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四十一章看尽桃李又何妨
  整理了自身收获之后,周铁衣看向沉默寡言的阿二,“你积累得怎样了?有把握降服一滴负屃精血内的意志吗?”
  
  
  武道七品种灵,有个不大不小的难关。
  
  
  精血蕴含原主的精神意志,若是不能够以自己的武道意志降服,就会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到时候不仅没有办法蜕变自身,还会损耗根基。
  
  
  阿二冷峻的脸上罕见露出一丝激动,抱拳说道,“这几日军阵演练下来,大有进步。”
  
  
  “嗯,也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了,你跟着我去母亲那一趟。”
  
  
  前两日周母的大丫鬟春鹃就来通知自己,说为自己找到了一滴负屃精血。
  
  
  周铁衣没有立刻通知阿二,想着通过军阵之法,让阿二多积累一分总归是好事,反正就二三日的差别。
  
  
  通知了母亲的守一院,自己今天要去用餐,让他们多准备点肉食。
  
  
  酉时左右,周铁衣来到守一院,见桌上摆着三副碗筷,以为大哥也要过来用膳,原本没有在意,不过等母亲从书房带出一位女冠,他神色露出几分探究。
  
  
  “这位是我的师侄妙玉,你要的那滴精血还是她给带下山的,还不谢谢人家。”
  
  
  “师侄?”
  
  
  周铁衣诧异地问道。
  
  
  师侄不应该都是男的吗?
  
  
  周母皱眉说道,“怎这没有礼数?”
  
  
  周铁衣连忙告罪,谢过了妙玉。
  
  
  妙玉对着周母笑道,“我等世外之人,本来就甚少在意礼数。”
  
  
  随后她又转头看向周铁衣,“倒是二公子当日半首诗贴合大道真意,比今日这呆木的样子有趣多了。”
  
  
  “什诗?”
  
  
  周母好奇地问道。
  
  
  妙玉将当日自己在麒麟阁前吟了半首道诗“望月楼山中客,不惹人间桃李花”。
  
  
  周铁衣又回了半首“古来多少问道客,桃李依旧笑迎春”之事说了出来。
  
  
  周母眼中先是错愕,随后复杂,最后笑道,“他这半首倒是不如你那半首妙,我等求道之人,百代相传,就算今人不见大道,也有后人见得大道。”
  
  
  “师叔所言极是。”
  
  
  谈笑一番后,三人落座用餐。
  
  
  妙玉和周母都吃得慢条斯理,倒是委屈了周铁衣,不能够大快朵颐,他筷子稍微伸得长一点,都被周母瞪了一眼。
  
  
  周铁衣心委屈,平常吃饭,也没有见你这讲规矩啊。
  
  
  无奈之下,周铁衣只能够将小半目光落在妙玉身上,所谓秀色可以加餐,连嘴的素菜都多了肉味。
  
  
  这位母亲的师侄初看时不觉得有多惊艳,眉眼虽如画,但不施粉黛,顶多秀外慧中,比不得妖女琯琯惊艳。
  
  
  但是言谈举止结合下来,就像是山涧清泉,干净清冽得不像人间物,倒是别有一番物趣。
  
  
  周铁衣,你在想什呢?
  
  
  别人还要修大道呢!
  
  
  虽然周铁衣自认为自己是色狼,但坏别人成道机缘的事他可不干。
  
  
  安静到诡异地用完餐,周母领着两人到正堂用茶,期间叫来阿二看了一眼,确定阿二能够承受负屃精血之后,周母才将装有精血的盒子递给周铁衣,再由周铁衣赏赐给阿二。
  
  
  阿二对周铁衣抱拳道谢,周铁衣笑道,“你这两日就静心调理,准备冲击七品,若还有什需要,给我说。”
  
  
  阿二又道谢了一番,等阿二退下后,周母才对周铁衣说道,“我听下人们说,你最近练功很勤奋。”
  
  
  何止是勤奋,这半月来,周铁衣不仅没有去花街柳巷瞎晃,甚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如果不是中间还去找外面养的那歌姬一次,周母都要怀疑自己儿子是不是佛门大能转世,觉醒宿慧了。
  
  
  周铁衣早就准备好了说词,“以前一直想练武,没有机会,现在机会到手,自然不能轻易放手。”
  
  
  周母听闻此言,又想到自己大儿子周铁戈也算是半个武痴,周铁衣性格像哥哥也自然,只能够怪自己这些年压制周铁衣学儒了。
  
  
  叹息一声,周母说道,“倒是不怪你,是我这些年没想通,平白让你蹉跎了光阴。”
  
  
  “不敢怪罪母亲,只不过我确实不是个读书的料。”
  
  
  周母点了点头,“不过欲速则不达,莫要伤著身子了。”
  
  
  她之所以在意这件事,是因为药房那说周铁衣这几天领了大量的外伤药,今日看了看,裸露的手臂处,已经伤到了皮肉。
  
  
  思考了片刻,周母吩咐大丫鬟春鹃,“你去我丹房,将玉枕下的经书拿来。”
  
  
  片刻之后,春鹃拿来一尺长的岭南老梧桐雕刻木盒,周母示意春鹃将木盒递给周铁衣。
  
  
  周铁衣好奇地打开木盒。
  
  
  面整齐地放着五卷书轴。
  
  
  周铁衣拿起其中一卷书轴,立马知道珍贵。
  
  
  整个书卷是以五色云锦织成。
  
  
  这五色云锦乃是圣旨专用,唯一少部分例外,也只是年节的时候,圣上赏给儒释道三家,用来祭祀道尊,佛陀,儒圣所用。
  
  
  “母亲,你不会想我现在就转修道法吧?”
  
  
  “打开就知道了。”
  
  
  周铁衣缓缓打开第一卷道经,华贵的五色云纹上,开篇写着《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天君宝诰》,随后是介于帝王与天君之间的人物画像。
  
  
  画中人物身着青衣,配十二章,头戴帝冕,貌似青年,手持青木杖,环绕着青帝的乃是一团团扭曲变化如游龙的文字。
  
  
  初略看去,周铁衣觉得这文字忽然变作繁花,忽然变作古树,各有意趣。
  
  
  他继续展开,好奇之色变成了懵逼。
  
  
  因为上面不仅有大量的道家密语丹书,还有从龙章演变而来的凤纹,好像都在无声嘲笑他的文化水平。
  
  
  周铁衣也没有继续打开剩下四卷,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好像看不太懂。”
  
  
  “不学无术!”
  
  
  周母训斥了一句。
  
  
  周铁衣一脸懵逼,您刚刚还不怪我呢。
  
  
  周母转头看向妙玉,“他这些年连我们道家丹书都认不全,真是我教导无方,你素来聪慧,不如你教教他。”
  
  
  妙玉在周铁衣打开第一卷丹书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什了。
  
  
  她连忙起身道,“此乃道门绝顶秘法,我岂敢窥视。”
  
  
  周母笑了笑,“无妨,当初天师在玄都山开罗天大醮,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道门后起之秀,我这也是承了天师的法旨。”
  
  
  “玄都山罗天大醮?”
  
  
  周铁衣不知道自己手面的道经怎和玄都山罗天大醮沾在一起了。
  
  
  妙玉看了看周铁衣手捧著的丹经,解释道,“道门罗天大醮,每二十多年一次,培养一代道门后起之秀,当初师叔不过十八,以一门自创道法【钓周天六气诀】,力压天下乾道,夺了道门魁首,因此被誉为道门年轻一代最有可能破上三品之人,这卷【五帝宝诰】,就是当初天师赏赐,珍贵异常。”
  
  
  周铁衣看了看母亲,虽然他知道自己母亲很传奇,很厉害,但是周母修行的事在府内是一个禁忌,大家都不愿意提为什当年道门青年第一人居然二十多年没入上三品,所以周铁衣也不了解周母当年具体有多了不起。
  
  
  今日从妙玉口中窥见一二,只觉得,妈,你莫不是拿了主角的剧本?
  
  
  周母毫不在意妙玉提到自己当年之事,笑了笑,“也不算什珍贵的经书,与根本大道无关,就是一门外道秘术之法。”
  
  
  她伸出如二八年华的手掌说道,“我这些年修得一分真意,也就比寻常修道人多看一甲子桃李花开落罢了,你们若是天资足够,多修得几分真意,自然多看几甲子桃李花。”
  
  
  忽然,她也来了雅兴,“若得此寿与天齐,看尽桃李又何妨。”
  
  
  在场三人,都震惊在周母的半首诗的气魄中,一时间没了言语。
  
  
  看到儿子还没有醒悟的样子,周母暗道若不是自己家底厚实,还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说道,“铁衣,妙玉也算是你师姐,若丹经上有不懂的地方,你要多请教。”
  
  
  周铁衣愣神一会儿,对妙玉说道,“还请师姐多教教我。”
  
  
  妙玉闭口不言,看向周铁衣手中经书,叹息点头。
  
  
  虽然下山之时,就已经知道身入劫数,只是没想到这劫数居然来得如此凶猛,直教人乱了方寸,不知道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