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给咸鱼文女主当庶妹 > 26.第二十六章燕太妃晋江文学城独发……
  不知不觉间门,燕明荞多了不少东西。
  总有东西往这儿拿,平日不知道,这一清点,就显出多来了。
  燕明荞的东西,大多是沈氏和燕国公给的,沈氏总爱给她置办衣裳首饰,沈氏有不少压箱底的五颜六色的宝石,以前给燕明玉打过不少首饰,再加上最近给燕明荞打的,已经用了一半多了。
  燕国公给的都是大件,看起来没首饰衣裳好看,可论贵重,谁的都比不过。
  文房四宝、一支玉笔、一本孤本,银子给过五十两,也算大方了。
  剩下的都是长辈们给的见面礼。
  十一月份宁氏老国公回府,老国公准备了两块好墨和一刀澄心纸,澄心纸名贵,好墨更是不可多得,燕明荞就一直没舍得用。宁氏送的是玉佩,这个挂在沈氏燕明荞怕磕了碰了,就从没戴过。
  当初赏雪宴长公主还送过她玉镯子,伯爵夫人送了支金镯子,不过都是大人戴的,燕明荞现在戴会出溜下去,现在还用不上,所以也收起来了。
  今儿去靖安侯府,凡是燕明荞见到的长辈,都给她了礼物。
  外祖母送了一把古琴,两个舅母一个送了金镶玉璎珞,一个送了小巧的玉佛,用红绳串起来的,正巧能戴。
  几个表兄表姐也送了礼物,是精巧稀奇的小东西,有南洋来的玻璃珠,上了发条会转的小鸟……燕明荞全给放盒子里了。
  今日燕明静回门是没特意准备礼物的,但得知五妹妹养在正院,送了了她一支好看的钗子。
  如今燕明荞的妆匣装了一半首饰,库房里放着用不完的宣纸和墨锭,古琴燕明荞有一把,她自认为琴技一般,所以外祖母送的也让李嬷嬷收在库房了。
  过年收的压岁钱都放到了荷包里,陈小娘那边是没亲人了,但在靖安侯府,燕明荞装了一荷包的金瓜子银豆子回来。
  和去年的感觉不一样,她不仅多了母亲,还多了外祖母外祖父,一大堆亲人。
  燕明荞记性好,记人也不差,去了一趟靖安侯府,人都能认全。
  老夫人喜欢乖巧聪慧的孩子,经过半日多的相处,觉着这外孙女还不错,不过老人家不缺孙女,喜爱之情也就一般。
  但燕明荞已经很高兴了,她原本没外祖母的。
  对燕明荞来说,这些不仅是礼物,还是长辈们的心意,她以前可没得这么多人喜欢过。
  燕明荞屋里管库房的是林香,还管着她的银子,她每月有十两月例,沈氏时不时会给一些,上回燕国公一下给了五十两,沈氏打算让她给宁氏准备礼物,不过没花多少。
  现银有七十两,没什么花用,会越攒越多的。
  在越朝不管世家还是寻常百姓,都会给女儿攒嫁妆,燕明荞现在也开始攒起来了。
  下个月,她还会多一大笔银子,是烤肉铺子的分成。
  烤肉铺子上个月营业到二十七,初五开业,到时候再算上个月的利润,燕明荞估摸着,流水应该有一千多两,利润算五成的话,也有五百多两。
  留一部分做后续周转,分到她和二姐姐手里的,每人有二百两银子。
  在月例银子十两的燕国公府,二百两银子差不多是两年的月例,放以前,要四年的月例。
  燕明荞自然是喜欢钱的,而且,自己赚的,和母亲给的还不一样。
  她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李嬷嬷也没见过,说实话,九月底从梧桐苑人喜欢,二搬到正院,这几个月就像做梦一样。五姑娘得夫人公爷喜欢,又得老夫人喜欢,最主要的是,二姑娘和五姑娘相处得也不错,眼瞅着马上就记作嫡女了。
  虽然夫人没说,但李嬷嬷看,就是这几日的事儿。
  新衣服李嬷嬷拿着去熏香了,香味不是很重,怕别人不喜香料味,李嬷嬷都是拿橘子皮这些烤的。
  首饰戴玉兔子就好,再挑个颜色喜庆的绒花,其他的不必管,自有老夫人在。
  宁氏明日要带着两个孙女进宫,府里的人几乎都知道。
  进宫是好事,一来能见见世面,毕竟很多人这辈子都难进宫一趟,像沈氏有诰命在身,能和燕国公一块参加宴会,其他人,很难窥见天颜。
  二来,先帝在时,燕太妃很得宠,有的是好东西,孟小娘觉着,让燕明玉燕明荞进宫,就是沈氏的主意,就是去拿东西的。
  毕竟太妃无子,那么多的东西不给娘家人,给谁啊。
  只可惜,燕明月去不成,不能进宫,孟小娘就让燕明月在家温书。
  孟小娘没什么事,就坐在窗前绣花样子,一旁燕明芸在背诗,童音清脆,让孟小娘感到欣慰。
  燕明泽昨日就开始看书了,他比二公子燕明烨还小一岁,生辰还小,算下来其实小一岁半呢。
  不过,燕明泽已经是童生了,这回要考秀才,燕明轩是十二岁才考中秀才,若这次燕明泽能考上,怎么也扬眉吐气一番。
  孟小娘记得燕明烨上回童生试就没考中,这次最好也考不上,不过她希望大公子考上,这样燕国公府越来越好,也能帮衬她的子女。燕明烨本来就是个草包,越是草包,公爷才会越看重明泽。
  说到底她有个争气的儿子,有时想想,五姑娘再聪慧又如何,那不还是个姑娘,她能去考状元做官吗,就算再有本事,能有本事到那儿去?
  但儿子就不一样了,等燕明泽考中秀才,再有几年考举人,那也算是国公府的顶梁柱,不比十个燕明荞强。
  孟小娘还打算等些日子,说说上回点心的事儿。
  这几日就让孩子们多看看书,燕国公喜欢学问好的,勤快些没坏处。
  另一头,宁氏带着燕明荞燕明玉坐上了马车,马车一路向东北行,先过玄武门,再过朱雀门,慢悠悠驶了半个多时辰,这才到宫门口。
  皇宫朱墙琉璃瓦,看着威严壮阔,宁氏穿着命妇装,到宫门口就下了马车,她们要走到燕太妃居住的重华殿。
  引路的是个小太监,脸上带着笑模样,是燕太妃身边的人。
  “太妃念老夫人念得紧呢。”
  宁氏微微点了下头,宫规森严,在这儿一举一动都不能出错。
  燕明荞和燕明玉走在后头,虽然好奇皇宫长啥样,但也没左顾右看,而是紧紧跟着祖母的脚步。
  燕明玉从前去过故宫,倒也不太好奇,而今低着头走,觉得皇宫比燕国公府更像一个笼子,还是个金碧辉煌的笼子。
  走了大约两刻钟,绕了六七道门,这才到了重华殿。
  小太监停在宫门口,又有穿粉衣的宫女接引人进去,穿过殿门后的院子,就到了正殿。
  进重华殿的正殿先是一面花鸟屏风,看着虽普通,可识得的却知道是缂丝,价值千金。
  绕过屏风,宁氏带着两个孙女给太妃行礼,行的是规规矩矩的叩拜礼,人一同道:“见过太妃,请太妃娘娘安。”
  说完,上头便传来一道声音,“快起来吧。”
  人站起来,以燕明荞的高度,看见一抹烟紫色旖旎而至,声音柔和,“母亲。”
  燕太妃声音有些哽咽,不过她没哭,高兴的日子哭实在扫兴。
  燕太妃今年十九岁,但看着并不显老,也就二十七八的样子。
  说实话,看着要比沈氏显年轻。
  沈氏生过个孩子,还要操持燕国公府大大小小的事,虽然保养的也不错,但比不上燕太妃在宫中养尊处优。
  她转头看向宁氏身后两个小的,燕明玉去年见过,长高了不少,后面那个……
  燕明荞见燕太妃低头看自己,便喊了声姑母,“我是明荞,家里的五姑娘。”
  宁氏点了点头,“明荞现在住在正院,带过来给你看看。”
  燕太妃仔细瞧了瞧,面前的小姑娘眼神明亮,看着也干干净净。
  她常年礼佛,讲究一个眼缘,眼缘这东西很是奇怪,有时,别人都说好的燕太妃就觉得不好,别人说不好的她反倒觉得好。
  燕太妃弯腰握了握燕明荞的手,道:“路上冷不冷,快进屋坐。”
  宫女为人解了披风,殿内暖和得紧,的那燕明玉燕明荞不敢多说话,坐下便不吭声了。
  
  燕明玉主要怕燕太妃问东问西,她现在最怕的就是出门一趟被问婚事,自从过年,她就受到轮番轰炸。
  好像过年之后她不是十四,而是七老八十了。
  先是沈氏,让她去见刘公子,然后去靖安侯府的时候,外祖母和几个舅母总比开她玩笑,说“明玉都是大姑娘了,出落的越来越好了,不知道最后便宜哪家……”云云。
  燕明玉没想到来这儿之后还要相亲,她倒是也希望那个刘公子是个难得一遇的良人,不然什么时候是个头。
  好在,燕太妃并未问这些,而且,这个姑母和燕明玉想的不太一样。
  燕太妃拿出了些女儿家喜欢玩的布娃娃给燕明荞玩,和宁氏说着说着话突然道:“母亲,染个蔻丹吧,闲着也是闲着。”
  燕明荞其实对布娃娃不太感兴趣,她不知道蔻丹是什么,好奇地动了动耳朵,燕太妃道:“你俩也染一染吧,选个心水的颜色。”
  燕太妃伸出手,指甲是漂亮的橙橘色,而且还是渐变的,光看燕太妃,从头到脚都是好看的。
  本来燕太妃就手指纤长,又洁白如玉,配上这个颜色,当真应了那句手如柔荑。
  燕明玉点了点头,“谢姑母!”
  燕明荞眼睛一亮,“谢姑母!”
  燕太妃:“你呀,落水之后性子反倒活泼些,去年让你染都不染。”
  “明荞这个头发,姑母让人给你新编一个。”燕太妃道,“你们这么年轻,多打扮打扮。”
  宁氏无奈地摇了摇头,燕太妃叫宫女们进来,一边弄一边说闲话。
  不问燕明荞功课如何,反倒问她平日吃什么睡什么,不提婚事而是问燕明玉看什么话本子,还问了问烤肉铺子。
  燕太妃出宫不方便,为了让姑母能吃到好吃的烤肉,姐妹俩愿意让伙计跑远点,给送到宫门口来。
  两个孩子的孝心燕太妃就笑纳了。
  宁氏不经意说起在萧阳老家的事儿,燕太妃未进宫前就住萧阳,说这些事并不奇怪。
  宁氏:“沈家那孩子如今和明荞一块儿跟着傅仲晏读书,功课勉勉强强,没什么进益。”
  燕明玉和沈元景不太熟,但燕明荞能听出来,姑母以前就知道沈元景这个人。
  燕明荞低下头,没有吭声,她喜欢姑母,如果姑母说让她帮沈元景的话,她愿意的。
  燕明荞真的太喜欢手指上的颜色了,好漂亮,不能光收东西不干事儿。
  燕太妃却道:“学不会就别学了,又不指望他做什么。”
  宁氏点了点头,等蔻丹染好,也到中午了。
  人在重华殿吃了一顿饭,又是极其新鲜的菜样。
  燕明荞原以为燕太妃常年礼佛,所以只吃素斋,但桌上每道菜都离不开肉。
  甚至还有一道水晶肘子。
  那个皮就像是一块冻,吃一口颤颤巍巍的,入口即化,满是香味。里面的肉烂而不散,极其入味,稍微用筷子一夹就碎成细丝,若是再用这肉炒碗饭,不知道有多好吃。
  吃过饭,燕太妃让燕明荞燕明玉去偏殿睡一会儿,自己和宁氏说了会子话。
  母女之间门的体己话,燕明玉和燕明荞自知不能听,她们两个在偏殿睡了两刻钟,发现这儿的床铺比燕国公府的还要软。
  燕明荞忍不住道:“姑母就像仙女。”
  燕明玉也道:“还是个吃人间门烟火的仙女。”
  这就是燕明玉想要的生活,嫁人,但不用生孩子,哪怕活到四十岁,还和二十多岁一样。
  两人美滋滋地睡了一觉,临走的时候燕太妃倒是没给什么东西,反而给了两人一张药方子。
  “照着这个方子,会变白些。”
  做蔻丹的方子也给了,燕太妃看两人是真心喜欢这个,以后不能常见面,可以自己做。
  燕明荞有点舍不得回去,走的时候一步回头,出了宫门,她道:“姑母可真好。”
  宁氏却觉得不够圆满,若是女儿有子女,哪怕是个女儿,日后都是倚仗。
  只可惜,自己不对孩子上心,倒是关心别人的孩子。
  回到燕国公府,燕明荞兴致勃勃地沈氏说进宫发生的事儿,“姑母可真好看,母亲你看,还给我染了蔻丹。”
  燕明荞的指甲长的不错,而且手细细长长的,指甲修炼的很圆润。
  如今涂成橙红色,更显着手指细白。
  燕明荞也爱美,打算让李嬷嬷去照着方子抓药,泡澡的时候洗一洗。
  沈氏夸赞道:“是好看,明儿跟母亲去祠堂祭祖,让李嬷嬷给你选件沉稳素净些的衣裳。”
  在越朝,祭祖都是男子的事儿,但燕明荞没细问,反正母亲不会害她,她点了点头,“母亲,那我回去找衣裳啦。”
  燕明荞的衣裳不少,可大多颜色是花花绿绿,穿着好看,可显然不好进祠堂。
  李嬷嬷最后给选了那件上上个月二十六那日铺子开业穿的,白色,带着花样。
  衣服照例给熏香,燕明荞闻着香甜的果香,睡了一个好觉。
  次日一早,请过安后沈氏就让其他人先回了,和燕国公、宁氏、老国公一道进了祠堂。
  燕国公府的祠堂供奉着燕家祖先,不过往前多数几代,燕家就是寒门,直到上一代燕珍进宫,才越发显赫。
  几人先给祠堂牌位上了香,燕明荞有样学样,上过香后,老国公亲自把族谱改了,燕明荞的名字到了沈氏名字的下面。
  沈念安,燕明轩,燕明玉,燕明烨,最后是燕明荞。
  沈氏觉着明荞这两个字挺好听,她希望女儿如荞草一样坚韧。
  改完名字,叩拜祖先,这事儿就算成了。
  从祠堂出来的时候沈氏拉着燕明荞的手,燕明荞感觉有些事变得不一样了,又好像和从前一样,她不由喊了声母亲。
  沈氏:“明荞,怎么了?”
  燕明荞摇了摇头,“没事儿。”
  燕国公对燕明荞道:“以后要孝顺你母亲,明白吗?”
  这句话在燕明荞去正院那天下午,燕国公也对她说过。
  燕明荞点了下头,“女儿明白。”
  她肯定会孝顺母亲的。
  沈氏拉着女儿回正院了。
  把燕明荞记到她名下,对她来说,和从前没什么不一样。
  每日还是到点过来请安,不过初四之后燕明荞很少出门了,就去过一次铺子,还去过一趟长公主府,和嘉元郡主玩了半日,剩下的时间门就在屋里看书。
  离上元节还有七天的时候,燕明荞把傅先生布置的作业看完了。
  看了四本书,有些地方明白了,有些地方还是不懂。
  那晚去寿安堂吃饭,沈元景也在,燕明荞想起在重华殿,姑母提到过沈元景,便道:“祖母,傅先生布置的作业我都看完了,有《论语》、《地理志》、《四方志》,还有一本是《游园惊梦》。”
  燕明荞说的是书名,最后一本是志怪小说,还挺有意思的。
  倘若沈元景真的不会,燕明荞是不会说的,但不是。
  虽然姑母嘴上说学不会就学不会,但……
  燕明荞不了解沈家出了什么事,她愿意帮个小忙,只说名字,别的她实在帮不了。
  燕明荞从未在饭桌上说学堂的事,宁氏愣了愣,“明荞不错,放假也很用功。”
  宁氏看了眼沈元景,沈元景笑了一下,却没说话。
  燕明荞道:“那还不是祖母教的好。”
  宁氏:“祖母这儿还有这书呢,你拿回去看。”
  燕明荞点了点头,赶在上元节她又看完一本,到十五这日她就把书收起来了。
  晚上要去看灯会,二姐姐说一块儿去。
  燕明玉不太想一个人看那位刘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