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第303章认命的汪广洋,再出击的杨宪
  杨宪?
  
  朱标一愣,完全没想到苏璟会提到这么一个人。
  
  主要是在他的印象里,杨宪的存在感是真的不强。
  
  虽然是中书省的官吏,但朱标的身边围绕的都是些国公大臣,一般的级别,老朱根本不会安排到朱标的身边。
  
  说的直白点,杨宪的级别还不够被朱标重视。
  
  所以,当苏璟说出杨宪这个名字的时候,他非常的意外。
  
  汪广洋和胡惟庸,是朱元璋内心属意的大明左丞相继位人选,这朝堂上下文武百官都知道。
  
  但杨宪,朱标没想到,他也可以肯定,其他人想不到。
  
  “苏师,现在杨宪是中书右丞,虽然也是要职,但不太可能成为大明左丞相吧?”
  
  朱标朝着苏璟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中书右丞到大明左丞相,还是一个此前存在感不算太高的官员。
  
  朱标依然没能理解。
  
  苏璟淡淡道:“如果他不能当最好,但如果他当上,肯定是一个无比错误的事情。”
  
  对于杨宪在当上大明左丞相之前的事情,苏璟知道的还真不多。
  
  杨宪当上大明宰相,历史记录上,他也就在这个位置上呆了很短的时间,好像只有一个月不到。
  
  但就是这么短短的时间,他可是干了不少‘惊世骇俗’的大事。
  
  各种罢免旧臣,任用亲信,俨然把中书省当成了自家的后院,连老朱的面子都不顾。
  
  这也让杨宪彻底的在大明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学生明白了。”
  
  朱标朝着苏璟认真点头道,已然把这件事记在心里了。
  
  尽管他并不认为杨宪有可能成为中书左丞相,但他依旧决定要把这件事告诉朱元璋。
  
  提个醒也是好的。
  
  苏璟的话,原因不重要,执行最重要。
  
  “行了,我们还是去宝源局吧,早点把小型火炮造出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苏璟淡淡道。
  
  大明的朝政,他也只是随口提了几句。
  
  历史的变化,对于复杂的朝局来说,必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就好像一切都提前了一年一般。
  
  “好的,苏师。”
  
  朱标点点头,说道:“不过这一次之后,大明马上就会成立火器局了,到时候火器的制造就只在火器局之中,可以更快更好的生产研发新的火器了。”
  
  “火器局?刚搞出来的?”
  
  苏璟微微一愣,问道。
  
  朱标回答道:“严格来说,还没有搞,只是有了这个方针,由学生负责,很快就会建立起来了,到时候可能还要麻烦苏师。”
  
  大明火器第一人苏璟在这,新的火器局的建立,肯定是不能绕过他的。
  
  “行,到时候我一定参与!”
  
  苏璟立刻答应了下来。
  
  对于大明的效率,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这种效率不是建设的速度,那是行政的效率。
  
  老朱在做这些事情上,真可以说的上是雷厉风行,丝毫不拖泥带水。
  
  封建王朝的皇帝制度,倒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多谢苏师。”
  
  朱标立刻感谢道。
  
  ……
  
  另一边。
  
  汪广洋动用了一点大明左丞相的权力,也是成功的找到了苏璟相关的消息。
  
  别看汪广洋平日里都是一番懈怠的样子,但怎么也是大明右丞相,不至于一点能力没有。
  
  这会又是代着左丞相的职能,找个苏璟的消息还是能办到的。
  
  “原来在这。”
  
  汪广洋看着交上来的折子,微微有些诧异。
  
  苏璟这位无比神秘的仁远伯,竟然就在金陵城内,离皇宫还非常的近。
  
  但就是这样,苏璟还是没有在大明文武百官面前正式亮相过。
  
  有问题!
  
  汪广洋懒政是一回事,但他的脑子不傻。
  
  之前杨宪和他提起苏璟的时候,他已经是留了个心眼了,官场上,小心驶得万年船。
  
  苏璟这么重量级的人物,都被朱元璋特封的仁远伯了,明明住的离皇宫这么近,却偏偏一次也没入过宫。
  
  朱元璋肯定是有意而为之的!
  
  但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谁都能看出来,老朱对苏璟是寄予厚望,应该是要往朝堂重臣的方向发展。
  
  但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苏璟还是这么神神秘秘的。
  
  其中的缘由,似乎是怎么理由也解释不了啊。
  
  怎么办?
  
  这仁远伯的封爵,要不要发个诏令给苏璟?
  
  汪广洋现在十分的迟疑,这件事到底要不要办,他是真的拿不准!
  
  “右丞相大人,陛下召见!”
  
  此刻,太监的传唤声响起。
  
  朱元璋的召见!
  
  汪广洋整个人都是一怔,立刻便动身进宫,他很紧张。
  
  因为刘炳的弹劾,他已经听说了,准确的说,应该是侍御史刘炳并没有任何的掩饰,很是直接的递上了弹劾汪广洋的奏折。
  
  作为一个想要当御史中丞的侍御史,刘炳深知自己一定要表现的足够不畏强权才行。
  
  畏畏缩缩偷偷摸摸肯定是不可以的。
  
  而随着刘炳折子上去,百官之间也有了议论,加上汪广洋最近这个右丞相做的的确一般,汪广洋那是真的很担心。
  
  很快,汪广洋就来到了奉先殿内。
  
  “臣参见陛下!”
  
  汪广洋朝着朱元璋跪下行礼,低着头不敢言语。
  
  朱元璋板着脸,看着汪广洋,单看表情也看不出什么来。
  
  不过,作为跟随朱元璋许久的老臣,汪广洋知道这样的朱元璋正是最恐怖的朱元璋。
  
  “汪广洋,起来说话。”
  
  朱元璋淡淡道。
  
  汪广洋战战兢兢的起身道:“谢陛下。”
  
  朱元璋看了一眼汪广洋说道:“广洋,你看起来有些紧张,朕可是什么都还没说呢。”
  
  “臣该死,望陛下恕罪!”
  
  汪广洋立刻又跪了下来,那叫一个声泪俱下。
  
  朱元璋面色一冷道:“恕罪?你想让朕恕什么罪?”
  
  汪广洋当即说道:“臣近日疏于对老母亲的供养,没有尽到为人子该尽的本分,臣错了,还望陛下恕罪!”
  
  汪广洋能想到的理由便是这个了,跟随朱元璋这么多年,他也知道老朱对孝顺这件事很看重。
  
  “广洋,我记得你家中老母已经年近八旬,伱怎么有脸在这和朕求恕罪?”
  
  朱元璋看向汪广洋,冷冷的说道。
  
  汪广洋直接在地上开始磕头道:“陛下,臣真的知道错了,臣之后一定细心奉养老母。”
  
  要说对于权力,汪广洋这人不算特别的夸张。
  
  但让他丢掉现在拥有的一切,这属实也是有些难度的。
  
  况且,和朱元璋认错,那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广洋,你起来说话。”
  
  朱元璋淡淡的声音再度响起,直接让磕头的汪广洋有些懵。
  
  这又是哪一出?
  
  自己的态度不够诚恳吗?
  
  接下来不是应该训斥自己几句么,怎么又让自己站起来了。
  
  “臣有愧,臣还是跪着吧。”
  
  汪广洋没有起身,依旧保持着的跪地的姿态。
  
  “朕让你起来,你听不懂吗?”
  
  朱元璋猛地看向汪广洋,声音都变得有些恐怖。
  
  汪广洋一个激灵,迅速的站起身,整个人都是颤抖的。
  
  他的脑子里不断的思索着各种可能性,为什么朱元璋会如此的暴怒?
  
  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奉养老母亲?
  
  不应该啊!
  
  即便这些日子自己疏于照看,但家中的下人肯定是好好照顾着的。
  
  无非就是自己见老母亲的次数太少了,没有在跟前一直照顾而已。
  
  朱元璋可以愤怒,但如此愤怒是不是有些不太对劲了。
  
  “汪广洋,看来你还是没明白啊!”
  
  朱元璋盯着汪广洋,冷冷的问道。
  
  汪广洋处于懵逼的状态,根本不知道朱元璋的意思是什么。
  
  “陛下,还请明言,臣到底错在何处?”
  
  短暂的宕机之后,汪广洋直接看向了朱元璋说道。
  
  死也要死的明白点,这就是汪广洋的想法。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汪广洋,你最近是不是在调查一个人。”
  
  嗯?
  
  调查一个人?
  
  汪广洋有点懵,但转瞬间他就想明白了。
  
  “仁远伯!”
  
  汪广洋回答道。
  
  朱元璋冷冷道:“你还知道,汪广洋,你跟着我的时间也不短了,苏璟能不能查,你真的一点也不清楚吗?”
  
  老朱喜欢聪明人,有些转不过来弯的他就很讨厌。
  
  汪广洋先是不孝顺老母亲,接着又没有眼见力的调查苏璟。
  
  这连续的两件事,直接让朱元璋的怒火无法抑制,也坚定了朱元璋要将汪广洋贬职的决心。
  
  竟然是苏璟!
  
  汪广洋脑子嗡嗡响,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和自己调查苏璟有关。
  
  但仔细想想,这也是正常的。
  
  虽然朱元璋从来都没有明说过,但这么长时间苏璟一直保持着神秘的状态,这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自己查苏璟的时候,也没注意遮掩什么,就是很直接的调查。
  
  这样的调查,朱元璋知道的肯定很快!
  
  杨宪害我!
  
  汪广洋在心中忍不住怒骂一声,但他并没有将杨宪说出来。
  
  因为根本没有证据,杨宪也没有透露苏璟任何的消息,一切都是他自己查的。
  
  当时的杨宪就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情况,所以才能十分小心的没有沾上关系。
  
  现在指认杨宪,只会让朱元璋觉得自己根本就是在胡乱攀咬。
  
  汪广洋知道,现在的自己虽然惹恼了朱元璋,但应该还是罪不至死的。
  
  老老实实的认错才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臣知错,请陛下责罚!”
  
  汪广洋直接跪下低头认错,什么都没有辩解,老老实实的接受惩罚。
  
  朱元璋看了看汪广洋,沉默片刻之后说道:“你回乡吧,带着你的老母亲,好好奉养。”
  
  直接打回家乡,什么中书右丞相的职位自然也是被清除了。
  
  这一波,等于是摘干净了。
  
  虽然不是死罪,但也是相当严重的责罚了。
  
  而且一旦远离的京城,那就代表远离了权力中心,想要被朱元璋再想起来启用那就困难许多了。
  
  “臣领旨!”
  
  汪广洋没有任何的异议,直接领旨了。
  
  回家总比被杀头来的好。
  
  现在的汪广洋算是明白了,自己就是被杨宪给设计了。
  
  偏偏他还不能去指责杨宪什么,说多了到时候杨宪再来点污蔑,自己只会更加的倒霉。
  
  说到底还是自己办事不利,奉养老母不利,又没有点警惕心。
  
  落得这个下场,也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汪广洋在这一点上,还是比较实在的。
  
  中书右丞相被罢黜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大明朝堂上下,好家伙,这左丞相李善长因病暂时来不了,而右丞相汪广洋被罢黜。
  
  中书省等于直接瘫痪了。
  
  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而在杨宪这边,他依旧没有打算放过汪广洋,上次朱元璋对于汪广洋懒政的宽容程度,实在是让杨宪羡慕嫉妒恨。
  
  这要是过段时间,兴许老朱又想起汪广洋来了。
  
  所以,他再度找到了侍御史刘炳。
  
  “刘大人,恭喜恭喜!”
  
  杨宪朝着刘炳恭贺道。
  
  刘炳立刻摆手道:“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而已,杨大人何必如此。”
  
  话是这么说,但刘炳的脸上还是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这汪广洋被罢黜,对于他这个弹劾的侍御史来说,简直是一桩大都不能大的业绩。
  
  小小侍御史,硬刚中书右丞相还赢了。
  
  这大明朝堂上,百官对于刘炳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只是关注者多了许多。
  
  杨宪说道:“刘大人,这汪广洋是被罢黜右丞相之位,但陛下也只是让他回乡而已,这日后怕是还有回来的可能。你看……”
  
  话说一半,杨宪便停住了。
  
  刘炳眉头一蹙,当即明白了杨宪的意思。
  
  现在刘炳的弹劾是成功的让汪广洋从右丞相之位上撤了下来, 但以后呢?
  
  汪广洋可不是什么庶民,他也是伯爵!
  
  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朱元璋就想起他了,再动用也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刘炳这位弹劾他的人,是不是会成为汪广洋首当其中要报复的对象呢?
  
  “杨大人的意思是,斩草要除根!”
  
  刘炳看着杨宪,脸上露出了一抹凶狠之色。
  
  这里除根肯定不可能是杀了汪广洋,好歹也是伯爵,要是被人杀了,朱元璋肯定是会一查到底的。
  
  就是让汪广洋回不来朝堂而已。
  
  杨宪笑道:“刘大人明白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