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拐走陈圆圆 > 第一百八十五章军工厂
  虽然十艘荷兰商船是买下来了,但双方闹得不欢而散,荷兰人怒气冲冲的便离开了。
  
  郑芝龙也打算告别了。
  
  临走前,唐辰又跟他嘱咐了一下,双方合作的事情。
  
  看着荷兰人的船只渐渐离开海面,唐辰将手重重拍在树上:“荷兰人真是欺人太甚了!”
  
  心中的这股气,一直过了好几日才平息下来。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生命在于运动。
  
  穿越者,在于折腾。
  
  由于唐辰是这样折腾的上司,盛京城里的军工厂不时得拿出新鲜玩意让唐辰参观。
  
  此时盛京的军工厂,下辖研究火枪的、研究火炮的、研究子弹的,研究火药的……
  
  工匠就多达二百余位,其中很多工匠还是唐辰直接从全国各地高薪挖来的经营。https:/
  在唐辰的金钱攻势下,这些优秀的工匠,漂洋过海来到了盛京。
  
  在唐辰好吃好喝的招待下,这些精英们一个个也是挺卖力。
  
  有的研发确实不错,有的却非常坑爹。
  
  就如比现在,某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将一百支火铳的铳杆,并装在一辆倒三轮的车上,一百杆枪管,看着如同后世的金属风暴一般,非常让人震撼。
  
  然而,无比坑爹的是,这种火铳装填非常原始,而且非常复杂,居然还是采取原来的那种从枪管中倒火管,然后捅实,塞入铅子。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等一百杆火铳管装完,半个时辰都过去了。
  
  “王爷,你看,如果把这种铳车一次性排开,数量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百辆,哪怕敌人有千军万马,在这种铳车的火力打击下,肯定有死无生。”
  
  “试试看吧!”唐辰对于这种铳车完全没有感觉。
  
  不出意外,一面靶子放在铳车的前面,结果随着火绳的点燃,铳车开始砰砰砰的响个不停。
  
  确实是如这位仁兄所言,火力稠密,非常壮观,只是相当可惜的是,除了开始几发铳弹还能打在靶子上,后面的都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
  
  唐辰非常失望。
  
  那位仁兄也一脸呆滞,怎么跟他想象的不一样呢?
  
  这位仁兄肯定不知道后座力这回事。
  
  唐辰拿出自己绘画出来的设计图纸,让大家照着去做。
  
  众工匠们都傻了眼,大家面面相觑,这玩意是什么?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唐辰可不管他们怎么看,他只管下达命令:“这是装在战舰上的火炮,尽快做出来!”
  
  想到荷兰人的嚣张,想到荷兰联合舰队威胁,唐辰便迫不及待想收拾那帮殖民者。
  
  荷兰人作为新航海时代的霸王,很多人都被他们打得服气,但唐辰却偏偏不服。
  
  对于霸占了台湾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他不需要郑成功,他决定在辽东建设水师,成军以后,就会主动进攻,收回台湾。
  
  大明的内斗,还会经历十数年才能分出胜负,而占据台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台湾的雨水比较丰富,对于屯田种植水稻非常方便,同时,台湾也可以作为以后的前进基地,率先与欧洲列强们掰掰手腕子。
  
  在舰炮没有取得彻底的突破之前,唐辰也还不打算收拾郑芝龙。
  
  唐辰又开始参观造船厂。
  
  造船厂里,一艘艘船只正在进行紧张的建造。
  
  对于战舰的建造,唐辰倒是很满意的,也没有指手画脚,只是拉着众工匠聊着家常。
  
  首发&:塔>-读小说
  
  “辽东的生活怎么样?还习惯吗?生活中有没有困难,有困难你直接给我说,咱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想办法解决。”
  
  唐辰的话让众造船工匠们感动得稀里哗啦,热泪盈眶。
  
  待他们感动完,唐辰一脸郑重的交待道:“我们辽东水师战舰不如荷兰人,万一打起仗来,那是要吃大亏的,海战与陆战不同,陆战就算条件再艰苦,还有拿刀子拼命的机会,可是在海上,如果没有好船,想拼命都没有机会。”
  
  众人纷纷点头认同。
  
  唐辰见时机差不多,便高声问道:“你们想不想来点有挑战性的任务?”
  
  挑战性?
  
  “王爷是不是想造更好的船?”
  
  唐辰点点头:“我要造的是一种用钢铁制造的大船。”
  
  “钢铁船?”众人一脸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钢铁船岂不是要沉下去?”
  
  在木质战舰称霸海洋的时候,唐辰就需要考虑一下步。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唐辰招了招手,“你们过来看。”
  
  唐辰让人端来一盆水,然后轻轻将一个铁盒放在水面上,铁盒毫无意外,稳稳当当的漂浮在盆里的水上。
  
  唐辰从水盆里拿起贴合,从亲卫那要了一把锤子,将铁盒砸平,这个时候,再将铁片扔在水里,铁片沉入盆底。
  
  “这就是浮力,浮力指物体在流体中,各表面受流体压力的差。”
  
  唐辰一边讲着浮力原理,一边画着图形,介绍浮力的计算公式。
  
  别看他讲得神采飞扬,可惜,工匠们根本就没有听懂。
  
  唐辰非常有耐心,武器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别的不说,仅仅一个大炮的相关技术数据和图纸,撂起来都不少于几十斤了。
  
  有些生产工艺很复杂,不是后期的加工制造工艺,而是前期的金属冶炼工艺,这可不是一般的军工厂就可以做到的。
  
  考虑到这些工匠们的任务本身就够重了,唐辰也不好意思继续去剥削他们,于是另外成立了弹药研究所,专门研究弹药。
  
  弹药的威力也就那样了,很难再有大幅度的提升,在唐辰的重赏之下,也有不怕死的人,变样花样摸索他提出的硝化棉。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在欧洲,不知道多少欧洲人正在极力尝试着制造出更具威力的火药,但一直没有太大的进步,毕竟诺贝尔、居里夫人都还没出生呢。
  
  所以,唐辰这边没有取得成功属于正常,如果成功了,那才意外。
  
  大明的工匠,最大的问题是不识字。
  
  他们的工作经验,全部来自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以及多年的工作经验。
  
  让他们说理论,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但让他们照着做,还可以做得不错。
  
  中国古代并没有建立科研体系,很多创新发明都是民间兴趣者搞出来的,那些爱好者完全是心血来潮,想到什么搞什么,并没有完整的科研计划,更不会去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
  
  最要命的是,大多数跟化学有关的科研成果都派不上用场,没有办法为研究者带来收益,兴头一过,马上被扔到一边,再也无人问津了。
  
  在唐代中国就提炼出了硫酸,但是一千多年过去了,硫酸这一极其重要的东西迟迟没有应用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那些炼丹士只知道怎么样就能炼出硫酸,却不知道硫酸到底能派什么用场,也没有兴趣去研究,很多潜力巨大的东西就这样与中国擦肩而过了。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当然,还有火药。
  
  中国炼丹术士最早提出火药这个原理和现象要在秦朝,只是记录炼丹术文献中的记载,警告千万不可混和一些指定物品,不然就会引起爆炸。
  
  和工匠不同,道士多少都是有文化的,像历史上的著名炼丹专家,他们基本都是儒道兼修。
  
  然而,自从秦朝出现火药,直到唐昭宗天佑元年,火药才用于军事上。
  
  这是一个病态。
  
  唐辰对所有的工匠嘱咐道:“以后,但凡做试验,研究,必须留下文字资料,比如说,记录下来,今天用了什么东西,怎么做的,效果如何……”
  
  许多人哭丧着脸道:“可我们不识字啊,那些徒弟徒孙,也都不识字。”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找些识字的一人来负责查验记载便可以了。
  
  当然,实验文牍属于保密,不得外传,一定要签署保密协议,一旦泄密,将以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