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晚承妆 > 第十三章·找碴
  卫姨娘一听就知道事情要糟。
  
  
  盛南锦的态度摆明了就是在找碴。
  
  
  可眼下这种情况,总不能真让她在盛家的大门口闹腾起来吧?要是被人给看到并传扬出去,盛家又要被推到风口浪尖上遭人诟病耻笑了。
  
  
  贴身的林妈妈轻轻拉了拉卫姨娘的衣袖,示意她不要插手这件事。反正老爷只是吩咐她去庄子上接人,如今人已经平安接回来了,卫姨娘的任务完成,自然该功成身退了,没道理再被盛南锦这个小辈刁难。
  
  
  卫姨娘却知道事情没这简单。
  
  
  盛时向来不理内宅的事情,既然叮嘱她要将事情办好,只要盛南锦没有踏进盛家大门,平安回到自己的院子,这件事就不算完。
  
  
  卫姨娘挣开了林**手,快步走到马车前,赔笑着道,“大小姐,咱们进进出出,不是一直都走侧门的吗?您今天这是怎了?”
  
  
  按照盛家的规矩,除了重大场合要开正门外,其余人进出都只能走侧门,便是盛时也不例外,家规从来不曾为任何人改变过。
  
  
  先前盛南纱和沈集定亲时,盛时还准备婚礼当日也只开侧门。他的意思是盛南纱只是庶女,没必要弄那大的场面。
  
  
  卫姨娘当然不答应,为此还和盛时争论过两次。
  
  
  这次她之所以肯赔上自己的脸面去迎盛南锦,也是为了女儿考虑。只要她能将人接回来,盛时就答应成婚当天开了正门,让盛南纱堂堂正正地出嫁。
  
  
  给她足够的尊重。
  
  
  将来盛南纱到了婆家,也能挺直腰杆做人。
  
  
  马车内的盛南锦却淡定地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当初我病得水都咽不下去,父亲不还是将我丢到田庄上了吗?如今既然要我回来,当然要拿出态度来,要不然……我还是去外面住几天吧,免得父亲见了我又要生气。”
  
  
  甘妈妈虽然觉得盛南锦的做法有些得理不饶人,但既然她开了口,自己肯定是要站在盛南锦这一边的。
  
  
  她在一旁笑着道,“谁说不是呢?自己的亲骨肉,说丢走就丢走,说不管就不管,要不是我们家舅老爷升迁,大小姐还不知道活路在哪儿呢。”
  
  
  这话就有些过了。
  
  
  卫姨娘欲言又止,不知道说什好。
  
  
  盛南锦知道她的为难之处,轻声道,“这件事只怕姨娘也做不得主,不如进去和父亲商量商量,我在外面待得久了,倒也不差这一时三刻的,等父亲想清楚了,是去是留给我个明白话就行。”
  
  
  大不了就这样耗著好了。
  
  
  反正现在着急的也不是她。
  
  
  卫姨娘叹了口气,无奈地道,“既然大小姐开了口,我就进去和老爷通告一声。”说完也顾不上盛南锦,带上贴身妈妈便从侧门进了盛家。
  
  
  林妈妈紧跟在卫姨娘身后,皱着眉头道,“大小姐也太骄纵任性了,这样和老爷硬碰硬,吃亏的总归是她,您又何必为她出头呢?要是惹怒了老爷,再迁怒三小姐可怎办?”
  
  
  卫姨娘淡淡地道,“这是老爷和大小姐之间的事,与咱们不相干。何况既然扯进这件事来,这会儿想撇清也是难。谁让惠仲文高升了呢?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小姐从前就被娇惯坏了,如今舅舅得了势,自然更加张扬,这也是人之常情。”
  
  
  林妈妈道,“我倒不怕别的,就怕老爷为这件事生气,最后弄得您外不是人。”
  
  
  卫姨娘微微一笑,“那倒不至于,老爷总是拎得清的。而且我觉得吧,老爷说不定还真会答应大小姐的条件呢。”
  
  
  林妈妈大惊,“为什?”
  
  
  卫姨娘笑着道,“这还用说吗?惠仲文既然要来看望大小姐,心总归是在意的。这些年老爷也不知写了多少封信过去,好话说了一大车,可连个音讯也没有。自从太太去世之后,惠家与咱们盛家的感情就疏远多了。如今单指著大小姐这根纽带和惠仲文联络感情,老爷怎会轻易放弃呢?要是大小姐在舅老爷跟前儿说了什不该说的,你想想,舅老爷还能给老爷好脸色吗?打不通舅老爷这层关系,盛家再有二十年也搭不上内务府,真到了那时……家也不过是个空壳子罢了。”
  
  
  林妈妈佩服地道,“还是姨娘看得透彻。”
  
  
  卫姨娘平静地道,“我是身在局中,不得不擦亮了眼睛。就算不为自己考虑,总要为南纱的将来谋算。姑太太是什脾气你是知道的,南纱到了她的眼皮子底下,要是娘家势弱,只怕没好日子过。”
  
  
  盛氏有多难相处,整个盛家的人没一个不清楚的。
  
  
  林妈妈叹了口气,“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另选门婚事呢。”
  
  
  卫姨娘轻轻摇了摇头,“又说傻话了。像表少爷这样的人才,打着灯笼也难找,南纱投胎到我的肚子,自小到大也不知受了多少委屈,难得能顺一次她的心意,我自然是要出尽全力的。”
  
  
  林妈妈道,“只是皇商一事,也不过是老爷一厢情愿,舅老爷有这大的本事吗?他要真有这个能耐,也不会在达州困居这些年了。”
  
  
  卫姨娘边走边道,“舅老爷是个读书读傻了的死心眼,这些年之所以不得重用,也是因为不通官场生存之道。可他的的确确有些本事,达州的水患不就是他治理成功的吗?老爷为了此事,还特意派人去打听了一番。听说他为官勤勉,两袖清风,甚至不喝百姓的一碗水,自上任之后便陆陆续续走遍了达州外所有地方,倾听百姓的意见,惩治土豪劣绅,鼓励耕种,为了水患一事请了不少人帮着参谋,大家各抒己见一同制定治水之道。现如今这样的人已经少得可怜,老天自然也愿意帮衬,今年的几场大雨,其他地方全都发了水,唯独达州挺了过来。老百姓感恩戴德,甚至要为他立长生碑,此事惊动了上头,再有人愿意拉他一把,舅老爷自然就得到了重用,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林妈妈暗暗点头。
  
  
  卫姨娘继续道,“像他这样不懂变通的人,就算是太太活着也未必指望得上,何况太太都走了这些年。可我听老爷说,舅老爷的恩师如今蒙皇上器重,一个月前已经升任吏部左侍郎。吏部主管官员评职调动,这次舅老爷升迁,便是他这位恩师的手笔。吏部尚书已经上了年纪,用不了几年就得告老还乡,要是一切顺利,舅老爷的恩师就是下一任尚书的不二人选,他可是很得意舅老爷这位学生的,这将来……舅老爷前程似锦,真不知道会走到哪一步。老爷也是想通过舅老爷的关系,和他这位老师搭上话。”
  
  
  林妈妈听得一个头两个大,“这头也太复杂了些。”
  
  
  卫姨娘笑说道,“这本是爷们们该想的事儿,咱们知道就行了。总之你记住,大小姐这会儿是万万得罪不起的,也是咱们消息闭塞,不知道京城那边的动静,要不然……别说死了个二小姐,就是人人都是了,老爷也绝不会去动大小姐的,这会儿他的肠子都悔青了,你没听他说要补偿大小姐吗?只怕不是笔小数目,他得拿着这个在舅老爷面前表忠心呢。”
  
  
  林妈妈听了就有些不赞成,“先前三小姐和沈家定亲的时候,您那去求老爷,他也没松过口,始终没说多给三小姐些陪嫁,这会儿倒是大方多了。”
  
  
  卫姨娘毫不在意地道,“此一时彼一时。大小姐毕竟是嫡小姐,这是旁人不能比的。你也不要多想,高低老爷没有亏待南纱,该给的总归是给了的,这就行了。何况这些年我也攒下了不少,还能带到棺材不成?都添给南纱,总之不能让她被人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