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带着未来皇后一起逃家 > 第一百一十六章可雇、可买,可偷、可骗、可抢
  一个急性子的人,一向想到便开始做。
  
  这样的人有个缺点,往往缺乏计划。
  
  这样的人有个优点,从来就不是一个缺乏进取心的人。
  
  随着与南洋有关利益各方商定,首先就是来自琴岛城的大批货船。
  
  它们高大的三桅上,被风鼓起的白帆,看的等它们的人心情激荡。
  
  “大木哥哥,兄弟便要去高熊港。以后你我兄弟身处东宁府两端……”
  
  此刻的郑森穿着“琴岛狼兵”的军装常服,他的肩章表明,是个“海狼”的新兵。
  
  “肇基,按将军大人所说,海外商务才是重中之重,我们不过是给你们保驾护航!”
  
  看着那些载重千吨的商船,郑肇基按下心中激动。
  
  四处瞅瞅没见什么碍眼的人,问郑森,
  
  “大木哥哥,我郑家真的要臣服……”
  
  听他这样问,郑森如何不知道他的想法。
  
  如何不知道表面平静的郑家,此刻暗流汹涌。
  
  即有老兄弟们的不甘寂寞,亦是有年轻一代对那娃娃将军多感不服。
  
  深深的看了眼兄弟,郑森重重拍在他肩头,
  
  “天下唯有德都居之,所以唯静观耳!”
  
  于是郑肇基不再多说,领着郑家商务口的人,前往东宁府高熊建立商港。
  
  自此大明往南洋或者更远处的商务运输,一体由“大明远洋航运”负责。
  
  外洋人、外洋货,都只能到达东宁府高熊港口岸。
  
  对大明内部运输,由林师富管理的“琴岛快运”的车船负责,沿海及内陆运输。
  
  不过同时郑肇基向所有船长传达了朱慈烽的命令,测量航线,于各地买书,雇佣匠人。
  
  特别注明,关于宗教类书籍一概不要。
  
  只要关于技艺、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以及“琴岛科学院”开列的书单。
  
  这些都出自“琴岛将军厅”的“天罗地网”计划。
  
  那个计划涉及古书、孤本,各种类匠人学者,甚至包括年轻美貌的女郎。
  
  可雇、可买,可偷、可骗、可抢,唯只不可给他人、他国留下。
  
  至于他人、他国不肯,东宁府极龙港正建设的,就是给他们准备的“大礼”
  搭了条货船,郑森带着郑家第一批人手到达。
  
  这里是灵山卫大明东洋舰队母港,他们这些新水兵,将在这儿接受新式的训练。
  
  出人意料的是,这里有不少葡淘牙、西板牙、河兰的舰长、水手充当教官。
  
  还有一本薄薄的,来自朱慈烽的《海军设想》的书籍,里面提到舰空配合、狼群战术甚至还有一些来自未来的条令。
  
  反正只要是想起来的,就直接塞进去,由着海军自己去研判。
  
  眼下“东洋舰队”配备“琴岛级快速巡洋舰”十五艘,航母四艘分为两个分舰队。
  
  即负责为远航波斯湾的商船队提供护航,也负责东部洋面的剿匪之责。
  
  “海狼”所及之处,所有海寇尽剿之。
  
  六月中旬带着朱慈烽带着,在东宁府收获的银子与匠人回向琴岛城。
  
  他打算在琴岛城海峡对面建立黄岛城,同时将琴岛城中的工业尽数搬向那儿。
  
  至于琴岛,会以从小学到大堂的“琴岛书院”以及即将成立的“琴岛科学院”为主。
  
  同时建立诸如军校、技校、医校等等专科学校。
  
  在未来琴岛城不再是一个工业、商业繁华的城市,而是培养出这个世界高端人才的地方。
  
  京城,半个月时间,朱慈烽又给父亲崇祯带来了惊喜。
  
  “皇上,五虎游击府将军为献上白银白银四百余万两,均是历年保护往南洋贸易的收入!”
  
  朝会上,听到户部尚书的报告,一向缺钱的崇祯喜出望外。
  
  他不明白好端端的,怎么五虎游击府的郑芝龙会想起向朝廷交钱,不过也未深究。
  
  此刻大明海禁尚存,只是禁海之策,实际上名存实亡。
  
  但大臣们因为有了可以贪污的银子,崇祯有了意外进项,君臣一起遗忘了愚蠢的禁海之策。
  
  不过崇祯很快看到了,来自各处与此事相关的折子。
  
  “兹有欧巴罗河兰国、西板牙国侵略我大明国土,臣已率灵山卫‘琴岛狼兵’征剿之。现湾湾已归我大明辖下,臣于此岛设东宁府……”
  
  这是灵山卫的折子,即未报捷也不解释,只是告诉他灵山卫在湾湾建了东宁府。
  
  还有就是五虎游击府将军郑芝龙谢罪的折子。
  
  “……多年以来,臣奉旨剿抚南洋海面。无论内外来往商船一体购置我大明护船之旗,臣上缴之银即此也……臣未查西人于湾湾之事,罪该万死……”
  
  还有一封是来自肇庆府的三品府尹居玉堂的折子。
  
  “今有灵山卫卫指挥使,显武将军、骑都尉黄天正,于东宁府建立‘大明远洋航运’,无论贸易、剿贼、船运皆其一体负责之……”
  
  不几日朱慈烽回到琴岛城,不管外面得到的再多。看到自己领头建设的城市,心中还是感觉这里最舒服。
  
  不过刚回家,他就给本就忙的不可开交的琴岛人,找到更多事做。
  
  琴岛城的城墙外放,达到边长六公里。
  
  城中则需要大兴土木,靠着崂山侧城墙处,建设占地达到五平方公里的“大明科学院”。
  
  同时城内开建医科书院、技工书院、商贸书院等等院校。
  
  至于教员什么的,那是李信的事。
  
  只把到琴岛城来服苦役的,非军方人士交给他,另外就要靠他自己去寻找了。
  
  在琴岛要塞里,朱慈烽开了一场会议,把“天罗地网”计划的基础布置下去。
  
  “李信你还要建立一所学校,培训的是车船店脚牙,还有其他市井中最常见的职业!”
  
  “将军哥哥,为何要建这样的学校,这些事情还需要教吗?”
  
  顺着话音望去,朱慈烽注意到夏芷嫣穿着传统的明裙,但比往日的花色要繁复的多。
  
  似是要与穿西裙的夏芷媗,比比谁更美丽一般。
  
  看她那笑靥如花,朱慈烽感觉,还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白菜”……咳咳,妹子更可爱些。
  
  对此夏芷嫣有疑问,去那所学校教小贼的夏芷媗也有疑问,但李信没有。
  
  这些市井之中最常见之人,其实才是消息最灵通的一群。
  
  建这样的学校,将军大人的“司马昭之心”,李信自常了然于胸。
  
  不过整日忙碌的朱慈烽,开始想着对付鲁州的地主老财们。
  
  记得吗,要想富先修路。
  
  不过朱慈烽打算把收商税的事情,给他一起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