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 第四百三十章追查之混入
  “李组长。”
  “林主任。”
  三次见面,三种际遇。
  此时的林振武,神色略显憔悴,但眼神却一片平静。
  “我现在可不是什么主任,就相当于一个办事员,协助你破案,给你李组长跑跑腿。”
  林振武微微一笑,坦然的说道。
  李卫东并没有在他的身上看到颓废,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怨恨的情绪,甚至还有闲情开玩笑。
  “好,那就不废话了,我需要张勤华计划的所有详细资料,包括他去见过什么人,乃至说过什么话,甚至他在qt研究所接触过的人,全要。
  另外,他的死亡时间,死亡报告,最后发现他的人,还有宾馆的工作人员资料跟口供。”
  既然是来查案的,李卫东也没跟林振武客气。
  “大部分资料已经帮你准备好,倒是qt研究所那边,还有一些情况不是很清楚。”
  林振武明显就是早有准备。
  而且先前他也带人查过,虽然没有找到凶手,但基本的调查还是有的。
  “为什么会不清楚?”
  李卫东问道。
  在他看来,在这个计划里,qt研究所更应该负主要责任。
  而那份处罚通知,无疑也说明了这点。
  计划是qt研究所那边想出来,并且开始推动,而林振武是默认,推波助澜,提供了假机密资料。
  而研究所那边之所以胆大包天,完全是屁股决定脑袋。
  在他们看来,h潜艇关系重大,胜过一切。
  只要能够成功,就算付出一些代价,也在所难免,甚至可以被原谅。
  也就他们失败了,再加上有人帮李卫东出头,所以才会沦落到撤职并去农场劳动的处分。
  可如果他们成功的弄回了627潜艇的图纸,让自家的h潜艇早日下水,他们还会受到处罚吗?
  这种情况别说在眼下,就算在后世,也时有发生。
  “qt研究所那边不少地方连我都没资格进入,里面一些专家的身份需要保密,就连我之前想要查看也挺麻烦的,而且出事后,qt研究所那边态度也很强硬,只是把主谋交了出来,如果想去里面调查,基本不可能。”
  林振武无奈的说道。
  他当初不是不想查,而是查不了。
  当然,他本心上也不认为那边会出什么问题。
  “那就先查别的。”
  李卫东皱了皱眉头,他自身的保密等级都刚刚提升,所以很清楚这里面的复杂。
  即便他奉旨查案,也不是说想怎么查就怎么查。
  甚至在一些人看来,无非就是丢了一份假的机密资料,根本用不着兴师动众。
  但在李卫东的眼里,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结果。
  因为这牵扯到他跟家人的安危。
  正如大队长说的那般,只有千日抓贼的道理,哪有千日防贼的?
  很快。
  在林振武提前准备好的办公室里,一份份资料经过情报小组的整理后,摆到了李卫东的面前。
  李卫东先是查看了qt研究所那边的计划。
  不得不承认,在张勤华的煽动下,对方的计划做的还算有模有样,并且看上去真有一定成功的可能。
  按照计划,由张勤华负责出面接触北边留下来的专家,借机打入他们的圈子。
  毕竟张勤华在北边工作生活多年,所以很清楚怎么跟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专家打交道。
  原本的计划是,张勤华找到对方‘别有用心’的人员,并想办法取得对方的信任。
  最后,上演一出慕他乡,欲逃离。
  简而言之,就是假装被对方策反,在立下一共功劳后,随对方去那边定居,跟对方成为‘自己人’。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在张勤华的蛊惑下,研究所那边的人相信了他留在那边的人脉,毕竟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能力,张勤华也不可能得到那份简图。
  所以,张勤华信心十足的保证,自己只要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并且去了那边,就一定可以通过原本的关系,弄到更多有关的图纸。
  之所以是用这种叛变的方式,是因为目前两边关系紧张,不再是友好合作,所以即便张勤华原本的身份,也很难再回去,更别提用那样的身份,很多事情根本就无法展开。
  所以才会选择这种方法。
  但在李卫东看来,张勤华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离开。
  一旦去了那边,他也就自由了。
  当然,研究所的人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不会怀疑他,但张勤华要不怎么说是耍嘴皮子的?
  他用妻子,用儿子,甚至列举了诸多例子,甚至还签下了一份保证书,一旦自己真的叛变,研究所完全可以用这些杀手锏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而研究所那边商量了一下,觉得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于是欣然同意。
  甚至,张勤华觉得,如果自己真的能弄到那些图纸,到时候用功臣的身份回来也不是不行。
  如果弄不到,那就干脆不回来了。
  至于保证书这玩意,既然是他提出来的,自然有办法解决。
  总之,在张勤华看来,自己的计划可进可退。
  随后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张勤华意外发现,罗蒙洛科夫被关押,竟然跟李卫东有关。
  新仇旧恨下。
  他立即推动了这件事情,决定以此为契机。
  然后才有了林振武的默认,并推波助澜。
  原本这一切计划顺利,张勤华‘弄’到了轧钢厂,也就是罗蒙洛科夫被关押的内幕,并且假装被对方收买,慢慢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而下一步,就是张勤华弄到那份从罗蒙洛科夫手里得到的工艺资料,彻底取得对方的信任,并且在对方的帮助下,完成至关重要的一步,离巢。
  在那位qt研究所副所长的看来,什么热锻工艺,并且已经好几个钢铁厂都已经开始准备生产了,等于说自家已经全面掌握。
  再加上,东西本就是人家罗蒙洛科夫搞出来的,自家用用就行了,就算还给人家也没什么关系。
  毕竟当年人家还帮助了自己。
  这叫‘投桃报李’。
  再加上,还有更重要的目的,所以一开始,他的打算是拿出真的,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是林振武,悄悄给换成了假的。
  单纯从这点来看,对方竟然只是被撤职,送去农场劳动改造,处罚实在太轻了。
  这种行为应该直接枪毙才对。
  而之所以会处罚减轻,估计也是因为未遂这两个字,如此算的话,还是林振武救了他一命。
  当然,这里面还有没有别的原因,李卫东就不清楚了。
  甚至,他李卫东这个名字,都未必入人家的眼睛。
  想来更多的还是因为张勤华跟他有仇,私心作祟,要趁机报复他。
  对方唯独没想到的恐怕就是,好好的计划刚刚进展到最关键的地步,张勤华就被人给灭了口,那份工艺资料也消失不见。
  这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发生。
  李卫东面无表情的看完,心中没有半点波澜。
  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加上一个保卫科的科长,以及别有用心的张勤华,这三个非专业的人凑一块,搞出来的计划,在李卫东看来,无疑漏洞百出。
  哪怕有林振武在幕后为其查漏补缺,也是如此。
  就算张勤华真的去了那边,最终得到图纸的可能性也不到百分之一。
  甚至从一开始,张勤华为的都只是保命。
  并企图东山再起。
  随后,李卫东又开始查看张勤华死在宾馆时的场景,因为他的身份缘故,林振武第一时间就让人拍照,随后请法医进行验尸,查明张勤华死亡的原因,并详细检查了宾馆。
  照片上,张勤华趴在桌子上,在他的脖子左侧,有一个伤口。
  但是,在伤口附近的颜色却有些怪异。
  或者说,那些血的颜色,有些不对劲。
  随后,李卫东又看向死亡报告,上面清晰的记录着,张勤华左侧脖子被钢笔贯穿,颜色之所以怪异,是因为掺入了黑色墨水。
  也就是说,杀死张勤华的,是一只钢笔,而且还是经常使用的钢笔。
  可是光凭这点,就想抓到凶手根本就不可能。
  而现场,也就是张勤华居住的房间里,除了他的一些生活物品外,并没有其他发现。
  张勤华住的是宾馆,不过这年头基本都叫旅社,跟招待所还不一样。
  招待所一般对内,而旅社,只要有介绍信,基本都可以入住。
  所以人员相对来说,要更杂一些。
  张勤华入住这边已经有一段时间,关键是这里离着使馆区比较近。
  当初李卫东抓罗蒙洛科夫的时候,对方这些专家就经常在使馆区聚会。
  而张勤华被杀死的那天晚上,正是对方约定聚会的日子。
  这种日子基本是固定的,每个月都有那么两次,到了日期,只要是那边的专家,有兴趣的可以过去,喝喝酒,跳跳舞。
  如果有人带领,像张勤华这样的外人,也是可以去参加的。
  根据旅社工作人员的回忆,那天晚上,张勤华先是西装革履的离开,在晚上九点多,才回来。
  也就是说,张勤华去聚会的目的,就是跟人接头。
  而跟他接头之人的身份,其实在资料里也有记载,名叫尼古拉克。
  但对方却有充分不在场的证明,那天晚上,不少人都看到他喝到凌晨,并喝的酩酊大醉。
  在李卫东看来,对方这种做法并不算高明,对方压根就不用亲自去找张勤华,只要知道张勤华在哪,约定好,然后再派人去就可以了。
  可惜的是,那天晚上,旅社前台值班的人员,并未见到过有外国人进入旅社,毕竟普通人可能记不住,可外国人,如果见到,就绝对不会忘记。
  除此之外,旅社的所有客人登记,同样没有外国人。
  因此,林振武先前推测,杀害张勤华,并带走资料的,可能是‘自己人’。
  只可惜,张勤华接触的那位北边专家,因为身份特殊,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别说随意羁押,就算审讯都不能。
  就连当初李卫东跟陈侠抓捕罗蒙洛科夫,也是在对方欲要逃跑的时候,在火车上被抓获。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林振武才没有半点头绪。
  “有没有办法让我接触到这个尼古拉克?”
  看完后,李卫东想了想问道。
  对于林振武来说,无法审讯就无法得到具体的情况,一切都只能是猜测跟怀疑。
  但在李卫东看来,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让他见到尼古拉克,简单交谈几句,就能知道真相。
  一旦锁定了主谋,那么剩下的无疑就简单了。
  “这个,怕是有点难。”
  林振武面露迟疑,因为这件事情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不需要审讯,只要见一面就好,对方不是喜欢喝酒吗?想办法弄一场聚会,然后邀请对方参加,剩下的我来。”
  “好,我会尽快想办法促成此事。”
  林振武想到李卫东的‘审讯’能力,眉头顿时舒展开。
  如果是把尼古拉克抓回来审讯,或者是以审讯的名义接触对方,那肯定不行,林振武就算没有被免职前也根本做不到这点。
  不是对方的身份就真的这么重要,动不得。
  而是先前因为罗蒙洛科夫的事情已经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如果再动尼古拉克,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那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但只是在聚会上见一面,聊几句,还是没问题的。
  不得不说,林振武的办事能力还是挺强的,四天后,在某招待所有一场支援建设的欢送会,在林振武的运作下,对方邀请到了尼古拉克。
  到时候,李卫东作为某位被欢送的工人的家属,被邀请参加。
  这场欢送会,主要是一些基层干部,去西北支援建设,除了干部,还有一些拥有劳动模范称号的骨干工人。
  恰好,尼古拉克所在工厂里,就有人去支援建设,尼古拉克就是被对方邀请的。
  在这期间,李卫东并没有闲着,他亲自审讯了张勤华所住旅社的工作人员,还让人详细调查了那几天入住旅社的人员。
  只不过,梳理之后,并没有任何发现。
  向天明更是带着人实地检查过,并未发现有人爬窗户,溜门撬锁的痕迹。
  甚至,当天晚上,张勤华所住房间的隔壁,也没有听到任何异常的响声。
  不过张勤华的死亡报告中,还清晰的记录着一条。
  当时凶手是从其背后,将钢笔插入他脖子的。
  但偏偏,张勤华脖子的伤口在左边,由此法医推断出,凶手是个左撇子。
  当时从其背后,右手捂住张勤华的嘴巴,左手用钢笔杀死对方,这也是没有人听到张勤华死前喊叫的原因。
  不过在李卫东看来,这件事情还有一个疑点。
  如果凶手是尼古拉克派去接头的,那么按理来说,张勤华之前肯定不认识对方,又是这么重要的事情,双方肯定都会很小心警惕。
  在这种情况下,张勤华会信任的把后背暴露给对方吗?
  而且现场很干净,没有打斗的痕迹。
  这些都足以说明,张勤华对凶手应该有一定的信任,才会这么大意。
  问题是,第一次见面,会有这种信任吗?
  同时,左撇子也是一个重要线索。
  之所以断定对方就是左撇子,除了因为伤口的方向,还有一个很好理解的原因。
  杀人,必定要一击必杀。
  往往都会用力气最大,最顺的那只手。
  正常人肯定是右手力气大,也会本能的用右手。
  加上张勤华的伤口又准又狠。
  足以断定对方就是左撇子。
  但根据入住旅社登记的名字笔迹,以及旅社服务员回忆,并未发现有人是左撇子。
  很可能是故意伪装过,两只手都可以流畅的写字。
  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并不是左撇子,而是经过专业的训练。
  但不管如何,这点仍旧可以作为锁定凶手的一个重要线索。
  除此之外,林振武之前甚至还收集了张勤华的社会关系,但里面并没有可疑的人。
  并且张勤华虽然说服研究所,获得了短暂的自由,但是他的妻子跟儿子,如今还在农场中。
  两人也是研究所的‘人质’。
  哪怕张知礼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可张勤华的问题,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欢送会当天晚上,李卫东精心打扮了一番,在那位工人大哥的带领下,成功混了进去。
  当然,李卫东所谓的打扮只是把自己弄的更普通,放到人群里一眼就能忘记的那种。
  他‘大哥’叫李盛友,所以他今晚叫李盛东。
  “卫,盛东,我待会怎么配合你?”
  李盛友看上去老实巴交,小声的问着李卫东。
  就在几天前,组织上突然找到他,交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
  从那以后,他就多了个亲弟弟。
  “大哥,您待会该怎么玩就怎么玩,不用管我,到了那里,也别一个劲的盯着我,如果有什么需要您配合的,我会找您。”
  李卫东直接说道。
  “玩?”
  李盛友心中嘀咕了一声,他现在战战兢兢的,生怕出什么篓子,耽误了组织交给他的艰巨任务,哪有心思去玩?
  不过,他还是牢牢记住了李卫东的话。
  很快,经过检查,两人顺利进入今晚的欢送会现场。
  这是一个巨大的礼堂,这会挂满了欢送的标语,一张张大桌子已经摆上,光现场的人,粗粗估计差不多有七八十号。
  李盛友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刚想招呼李卫东,就发现自己弟弟不见了。
  第一章,五千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