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其他小说 > 综武:我在江湖人情世故 > 第四章王重阳
  门口处,只见有七人联袂而来,六男一女,手持拂尘,个个仙风道骨,宛如自画中走出的神仙。
  
  
  为首那人,身着青色道袍,长须飘飘,目光如炬,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正是如今的全真教代掌门马钰。
  
  
  紧随其后的是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唯一的女弟子孙不二,他们或气质沉稳,或神态飘逸,无一不是修为深厚,道法高妙之辈。
  
  
  七人正是名满天下的全真七子,此刻,他们看着厅内的郭朝阳,眼中都露出了好奇和审视的目光,这些年来,他们可没少在师傅口中听到这位神秘师弟的事情。
  
  
  面对打量的目光,郭朝阳显得不卑不亢,朝着七人作揖,内力运转之下,声音清晰而有力:“朝阳见过诸位师兄师姐。”
  
  
  马钰眼中闪过赞赏之色,郭朝阳这一瞬觉暴露出的先天功功底让他暗暗心惊,他上前一步扶起郭朝阳,笑道:“师弟不必多礼,师傅老人家经常提起你,说你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修道天才,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郭朝阳谦虚道:“师兄谬赞了,诸位师兄师姐已经名满天下,朝阳还有许多需要向师兄们学习的地方,今后还请师兄多多指点。”
  
  
  马钰脸上的笑容更加和煦。他拍了拍郭朝阳的肩膀道:“师弟不必客气,我们师兄弟同气连枝,理应相互扶持。”
  
  
  身后的丘处机等人也纷纷点头附和,对这位小师弟的话十分受用,对郭朝阳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一旁被遗忘的赵志敬心中狂喜,未曾想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竟是师叔祖的徒弟。
  
  
  按这情形看,这位师叔算是关门弟子,再加上师祖连掌门玉牌都交给他了,赵志敬不敢想象这位在宗门中的话语权。
  
  
  现在的他的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抱紧这条大腿,只要能讨好这位小师叔,他的好日子就来了。
  
  
  与七位师兄师姐熟络了一番,郭朝阳也没忘记此行的目的,将话题引回了正题:“马师兄,我听江湖传言师傅他老人家危在旦夕,不知真假。”
  
  
  听到这句话,原本还带着笑容的七人都面色灰暗下来,马钰深深一叹,带着悲痛道:“的确如传言所说,师傅他老人家在闭关突破时遭遇了意外,此刻命悬一线,师弟若是晚来几日,怕是都见不到师傅最后一面。”
  
  
  他的话如一块巨石,让原本还算欢快的气氛消失殆尽。
  
  
  郭朝阳的心中也是一沉,深呼了一口气道:“师兄受累了,还请带我去见一见师傅他老人家。”
  
  
  马钰点了点头道:“理应如此,想来师傅若是知道师弟回来了,也会十分高兴的。”
  
  
  说着,他便在前面引路,带着郭朝阳朝着别院走去。
  
  
  穿过一条幽静的长廊,二人来到了一处偏僻寂静的后院。这四周被高墙环绕,院内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马钰指著前方一间古朴雅致小屋说道:“师弟,那便是师傅的居所了。我这就去通报一声,你稍等片刻。”
  
  
  说完,他便转身向小屋走去,郭朝阳则站在院中,静静地等待着。
  
  
  还未等到马钰,郭朝阳院就见小屋走出一位愁眉苦脸的道长,口中喃喃自语,心中似有万千烦恼。
  
  
  看到这熟悉的人,郭朝阳上前招呼道:“师叔,好久不见了。”
  
  
  那人抬起头来,看到郭朝阳,眼中一亮,愁容瞬间消散,欣喜道:“小朝阳,好久不见啊,这些年你跑哪去了,师叔我四处找你玩都找不到人影。”
  
  
  说着,他一把拍在郭朝阳的肩膀上,力度之大让郭朝阳差点一个踉跄。
  
  
  这位喜怒于色却坦诚以待的赤诚之人,正是赫赫有名的老顽童周伯通。
  
  
  当初和两位师傅在浪迹江湖时,周伯通这憨货经常找上门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
  
  
  王重阳对周伯通这种行为自是十分不待见,倒是让郭朝阳和周伯通这两个电灯泡逐渐熟悉了起来,一来二去之下,二人成了忘年交。
  
  
  而等两位师傅分道扬镳,郭朝阳便随林朝英回了古墓,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自然与周伯通也断了联系。
  
  
  未曾想再次相逢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周伯通不知道其中情况,看着郭朝阳苦笑摇头的样子,以为是他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头,于是打趣道:“哈哈,看来这几年你也没少受折腾啊。不过没关系,以后我带你玩!”
  
  
  “对了,师兄要是知道你回来,肯定高兴。”提到王重阳,他笑容依在,语气中的失落和悲伤却是怎也掩藏不住。
  
  
  情况似乎比想象中的更加糟糕,郭朝阳心中暗忖,也没再多说什,点了点头。
  
  
  恰巧,此时马钰也通报回来了,示意郭朝阳可以进去了。
  
  
  郭朝阳又对二人点了点头,朝着小屋走走去。推开门,一股药香扑鼻而来,他朝着面望去,一眼就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男人。
  
  
  他的面容俊朗,岁月似乎在他的脸上没有留下痕迹,若非那白发白须,谁能想到这位已经是七十岁高龄。
  
  
  然而曾经意气风发不在,当年威震武林,被誉为大宋武林第一人的全真教掌门,此刻已是面色苍白,虚弱不堪。
  
  
  郭朝阳在床前坐下,看着王重阳这番模样也是惊疑不定,毕竟教导他多年,如同父亲般的师傅,若这情况不是装的,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王重阳看着熟悉的少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微微一笑,声音略显沙哑地说道:“小朝阳,你也长大了啊,看这模样,倒是也有我年轻时的风采了。”
  
  
  他说得臭屁,一旁听着的郭朝阳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鼻子一酸,眼眶微红,沉默了片刻,才轻声说道:“师傅,怎会变成这样?”
  
  
  王重阳摇了摇没有回答,反是笑道:“她倒是肯让你回来,这些年来怎样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郭朝阳知道王重阳问的谁,压下心中的酸楚,没好气道:“好得很,每天能吃能睡,还能时不时骂骂负心人。”
  
  
  王重阳闻言,轻咳了两声,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叹息道:“那就好,倒是辛苦你了。”
  
  
  郭朝阳上前握住了王重阳的手,装模作样地把起了脉,口中道:“二位师傅待我如子,都是我应该做的。”
  
  
  王重阳没有阻拦他的动作:“看来这几年你倒是学了不少东西,连医术都有涉及。”
  
  
  郭朝阳沉默不语,他懂个屁都医术,他只是借此来探查王重阳的身体状况。
  
  
  郭朝阳一身武艺大部分来自王重阳,更确切来说,王重阳会的武学他基本上都会,就连王重阳不会的玉女剑法他也会,他有信心,靠着这份同宗同源的武道,能探明心中所想。
  
  
  在郭朝阳来看,原本就有王重阳诈死这一说,这个更为奇异的综武世界,身为武道绝巅的王重阳绝不会这般轻易身陨。
  
  
  只是越探查,郭朝阳的眉头皱得越紧,心中的阴翳越重,他没有在王重阳的体内探寻到一点先天功的气息,如同外界所传那样,王重阳已经是一个命不久矣的废人了。
  
  
  “好了,不要白费力气了。”王重阳轻轻收回了手,拦住了郭朝阳要继续往他体内灌输内力的行为。
  
  
  郭朝阳最后的一丝淡然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悲痛,他实在没想到,这位师尊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王重阳见此情形却是淡淡一笑,宽慰道:“痴儿,生老病死,实乃世间常态,无人可避。我们道家弟子,更需明了此理,顺应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死轮回,皆是天道,我等修道之人,应怀平常心,看破红尘纷扰,方得真道。”
  
  
  见郭朝阳的悲伤并为减轻,王重阳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无需伤心,师尊我三十岁扬名天下,五十岁天下第一,一生不弱于人,为勘武道而死,实乃是人生一幸事。”
  
  
  郭朝阳努力控制著情绪,带着哽咽道:“师尊一生不弱于人,临终要有愧于人吗?有人还在等您呢。”
  
  
  王重阳没有回答,语气中带着几丝沧桑和感慨:“朝阳,你跟我和朝英见识了很多,但终是未曾真正踏入江湖,这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你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真正明白的。”
  
  
  没见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武林仇杀他的确不行,但前世作为一个宅男,爱恨这块,只能说没人比他更懂。
  
  
  可见王重阳已经是这副模样,郭朝阳也不好多劝,默默听着这位师傅的教导。
  
  
  二人聊了很多,分享著这些年的武学和见闻,当然,谈论最多的还是林朝英。
  
  
  直到日落西斜,郭朝阳才走出房门。一出门,他就看到蹲在院前的周伯通,看这模样,周伯通应该是一直守护在这。
  
  
  “出来了,小朝阳。”周伯通打着招呼,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郭朝阳走上前去,蹲在他的旁边,眉头紧锁,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地问道:“师叔,真是没有办法了吗?”
  
  
  周伯通看着郭朝阳,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心疼。沉默片刻缓缓摇头:“所有的办法我们都已经试过了,只能说天命难违啊!”
  
  
  郭朝阳此刻灵感一闪:“师叔,若是我以先天功为基,配上一阳指,是否能够治好师傅?”
  
  
  一阳指乃是王重阳用先天宫与一灯大师所换而来,除了关门弟子外,二人都不会轻易传授。
  
  
  周伯通心中微诧,没想道王重阳连一阳指都传给了郭朝阳,他摇头叹气道:“此法固然神奇,但师兄这并非内伤所致,严格来说都不算伤,属于武道蒙尘的一种,除非师兄能突破当前境界,否则别无他法。”
  
  
  闻言,郭朝阳长叹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其实他还有办法,人力不行那就用外物,像是龙元风血,最次的天香豆蔻,都能解决问题。
  
  
  可惜,这些宝物莫说鞭长莫及,得到的难度丝毫不逊于让王重阳突破绝巅。
  
  
  悲伤的情绪在空气中酝酿,夕阳的余晖下,院中的一老一少蹲在地上,如同两位犯错被罚,不知所措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