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带着未来皇后一起逃家 > 第一百九十三章衣冠不整的娃娃将军
  再度来到了琴岛的夏云龙,可不是平白来的。
  
  此刻按照朱慈烽的要求,他珍而重之的,率领一队锦衣卫,保护着《永乐大典》的嘉靖副本一部分前来。
  
  照例到了琴岛是不能直接进城的,只能到商务部小镇的酒店里休息。
  
  令他没想到的是,在这儿居然遇到一个熟人。
  
  “宋大人,怎么是您,好久不见……”
  
  那是个面貌清癯的老者,穿一袭机织布蓝衫,带着个背着行礼的家人。
  
  见到夏云龙也是满脸堆笑的施礼道,
  
  “夏大人,您……您怎么会到琴岛来?”
  
  看到熟人夏云龙立即离开自己的餐桌,上前要请他入座。
  
  “宋大人,请一起座吧,这家店里的红酒烩鸡味道还是不错的!”
  
  没反应过来的那位宋大人惊讶的问道,
  
  “红酒烩鸡?”
  
  这明显是初次到达琴岛商务小镇的人才会有的反应,因这这儿酒店里的菜单。
  
  几乎就是个册子,里面什么西板牙菜、河兰菜、葡淘牙菜包括国内各大菜系皆全。
  
  “即是此新鲜菜肴,那老朽宋应星便叼扰了!”
  
  “呵呵,哪里谈得上叨扰,宋大人肯赏光,便是他琴岛昭勇将军的光彩!”
  
  听着夏云龙大言不惭的话话,此刻辞官在家的宋应星不由大大吃惊。
  
  “宋大人有所不知,此琴岛书院读书的,不似咱们外间读得四书五经,却读的是您编著的《天工开物》!”
  
  看着宋应星脸上那吃惊的神色,夏云龙心里得以极大满足。
  
  像他这样知道点琴岛内情的人,最喜欢看外人被琴岛所为,雷得外焦里嫩的模样。
  
  “他们,不读圣贤书的么?”
  
  “他们也教圣人言,只是挑着教的,被称为公德课!”
  
  听到公德二字,宋应星大为不解,不明白为何在达大明土地上,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地方。
  
  事实上不能否认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糟粕。
  
  多数是几千年封建统治时产生的,官僚文化的余毒。
  
  譬如师生、裙带关系的影响,何止影响了科技的诞生与发展。
  
  简直是造成社会畸形发展,社会不公的最大毒瘤!
  
  对此夏云当然解释不了,对宋应星满脸的懵逼,他只好道,
  
  “嘿嘿,宋大人我也说不明白,不若您见了那个昭勇将军,自己和他谈便是!”
  
  “进琴岛城?我不是听说……”
  
  看到宋应星为难的模样,夏云龙知道他是被外间无数的好东西,外间无数的传言带到琴岛城。
  
  但天下生活最舒适的地方,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
  
  比如戏子再有名也进不去,比如再有钱的富人,到了琴岛也得按规矩办。
  
  至于什么燕云十六州总瓢把子,又或者扬州盐枭首之类的玩意,懂事的话就该离的越远越好,
  
  到了琴岛还要摆出一付大爷的势头,那肯定得被活劈了。
  
  不过夏云龙猜,仿佛写出《天工开物》这样书籍的宋应星,应该入得了自己徒弟的法眼。
  
  他理解不了朱慈烽,不过此刻大明,哪一城、哪一地比得上琴岛的发展。
  
  “别人不行,您当然能进。下官还肯定,您要是去那昭勇将军还得倒屣相迎!”
  
  固然朱慈烽给旧式人物定下的规矩是,不招揽、不欢迎、去留自便老子还不待见的三不原则。
  
  但这一次他自己得食言而肥!
  
  好在如同宋应星这样,能写出《天工开物》的大明旧式读书人,在旧式文人中当属绝无仅有的,值得他破例的人。
  
  当带着被“琴岛狼兵”接手的,部分《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的夏云龙,出现在琴岛将军厅的时候。
  
  从卧室里窜出来的朱慈烽,的确是光着脚的
  只不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玩什么倒屣相迎实在那感觉违和了些。
  
  “宋大人、宋大人,学生这厢有礼了!”
  
  看了眼年轻的朱慈烽,宋应星不禁为他的衣冠不整皱了下眉,
  
  “这位……这位公子,老朽宋应星和锦衣卫镇抚使夏大人,拜见你……你父,昭勇将军!”
  
  一时懵哔的朱慈烽不解的看了下夏云龙,瞥到他强忍着笑的模样。
  
  不禁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
  
  “呵呵,这个……在下……嘿嘿,在下便是昭勇将军本尊是也!”
  
  此言一出倒是宋应星不禁大吃一惊,要知道昭勇将军的官职可是鲁州都指挥使同知,国家的从二品大员。
  
  什么时候大明的官员这么不值钱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娃娃,都可以当这么大的官。
  
  不过官场上,要讲的是上下尊卑。
  
  回首看到夏云龙肯定的笑容上,宋应星多了几分惶恐,
  
  “大人恕罪,请恕下官老眼错花,错认了大人!”
  
  心中大志的朱慈烽,哪里会因为宋应星认错人而怪罪他。
  
  要知道在琴岛城,不能得罪的不是官员,也不是做生意挣了钱的有钱人。
  
  在琴岛最不能得罪的是学者,尤其是“琴岛科学院”的院士们。
  
  这样的人“社死”两年,头顶戴的高帽上,会大大书一个“蠢”字。
  
  如果按照琴岛科学院院长施罗宝评价会说,
  
  “琴岛正在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天堂,将军大人,我时常会担心您把学者们宠坏了……”
  
  对此朱慈烽的回答就一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不尊重老子的第一生产力,老子也用不着尊重他!”
  
  眼前这位宋应星,看样子应该不会做科学实验。
  
  不过毕竟他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
  
  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一向直来直去,快言快语的朱慈烽向着宋应星继续施礼道,
  
  “宋大人来的正好,在下正想编一部《大明百科全书》,一直想找宋大人来当这个主编,只是一直不曾得闲……”
  
  看着徒弟的模样,夏云龙知道这份“大礼”的确送到了相上。
  
  只是宋应星的回答,却令朱慈烽极为失望。
  
  “昭勇将军,在下……老朽愧不敢当,只是年纪实在已经是风烛残年,还望大人……”
  
  对于这种被朱慈烽称为“矫情”反应,并没有惹恼朱慈烽,只是要夏芷嫣带他去见施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