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狼刺之帝国崛起 > 第五百二十二章镇北狼烟
  亲人团聚的喜悦没有维持多久,当翟赢把神山圣湖已经被秦人占据,犬戎已经被驱逐出祖宗之地的消息亲口对各部首领说出后,那些跟随翟赢一路向北的嫡系们一个个一言不发。
  嚓
  一位首领的腰刀一寸寸的从刀鞘中拔出,这位首领的眼里满是泪水但眼仁已经红了。
  
  嚓,嚓,擦
  一把把弯刀一寸寸的从刀鞘中拔出,一匹匹战马打着响鼻不停地晃着脑袋,前蹄不断地敲击地面。战马和主人是心意相通的,战马是可以感受到主人心中的杀气的。
  
  呼啦啦啦,一股迅猛的风吹过,黑色金狼大纛被疾风吹得完全展开,随着战旗急速的飘摆旗面上那只张牙舞爪的金狼犹如活了一般也仿佛发出了嚎叫。
  
  翟虹和乌岂买一左一右死死抓住了翟赢的手臂,翟赢先是看了一眼乌岂买,只一眼就让乌岂买不由自主的松开了手。翟赢转过头来看着翟虹,然后把翟虹的手从自己的胳膊上拿开。
  
  翟虹:“阿赢,你不能,你不能和秦人开战,不能啊!现在不是时候,听阿姐的话我们一起回朔方。”
  
  翟赢:“阿姐,以前是你保护我,现在换我保护你了。我的民夫交给你指挥,让姐夫调集精锐跟着我,就一万人吧。姐夫,你有吗?”
  
  乌岂买红著脸说:“多了没有,两个万人队还是有的。”
  
  翟赢:“只要一万就行,剩下的留在朔方城保护我姐和粮草物资。”
  
  翟虹焦急地喊到:“阿赢,姐姐不是不让你报这个仇,是时机不对。你现在发起攻势的确能夺回温都儿山,但是温都儿山的守将是蒙放,他和赢来亲的和兄弟一样。秦军彪悍勇武不接到命令宁肯战死也不会后退半步,你夺回温都儿山损失会很大,而且赢来定不会善罢甘休。他离得近调集大军很方便,而你的补给线太远太长了,姐姐和姐夫刚刚恢复了一点实力,自己用的勉强够根本无法支持你的十几万人马所需。一场胜败并不成决定什么,若是成为拉锯战,咱们真的消耗不起呀,阿赢!”
  
  翟赢:“我都知道,请阿姐放心,翟赢知道该做什么。”
  
  说完之后翟赢抬起右手,刹那之间八万大军立刻变阵翟赢的三万精锐居中,各部五万骑兵分居两翼。
  
  呜嘟嘟嘟
  上百只牛角号同时吹响,翟赢调转马头朝向温都儿山的方向,随后右手缓缓向前一挥,八万大军如同乌云遮日,又像海水涨潮一般同时向前开进。而身穿金色铠甲的翟赢走在最前面,在他金盔顶端有用洁白的牦牛尾制成的盔缨随风舞动,白色的盔缨和翟赢雪白的披风一起就像一面小型的战旗一样为大军指引方向。
  
  在他身后是举著苏勒德的体型彪悍的掌旗官,在掌旗官两侧是一字排开的扛着出鞘的弯刀的各部首领。他们穿的是镶嵌著青铜甲片半身铠甲,他们的盔缨也是用牦牛尾制成,只不过颜色是黑的,包括他们的披风也是黑色的。
  
  紧随其后的一排排翟赢的三万秦军个个身披铠甲,头上的盔缨全部都是黑色的,他们没有披风除了百夫长以上的军官普通士兵的铠甲上是不镶嵌青铜甲片的。
  
  不论是中原诸侯的军队还是戎狄骑兵,皮甲都是最基本的防护装备。皮甲的好处是比同体积的金属铠甲轻便,近战搏杀的时候对刀剑的劈、削、横剌的防御效果很好,但缺点就是在弓箭和弩箭面前脆弱得像一层纸。但是皮甲的最突出的优势在于相比较金属铠甲而言,皮甲很便宜可以大量装备普通士卒,当前这个时代即便是像齐国那样富庶的大国也做不到让普通一兵都穿上金属铠甲。翟赢的三万亲军能够人人披甲在戎狄之中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乌岂买安慰翟虹:“别怕,我会劝阻翟赢的。”
  
  翟虹:“你应定要阻止他,这一仗不能打。”
  
  乌岂买抱着翟虹说:“我知道,我知道还不是时候,你放心吧。”
  
  温都儿山代表的是犬戎发祥之地,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首都,同时也代表着一大片疆域,当大秦灭了犬戎攻占温都儿山之后这里就成了大秦驻军的指挥中枢所在地。按照老规矩每占一地于要害处筑城和堡为屏障以确保对新占土地的控制,于是一座把温都儿山包围在内的城池拔地而起,这座新城被蒙义此名为“镇北”,而蒙放就成了镇北城的第一任守将。
  
  这个守将按照现代的职务来说相当于一个军区司令,由于镇北城刚刚修筑完毕,大秦朝廷还没派来城守等文职官员,于是蒙放成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小军阀。好在这里除了军队之外,秦人很少很少,对待被迫归顺的犬戎部众也无须客气,老实的就按照规矩办给他一片牧场让他继续放牧,只要到时候把应该上缴的牛羊马按时按量交足就好。
  
  
  对以那些不老实的,秦军也不客气,直接人道毁灭了事。这个时期的大秦可不像后来的朝代那样以儒家思想治国以黄老之道修身,这个时代的不仅是秦国,所有的诸侯国都如狼似虎,这也就是到了战国时期,孔夫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理念异常艰辛的真正原因所在。
  
  试想一下,在春秋和战国时代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统治者所思所想无一不是今天我拿下这里,明天必须拿下那里,谁有心思听别人在耳边磨叨什么做人要厚道,要做到忠、孝、仁、义理、智、信。要坐到仁义要施仁政,要突出一个仁、核心一个仁、重点一个仁。要做到和谐、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吧啦吧啦,这样做才是个合格的国君。
  
  然而翻遍春秋战国史册满眼全是父子相残,兄弟反目,夫妻劈腿,同宗互怼的场面,正好似羊毛掉进乱麻堆怎一个乱字了得。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想要说动诸侯一儒家思想治国,那不就是让诸侯打自己的脸嘛,那谁还听你的呢。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些先哲们用他们那超越时代的脑袋为后世子孙留下的宝贵的财富,秦国算是依法治国的典范,所以战国末期才有秦法严苛之说。这么严厉的法律约束下,秦人在国内绝对乖的跟小猫咪似的,但是只要加入军队上了战场,而且还是出了秦国作战那情况是嘿嘿嘿了。想想也是在国内被压抑了那么久,总得发泄一下不是,所以说严刑峻法也是保持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居高不下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新占之地,秦军镇压不服从的部众甚至举族皆灭的情况很常见,不这样做根本稳定不下来,不这样做将来文官来了都没法开展工作了。
  
  所以秦军上下深刻理解了蒙义提出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指示精神,严格贯彻落实了蒙义制定的对不服者必须实施杀光、烧光、抢光的具体要求,于是镇北城所辖区域内太平了。
  
  蒙放的守将府并没有设在温都儿山的最高处,而是放在半山腰和城墙的高度基本持平,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指挥。若是把守将府放在山顶,一旦有事蒙放和众将就得从山顶上跑下来那多耽误事呀。
  
  还有一点就是,温都儿山山上山下死的人太多了,到现在还没清理干净,有时候只有闻到臭味之后才能找到那些死尸。再说温都儿山还是历代犬戎大狼主的埋骨之地,由于是密葬谁也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不过蒙放选定的守将府地址恰好就在犬戎历代大狼主的秘密墓地上,结果是一锹下去挖出一堆土豪,那金银珠宝得用车来装。蒙放还算聪明,没大白天的干这事而是晚上偷偷进行,把财宝收齐顺便把犬戎先祖们迁到了城外找了处风水不错的地方安葬了。这风水不错的地方是蒙放自己随手一指的,风水不错四个字也是蒙放说的,至于事实是啥样那就很不好说了。
  
  等到镇北城城墙修好开始修筑城内官署军营的时候,奇异的事件频频发生,白天还好一到了晚上山上山下阴风测测鬼哭狼嚎,搞得大秦的精兵猛将们夜不能寐。无奈之下蒙放只得上奏蒙义要求派几个神棍儿来驱鬼,蒙义答复我大秦将士血勇之躯何惧鬼魅,在山顶上修个大宝剑就成。于是蒙放在温都儿山顶上筑起了一座高大结实的瞭望台,这个瞭望台整个都是用石头堆砌的,在晴天的时候周围百里之内的情况一览无余。最奇怪的是瞭望台已落成镇北城内所有的奇异事件立刻销声匿迹,蒙放大喜过望将这座瞭望台命名为镇妖台。
  
  其实镇妖台的真正作用是传递警报的烽火台,整个镇北城的防御体系是以镇北城为中心每隔三十里修筑一个屯兵用的坞堡,每座坞堡根据大小驻扎一屯(五十人)或一百(百人),再小一点的驻扎一伍(五人)或一什(十人)。这样的近百座坞堡就组成了一条连绵千里的防线,而每座坞堡都在最高处设烟燧台也就是小型烽火台,当镇妖台的烽火点燃之后,两侧的坞堡内的烟燧台随之依次点燃烽火这就把警报迅速传递出去。
  
  此时在镇妖台上,一位秦军校尉站在最高处看着北方,当他发现在距离镇北城大约七八十里的草原上出现大块的黑斑之后,经验丰富的校尉就知道有大敌来犯。从这么高的镇妖台上看那么远的地方就算是千人规模的部队也只有针尖那么大一点,如今这么打一块黑斑在大地上移动这得多少人马啊。
  
  校尉大吼一声:“敲钟、点狼烟,敌军十万来犯!”
  
  当当当当,急促的钟声响起,镇妖台上巨大的三根白色烟柱直冲云霄,镇北城两侧的坞堡也依次腾起了狼烟。
  
  嘟嘟嘟嘟,咚咚咚咚咚,号声和战鼓声先后响起,秦军将士们迅速集结,蒙放快步走上城头,这时候因为地势的关系他还看不见敌人的踪迹。蒙放抬头看看山顶上的镇妖台,随后大声下令:“全军出城,于城前三十里处列阵,陷阵车先行组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