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悦吃着饭,陆姑姑说:“我这次带回了不少包干货,你得空了给你爷奶也送些过去。”
  
  “嗯,过两天吧!”
  
  姜悦现在不想掺和姜雪芬的事情,为了避嫌,她爷爷也让她这阵子暂时别回娘家,省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吃完饭,就照例去了酱厂。
  
  现在酱厂经过她和其他负责人科学的调整,运作起来越发井然有序了。
  
  目前因为订单特别多,酱厂干活的人都增加到了三十来个了。
  
  大队里的大部分妇女,不忙的,都来干了。
  
  魏长青平日里就管着旧生产点的妇女,负责考勤,出纳工作。
  
  而新生产点的是让老支书的孙女负责出纳工作的。
  
  大队不同意再弄个知青负责酱厂财务,必须要用自己人,所以就用了老支书的孙女。
  
  老支书的孙女读过初中,人也老实,倒是没什么问题。
  
  姜悦自己学着做总会计,就负责财务方面的统筹。
  
  她也是什么经验都没有,自己看书,然后一点一点摸索。
  
  实践出真知。
  
  而她从小学习能力就非常好,不管是背东西还是学东西都很快,也算是一种天赋。
  
  因为厂子的不断扩大,像郭银枝、钱喜娣、潘凤玲,吴艳芳,郑晓燕等都是骨干人员,姜悦就分了一批人到了新的生产点,让她们当小组长,管着底下一批人,她们都很乐意干。
  
  这些农村妇女在家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相夫教子,做着反反复复的家务活,从没想到有一天能挣钱了,还能管起人来了,那威风劲,是从来没有过的,家庭地位还是上升了不是一点半点。
  
  现在大队里的知青在农闲的时候也来干了。
  
  女知青也跟着负责挑鱼刺,熬酱,洗菜,装箱等等,男知青就负责搬运进出的货物。
  
  事情有人做,大家也赚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上去了,谁都高兴。
  
  因为鱼肉酱很好卖,陆震之前还去找人做了福山牌鱼肉酱的标签,有名字,有地址,有联系电话,拿回来给酱厂组织人员贴。
  
  姜悦于是组织了很多十来岁的孩子来贴。
  
  大队里的娃自然是很乐意干的,贴二十个一分钱,这就意味着他们以后有钱了,给自己挣学费是不成问题的。
  
  姜悦也是希望大队里的孩子每个人都能读得起书,将来靠读书改变命运。
  
  但以前往往很多时候,农户连两块钱都凑不出来给孩子念书。
  
  姜悦不会忘记书里有过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傅双双是个积极活跃分子,虽然自小没了爹妈,一直跟着奶奶和哥哥长大,但她性格活泼健谈,人缘也很好,哪里有热闹都有她。
  
  上回拍《青梨》的时候,她只是出演因为生病而紧急就医的小姑娘,后来因为不治身亡,虽然出场没有多久,但表演得很自然,导演组的人都夸她。
  
  现在一听说酱厂招人贴标签,放学的时候,她就立刻带着小姐妹来干了,大军小军有空也会来。
  
  一群孩子在包装车间的大桌子上贴着标签,姜悦就让傅双双当起了小组长。
  
  另外再安排一个叫连胜芳的女知青帮忙给孩子们计件,月底好算工钱,连胜芳自己也贴标签赚钱,唐诗佳不忙的时候也会来一起贴标签赚点钱。
  
  她的丈夫魏长青由于出色的业务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都成了酱厂的骨干人员了,最近订单多,一个月也能跟着挣个三四十块钱,在农村是一笔不小的钱了。
  
  但毕竟他们刚结婚,以后还会有孩子,想着多为孩子挣点,现在生活开销是不多,可有了孩子就说不准了。
  
  自己可以穷点不讲究一点,但他们想给孩子最好的。
  
  总之大家为了挣钱,劲头是很足的。
  
  而此时的陆震已经带着从城里来的技术工程师到了公社的水表玻璃厂。
  
  这名何姓的工程师显然专业过硬,一到工厂,就径直走进了车间,问工厂的人员,“炉子的设计图纸在吗?请拿来给我看看。”
  
  陆震让他们赶紧去拿。
  
  工人立刻拿来图纸递上。
  
  何工看看图纸,再看看风箱面板、风嘴排列,“打开鼓风机……”
  
  工人就去打开了鼓风机,此时车间才除了鼓风机的声音,再也没有别的声音。
  
  陆震对技术方面不了解,只静静看着这位工程师。
  
  经过何工认真仔细地观察以及听力分辨,又在本子上认真做笔记,经过思考分析,最后提出要改造设备,“这个风箱要拆下来,风嘴要重新布置,你们看看,有困难吗?”
  
  “没有困难,你说怎么弄就怎么弄。”
  
  改造设备对工作的工人来说,没有难度。
  
  但要怎么改造,之前对于其他工人来说,就不懂了。
  
  这次来了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就按照何工的指导改造起来。
  
  但几千个风嘴都要拆下来,工作量太大,陆震就和厂里负责人一起去组织工作人员,一起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地改造。
  
  因为时间很长,厂长莫万通就热情地带着何工先去吃饭和休息。
  
  陆震也跟厂里的工人加班了一晚上,暂时就没回家了,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厂子里应改的都已经按照何工的要求改好了。
  
  陆震和其他工人静静等待着何工来检查验收。
  
  何工非常诧异,没想到大家居然这么快就改造好了,他俯下身,套上手套,认真检查每一个线圈,而后,“开机试试吧……”
  
  没一会儿,钢化好的玻璃送到了检验台,检验员高声喊了一声,“合格!
  全体立刻激动地欢呼起来。
  
  莫万通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了握何工的手,“多谢你啊何工,你是我们厂的恩人。”
  
  何工摆摆手,“言重了言重了。”
  
  “走,一起吃饭去。”
  
  莫万通不仅揽着何工的肩膀走,也没把陆震这个大功臣忘了。
  
  因为如果没有陆震主动提出去省城找专业工程师解决技术难题,今天这厂子里的问题就攻克不了。
  
  如果攻克不了厂子的问题,那相当于公社投入的巨大的人力财力都要打水漂,这无疑是灾难!
  
  通过这件事证明了,陆震的关系很硬啊,连这种实力派工程师都能请来。
  
  莫厂长对他更加倚重了。
  
  既然这边的事情解决了,何工就要动身回城了,陆震还想邀请何工去自己家里坐坐,何工摆摆手,“多谢你,但还是下次吧!”
  
  陆震也不勉强,就亲自送他去坐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