这几个字的时候,眼睛睁开了,望着垫江的方向。
  
  关羽深思熟虑之后,觉得除了徐庶之计,再没有好办法可用。
  
  但徐庶没有说话,眉头紧锁。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点了点头。
  
  孙策、周瑜、魏延率领两万兵马,一直冲到了垫江城外,没有安营扎寨,只是列了一个阵型,魏延、周瑜坐镇阵中,孙策率领三千兵士,来到城下,讨敌叫骂。
  
  城中的张飞早就做好了准备,顶盔掼甲,豹眼圆睁,左手按著佩剑剑柄,右手握著丈八蛇矛,满身杀气,站在城头。
  
  “张飞,江东孙策在此,可敢与我一战!”孙策骑在马上,用手中霸王枪对着城头遥遥一指,大声喝问。
  
  看着城下的孙策,张飞握了握手中的丈八蛇矛枪,战意盎然。
  
  自从汜水关大战吕布之后,张飞还没有遇到能够让他痛快一战的对手。
  
  汉中的那些将领,最强的杨任,也最多能和他打十个回合。
  
  江东孙策,的确有些威名,而且他看的出,对方虽然年龄小,也是一员悍将。
  
  但是他清楚,此时守城非常重要,自己的兵马太少,唯一的优势就是城池,绝不能放弃。
  
  大哥走的时候可是把巴郡托给了他和二哥,千万不能鲁莽。
  
  在张飞看来,这巴郡就是大哥刘备的。
  
  “孙策,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本将军不屑与你大战,还是回去吧。现在退兵,本将军既往不咎,否则惹恼了本将军,杀你个片甲不留!”
  
  “张飞鼠辈,如此贪生怕死,原来只是浪得虚名,可有胆出城一战!”张飞的话激怒了孙策,他在城下大骂。
  
  但是城头的张飞就是不下来,而且还离开了。
  
  其实他并没有离开城头,只是不想看到孙策,骂的他很难受啊!他真怕忍不住冲出去,这才躲着。
  
  看到张飞不出城,孙策率军开始攻城,但城头上的兵士早已做好了准备,乱箭齐发,加上滚木雷石,陶军伤亡了几百兵士,只好鸣金收兵,安营扎寨。
  
  新
  在垫江城外共扎了两处大营,分别由魏延和孙策坐镇。
  
  傍晚时分,张飞看到城外大营已经安静下来,知道晚上陶军不可能攻城,于是下了城头,到城下军营中休息。
  
  这时,一名军司马走进帅帐。
  
  “将军,城外送来一封箭信!”
  
  “箭信?”张飞有些意外,难道说是孙策想要劝降他,还是……
  
  带着疑惑,张飞打开了箭信,发现原来是军师派人送来的。
  
  “率军出城……然后……”
  
  信的内容不多,但是交代的事情不少,张飞感觉头有点闷。
  
  虽然他领兵打仗已经十几年,大小战斗数十次,并非有勇无谋,可对于这封信的内容却还难以理解,甚至觉得,这简直有点像敌人的阴谋诡计。
  
  不过他能够确定,这是军师的笔迹,绝不会错。
  
  张飞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听刘备的话,而刘备在去成都的时候,将巴郡的兵士交给了徐庶,一切都要听徐庶的。
  
  因此,张飞尽管不理解,但依旧言听计从。
  
  陶应和郭嘉回到了南郡。
  
  六大发明的宣传以及新书的发行,让陶应威望又提升了很多,而被陛下封为吴侯,又让陶应的地位更高了。
  
  大汉的列侯,县侯就是最高级别了。
  
  陶谦的溧阳侯,那是从讨黄巾开始,屡立战功,才被陛下封。
  
  而且和陶谦同时征战沙沙场的将领那么多,有谁又能封县侯呢?
  
  因此,在这个时代,一旦能封一个县侯,那是几代人的荣耀。
  
  这一次封县侯的三人中,陶应是最年轻的。
  
  更重要的是,陶家父子二人都被封为了县侯。
  
  这种荣耀,大汉少有,当然,也只有乱世会出现。
  
  徐州在庆贺,丹阳在庆贺,九江在庆贺,那南郡不能不庆贺啊!
  
  在陶应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大将军府就已经是张灯结彩了。
  
  陶应的后宫自然是越来越大,不过后宫之主没有增加,还是以前的妻妾。
  
  现在他已经有五个儿子,四个女儿了。
  
  儿女多了,家道肯定兴旺,更重要的是,麾下的文武官员也都放心了,长子陶昌,次子陶晟,年纪小小便展现出了不同于普通小孩的聪明睿智,再加上良好的教育氛围,不要说旁人认为,将来都是大才,绝对会出人头地,就连陶应也是这样想的。
  
  南郡的官员,在太守崔钧的带领下,从城外将陶应迎回了大将军府。
  
  看着一个个貌美如花,望眼欲穿的夫人,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儿女,陶应当然不会厚此薄彼,给孩子的爱,无论儿女,无论嫡庶,陶应都会公平的给他们。
  
  在这个时代,在他这样的世家大族,兄弟姐妹之间经常会有一些无法调和的矛盾,大的甚至会演变成手足相残。
  
  陶应知道,以自己的能力要改变很难,但他依然要努力去做,让家庭充满更多的爱。
  
  为了做到这一点,陶应除了给所有的儿女公平的爱之外,还要给所有的夫人几乎相同的爱,让自己多劳累一些,让宫斗少一些,尽可能做到雨露均沾。
  
  晚上忙碌,白天也没有时间好好休息,巴郡之战,对陶应来说也非常重要,他刚到了书房,郭嘉便拿着几封情报匆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