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缓缓流逝,
  
  
  一年的时间在眨眼间过去。
  
  
  这一年的时间,苏云好似忘记了远大的理想,忘记了想要读书识字,并没有做出什大动作。
  
  
  他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在村努力给各个村民做事,哪个村民家有事,他都会不求报酬主动帮忙,热情周到。
  
  
  哪家有困难,那哪家就有苏云,不管是脏活累活,他都可以干,并且干活麻利,做事稳重。
  
  
  做到了“说苏云,苏云就到”,他这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彻底成为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要有人给他一口饭吃,他就肯仗义帮忙,敢干苦活,外人都得评价一声“知道报恩的好孩子”。
  
  
  勤快热心,知恩图报,成为苏云明面上的标签,不管是哪个村民对他都有好感。
  
  
  只要说到苏云的名字,袁家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挨家挨户刷面熟,苏云可谓把存在感拉满了。
  
  
  不止如此,苏云也充分展现出他聪明机敏,脑子灵活,善于思考等特性。
  
  
  村红白喜事,需要算术还有计算的地方,他都能把账目处理得十分完好,还发明出了算盘这种器具,教会村民使用。
  
  
  面对各种突发事件,他都能够拿出好的主意,不像一个十岁小孩,简直比那些大人都稳重,学什都快,做什都快。
  
  
  很多事情,别人都云雾,苏云却看一眼就能学会,几乎没有他不能学不能做的事情,把聪明才智展露到了极点。
  
  
  相比于那些木讷、不善言辞的同龄山村少年,苏云天马行空,才思敏捷,做什事情都有主见,使得他鹤立鸡群,无比亮眼。
  
  
  如此下来,聪明智慧,知恩图报,热情有礼貌,这是袁家岭很多人对苏云的映象。
  
  
  一年之后,苏云抬头看天,突然喃喃自语道:“也该是时候了……”
  
  
  这一天,苏云早早的干完了手的活计,穿上家最新的一套衣服,又带了一些亲自栽种的果蔬当做礼物,缓缓敲响一位族老的房门。
  
  
  这位族老德高望重,名叫袁大山。
  
  
  袁大山可不一般,早年间当过士兵,离开过袁家岭,走南闯北,见识过广阔的天地。
  
  
  相比于其他村民,袁大山的脑子很灵活,是一个明事理的聪明人,敢做敢拼,重感情。
  
  
  也就是年老了,袁大山才回到袁家岭定居,凭借着他这些年的经历,以及长年累月下来的威信,包括很高的辈分,袁家岭谁都得卖他一个面子。
  
  
  可以说,只要能够说服他,就相当于说服了袁家岭一半的人。
  
  
  “吱呀”一声,面前的房门大开,一个面容苍老,头发皆白的老人拄著拐杖从中走出,此人正是袁大山。
  
  
  袁大山笑道:“哦?袁凯小子啊,快点进来坐坐。”
  
  
  苏云跟着袁大山走进屋子,把果蔬放在一旁说道:“袁伯伯,这是我给你的礼物。”
  
  
  袁大山见状一愣,脸上露出慈祥笑容说道:“先坐先坐。”
  
  
  “你这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八成有事需要我帮忙对吧,都是自家人,你直说便是,袁伯伯一定努力帮你……”
  
  
  苏云正襟危坐,见袁大山都这样说了,于是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道:“袁伯伯,我想读书!”
  
  
  “读…读书?!”
  
  
  袁大山听后,嗓音都高了三分,脸上露出错愕的表情,他有些不可思议的盯着面前的少年。
  
  
  他怎也想不到,在袁家岭这种穷乡僻壤,四周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方圆好几地都找不到一个书生的情况下,一个没有离开过小山村小孩究竟是怎想到读书这件事的。
  
  
  “不行!”
  
  
  袁大山下意识的拒绝。
  
  
  他本身没有多少积蓄,根本没钱送人读书。
  
  
  如果面前这人不是懂事的苏云,而且换成其他的孩子,他早就挥舞拐杖赶人了。
  
  
  这种要求,太没有礼貌了。
  
  
  苏云听后,顿时装作沮丧的表情,低着头不说话,一副委屈巴巴的表情。
  
  
  袁大山惊讶之后,很快冷静下来,有些疑惑少年怎会生出这种想法,疑惑的问道:“你为什想要读书?”
  
  
  苏云抬起头,当即用真诚的表情回答道:“我听过路的行脚商说,县城那些读书人可以科举当官,只要当官了,哪怕每天不干活,也有数不尽的钱财还有粮食。”
  
  
  “我们袁家岭的叔叔婶婶,每天那辛苦,没有一天是清闲的,但是却都吃不饱饭,每天都要饿肚子。”
  
  
  “我不想看着大家一直那苦…”
  
  
  “我想,只要我读书当官,以后就能让咱们村的所有人都吃饱饭,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劳作!”
  
  
  说到最后,少年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甚至都握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