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小兵崛起 > 第1109章炮火猛轰,众将期盼
  “开炮,继续给我开炮!”
  
  “轰轰轰!”
  
  “轰轰轰!”
  
  “轰轰轰!”
  
  就当城头上的明军伤员还在痛苦的哀嚎时,清军的第二轮炮击很快又震耳欲聋的响起。
  
  伴随着大量的火光与烟雾从炮口中汹涌喷出,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出了炮膛,狠狠的砸向了远处的东面城墙。
  
  在明军将士们惊恐的眼神中,一颗颗炮弹如雨点般重重的砸落而下,将整面城墙砸的一阵阵晃动,砖石与夯土簌簌落下。
  
  此起彼伏的凄厉惨叫声,也在城头上接连不断的传出。
  
  一些倒霉的明军将士被炮弹砸死当场,死状可谓是极为的凄惨。
  
  各种内脏被砸成了一团肉泥,大小肠洒落一地,鲜血更是狂涌流出,将身下的砖土浸染成了一片紫黑色。
  
  没有任何反击手段的明军将士们,只得强忍着心中的恐惧,承受着清军不停的发炮轰击。
  
  炮鸣声一阵接着一阵,似乎是没有丝毫停息的意思。
  
  一颗颗呼啸砸落的炮弹,将整面城墙摧毁的犹如废墟一般,到处可见被砸倒的砖墙与夯土,当中还有不少牺牲的明军将士尸首,以及躺在地上痛苦哀嚎的明军伤员。
  
  遭受着清军不断轰出的炮弹,明军的伤亡也在急剧的上升。
  
  “兄弟们,都给我稳住,千万不要乱跑。”
  
  “大家都不要怕,好好的躲藏起来。”
  
  “稳住,大家一定要稳住,清军的炮击持续不了多久的。”
  
  “兄弟们不用担心,英都伯很快就会率领援军前来。”
  
  “......”
  
  明军军官们连连高声大吼,一边提醒着士卒们避炮,一边鼓舞着士卒们的军心与士气。
  
  可这样的提醒与鼓舞,根本没有丝毫的作用。
  
  在面对着不可匹敌的红衣大炮时,又有谁能做到面不改色,哪怕是躲藏在城墙后面的祖大寿等一众将领,此时的脸色也是一片沉重。
  
  清军的上百门红衣大炮,其威慑力实在太大了,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轻视半分。
  
  ........
  
  不知过了多久的时间,剧烈的炮鸣声终于停息了下来。
  
  逃过了一劫的明军将士们,此时的心里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随即,明军将士们这才有空观察自己身边的情况。
  
  入眼所见之处,皆是一片满目疮痍,到处都是被炮弹轰塌的城墙碎石,垒砌的夯土更是大块大块的倒下。
  
  城墙的防护能力,似乎已经没有了半点作用。
  
  牺牲的明军将士们尸首,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而且几乎没有一具完好的。
  
  有的明军尸首断成了两截,有的明军尸首没有了首级,有的明军尸首成为了一团肉泥,还有的明军尸首只有半截。
  
  各种各样的凄惨死状,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也有一些身受重伤暂时还未死去的明军将士,躺在地上痛苦哀嚎,不断翻滚。
  
  看着身边同伴鲜血淋漓的死状,再听着不断传进耳中的痛苦哀嚎声,许多明军将士们的心里越发的惊恐不已,面色一片发白。
  
  ........
  
  “皇上有令,立即发起全面进攻!”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激昂的战鼓声从清军大阵中响起,迅速的传遍了整个战场。
  
  在战鼓声的催促下,隆科多与和尔本等人率领着一万多名清军,慢慢的向着义州城墙逼近。
  
  打在前阵的依旧是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士兵,人数约有三四千人。
  
  他们推着一辆辆高大的盾车,负责冲锋陷阵,消耗明军的实力。
  
  在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的后面,则是跟着三千汉军八旗。
  
  作为高级炮灰的汉军八旗,也同样担负着冲锋陷阵,消耗明军实力的职责,只不过在地位之上,要比朝鲜八旗与倭国八旗好一点而已。
  
  列阵在汉军八旗的后面,则是三千蒙古八旗骑兵。
  
  他们主要担负的责任,则是驱赶汉军八旗、朝鲜八旗、倭国八旗强攻义州城,若是发生了溃逃的情况,那三千蒙古八旗骑兵还要负责弹压溃军。
  
  列阵在最后的兵马,则是两千五百满洲八旗。
  
  这些被多尔衮称为大清勇士的满洲八旗,是大清国最后的底蕴,也是大清国的倚仗所在。
  
  在每一场战斗中,满洲八旗都不会轻易出动,只有在局势胜券在握或岌岌可危的时候,满洲八旗才会被派了出来,用以扩大战果或稳定局势。
  
  “都快起来,清军发起进攻了。”
  
  “全都起身,拿好你们的武器。”
  
  “兄弟们不要怕,只要我们坚守到底,胜利必将是属于我们的。”
  
  “火铳手快上前,都快上前列阵。”
  
  “......”
  
  面对着上万的清军进逼而来,明军军官们急声大吼,喝令着士卒们拿好武器,准备迎敌。
  
  此时的祖大寿等一众将领们,也急忙的登上了东面城楼,目光紧紧的望向城外的上万清军。
  
  “看来清军真的想要一鼓作气的攻下义州城,不然也不会派出上万兵马发起强攻。清军之大势,怕是难挡啊!”一名将领微微叹了一口气,面色中带着悲观。
  
  “主要是清军有红衣大炮的相助,我们寄以希望的城墙,根本挡不住红衣大炮的轰击。”
  
  “确实是如此!若是我们也拥有红衣大炮助阵,何惧清军分毫。”
  
  “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我们还是先想办法击退清军的进攻再说,”
  
  “嗯!说的也是。只要我们坚守住了义州城,待得英都伯率领援军一到,清军必然会不战自退。”
  
  “......”
  
  虽然有个别的将领很是畏惧清军的大举进攻,甚至是还带着一些悲观的态度,但大多数的将领还是抱有期望,心中期盼着英都伯率军来援。
  
  也正是心中存着期盼,才使得大多数的将领还在坚守着义州城,没有直接弃城逃跑。
  
  如果知晓英都伯所率领的援军,已经败在了清军的手中,怕是所有的将领都会立即弃城而逃,哪里还会想着固守义州城。
  
  所以说,只要给人有期盼的念头,那就会一直坚守下去。
  
  而洪承畴在撤退逃跑时,就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才没有派出夜不收,向祖大寿等人告知兵败的消息。
  
  洪承畴想的很是明白,他不能丢下义州城,更不能丢下义州城内的四万多明军将士。
  
  他想要救援义州城,只有先返回锦州城,等待从京师各地调来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