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徐州枭雄 > 第117章诸葛玄论势教子
  陈到接过徐盛递过来的情报,很快浏览了一遍,然后递给了陈群,陈群看完之后递给了萧建,三人都点了点头。
  
  徐盛有些纳闷,这个情报应该非常重要,开阳现在已经有六万曹军了,可是将军和参军似乎一点都不着急,也不惊奇。
  
  “将军,参军,难道你们已经想到了……”
  
  “文向,乐进陈宫率领兵马到了开阳之后,连续攻城三天,难道他看不出,这样做,只是白白的折损兵士吗?即使现在,他的六万兵马真的能够攻破开阳城吗?”陈到问道。
  
  “我明白了,他们是想要我们出兵,然后……”徐盛稍稍想了想,“然后伏击我们,或者趁虚攻占莒县!”
  
  “不错,这就是他们的目的,一旦莒县失守,或者我们受到了伏击,开阳的糜芳将军一定会出城,到那时整个战局都会被动!”陈群说。
  
  对这员小将徐盛,现在连陈群都很满意。
  
  他本就是莒县人,因为有些名气,萧建便提拔成为都尉,展现出了一定的练兵、统兵才能,陈到率军来了之后,萧建便举荐给了陈到,现在做了陈到的副将,才能得到更大的展现。
  
  陈群可以肯定,经过磨练,假以时日,徐盛一定可以成为良将。
  
  主公麾下果真人才济济,而且,有很多青年才俊,陶军后继有人。
  
  “将军、参军,那我们一直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吗?”徐盛问。
  
  “至少现在不能动,陈宫的计谋不会如此简单,我们必须要完全弄清楚,否则容易中计!文向,你多派出斥候,密切打探曹军的消息,包括泰山!”陈群说。
  
  “诺!”
  
  琅琊,阳都,诸葛府。
  
  在以前历史的同一时期,这里本已荒芜,诸葛一家搬到了荆州避难。
  
  但由于陶应的出现,徐州没有波及战火,更没有发生曹操屠城,诸葛府依旧是人丁兴旺。
  
  书房之中,家主诸葛玄正在给三个侄儿授课。
  
  兄长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他病死之后,三个儿子年幼,当时诸葛瑾十五岁,诸葛亮才八岁,最小的诸葛均只有五岁。
  
  于是诸葛玄辞官回乡,抚养几个侄子。
  
  如今,诸葛瑾已经成年,诸葛亮也十四岁了。
  
  三个侄子都表现出了不错的才华,这让诸葛玄很满意。
  
  如今乱世,虽然徐州还很繁华,但诸葛家与所有的世家一样,也将面临抉择,因此,诸葛玄在教授侄子的时候,经常会说到天下大势。
  
  以前是和诸葛瑾谈论,现在诸葛亮也经常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子瑜、孔明,开阳之战,你们认为结果会如何?”
  
  琅琊突遭战火,不过诸葛玄并不慌张,如今平东将军陶应实力雄厚,他相信徐州不会有问题。
  
  “叔父,乐进陈宫最终会无功而返!”诸葛瑾的语气非常坚定,“糜芳虽无大才,可是开阳是一座坚城,又有吴敦尹礼二人协助,守住没有问题,而且莒县陈到也有一万兵马,随时可增援!”
  
  “孔明,你有何见解?”诸葛玄并没有评论,问诸葛亮。
  
  “兄长所言合理,开阳很难被攻破,但我以为,此战关键之处,还在于莒县!”诸葛亮说道。
  
  “莒县并无曹军呀!”诸葛瑾有些意外。
  
  “正因为莒县没有曹军,陈到的兵马才最难测,驰援开阳,断曹军粮道,甚至是攻打泰山,皆有可能,因此我以为,莒县才是关键!”
  
  听完两个侄子这番话之后,诸葛玄都比较满意。
  
  诸葛瑾能够正确的判断出两军的优缺点,不为大军围城所动,有良将之姿。
  
  而诸葛亮的大局观更好一些,能够把目光看向战场之外,这可就是统帅之姿了。
  
  兄长有如此麒麟儿,足矣,这也是诸葛家之幸啊!
  
  “你们俩所言都有道理,然而一场大战的胜负,还不仅仅取决于兵士的多少,将领的智勇,粮草的充足,援军的远近,还有其他很多原因!”诸葛玄面带微笑,看了看诸葛亮和诸葛瑾,以及在一旁埋头看书的诸葛均,“你们可知,此战为何会打起来?”
  
  “平东将军出兵庐江,兖州牧曹操看到徐州空虚,感到有机可乘,故而出兵!”诸葛瑾说。
  
  “不错,此战并非孤立的,他与庐江之战是分不开的,如果庐江很快打完,那么乐进陈宫会立刻撤兵,如果庐江僵持,这一战还很复杂,胜负的取决就如孔明所说,莒县的陈到将成为关键!”
  
  “叔父,曹军的一系列行为,包括吕虔率军增援,其实都是为了引诱陈到出兵,叔父以为,陈到会出兵吗?”诸葛亮问。
  
  “平东将军能让陈到驻守莒县,其必然是有勇有谋,孔明能够看透,相信陈到也能够看透!”诸葛玄停了停,“不过陈宫之计并非这么简单,而陈到的参军陈群也非泛泛之辈,他们可谓是棋逢对手,到底谁能技高一筹,此时还无法判断!”
  
  诸葛亮和诸葛瑾听了这番话之后,也都点了点头。
  
  “只是不知,平东将军此时在何处?”
  
  “孔明,平东将军不是在庐江吗?”诸葛瑾听了诸葛亮的话之后,反问道。
  
  “不!”诸葛亮摇了摇头,“我以为平东将军并不在庐江,庐江和开阳一样,也只是攻城之战,只需一将领即可,正如叔父所说,此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平东将军又怎么可能一直待在庐江呢?”
  
  “孔明所言有理!”诸葛玄笑着点了点头,他对诸葛亮是越来越满意了。
  
  “叔父以为,这乱世,何人能够平定?几时可平定?”诸葛亮又问。
  
  “昔日王莽乱朝纲,光武兴兵于南阳,仅三五年,便拨乱反正,中兴大汉。如今董卓乱政,却是天下诸侯并起,平东将军陶应在南,冀州牧袁绍在北,他们二人实力都非常强大,可是要平定天下,却绝非易事。”诸葛玄站了起来,他的书房中还有一张简易的大汉地图,诸葛玄看了看,“就算平东将军击败了袁术和刘表,可是益州刘璋,在其父刘焉这些年的经营之下,也非常强大。而北方除了公孙瓒之外,还有兖州牧曹操。长安李傕郭汜,西凉马腾韩遂,也都有一定的实力,想要平定天下,何其难也,也非三年五载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