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小兵崛起 > 第720章抵达松山,清军云聚
  崇祯十四年七月九日。
  
  十数万明军抵达松山堡,与吴三桂及杨国柱兵马会合。
  
  随后,吴三桂向洪承畴汇报,前两日他遣死士进入锦州城,探得锦州城内粮草断绝半月之久,城内兵马已经不足万人。
  
  而且,由于城内缺粮的情况,总兵祖大寿已经宰杀了军中所有的战马。
  
  吴三桂还言,若是在五天之内还没有解围锦州城的话,那城内恐将出现食人的现象。
  
  洪承畴闻听,脸上当即露出忧色。
  
  虽然他也知道此时的锦州城危急,但在没有击溃阻挡的清军之前,他是不会率军前往锦州城的。
  
  尽管松山堡距离锦州城,才三十里的路程。
  
  但为了这十数万大军的安全,洪承畴还是决定步步为营,先击溃阻挡在乳峰山上的清军。
  
  随后,洪承畴广派夜不收,详探方圆数十里的清军情况。
  
  ......
  
  锦州城,南面。
  
  乳峰山。
  
  乳峰山起源的称呼,还是来自于女娲补天的传说。
  
  但在清初之时,乳峰山改名为罕王殿山。
  
  传闻当年努尔哈赤逃亡至此,睡在了峰顶的一块巨石之上,而这块巨石,也正好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灵石。
  
  因此,乳峰山上这块巨石和努尔哈赤命运攸关,其后人便将这块石头就称为罕王殿,乳峰山也称之为罕王殿山。
  
  乳峰山是由许多座大小丘陵与山岭构成,其朝向锦州一面,地势较为平缓。
  
  可朝向松山堡的一面,却是山岭起伏,丘陵不断。
  
  如此地形之下,对于防守的清军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优势。
  
  而且在乳峰山上,清军部署了大大小小的火炮数百门。
  
  若是明军敢强攻乳峰山,那必然会遭到清军的痛击。
  
  此时,在乳峰山顶的那块巨石旁。
  
  一顶巨大的明黄色华盖高高竖起,华盖之下站着一个身穿龙袍的肥胖男子。
  
  此人,正是清国皇帝皇太极。
  
  只见皇太极正目光望向南面,眺望着远处的松山堡,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在皇太极的旁边,站着许多清国的八旗将领,俱都是清一色的光亮头皮、金钱鼠尾。
  
  在这些八旗将领的外围,还有十数名外蒙部落首领也前来助阵。
  
  另外,还有几名身穿朝鲜服饰的将领,也赫然站在其中。
  
  这几名朝鲜将领,都是受清国所迫,不得不领兵前来助阵,一起对抗明军。
  
  自皇太极三征朝鲜之后,朝鲜便已经彻底的臣服于清军的铁蹄之下。
  
  虽然朝鲜国也有许多有志之士,心中一直不服清国,想要向宗主国明朝求救。
  
  但现如今的大明朝,也是内外交加,哪里有多余的时间与兵力来解救朝鲜。
  
  因此,得不到宗主国的救助,朝鲜国不得不臣服于清国。
  
  此次清国与明国大战,皇太极便强令朝鲜国出兵助阵,朝鲜国无奈之下,只好派出三千兵马前来。
  
  沿着山顶往下,是密密麻麻的清军,布满了这座乳峰山。
  
  “郑亲王,明军是否已经到了松山?”皇太极目光不变,依旧望着远处的松山堡。
  
  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急忙站了出来,跪倒在地,回道:“回禀皇上,据奴才派出的哨骑打探,明军今日就可以抵达松山堡,其兵马人数至少在十万以上。”
  
  “好!洪承畴、刘博源,你们可终于来了!”皇太极面色一冷,眼中满是凶光。
  
  “对了,目前抵达锦州的兵马,已经到了多少?”
  
  “回禀皇上,除却埋伏在松山堡东面的两万兵马、还有乳峰山上的三万兵马外,达到锦州的兵马已有四万。”济尔哈朗跪地回道。
  
  “嗯!”
  
  皇太极点了点头,又道:“传下下去,待所有兵马全部抵达锦州后,便开始对锦州城发起进攻,朕要逼迫明军立马前去救援!”
  
  “是,皇上!”济尔哈朗低首应是。
  
  随后,皇太极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巨石,眼神莫名。
  
  这块曾经与努尔哈赤有过关系的巨石,清国上下都将之视为神石,皇太极目光期盼,祈求着这块巨石能为清国带来福佑,保佑清国在此战中大败明军。请下载app
  良久过后,皇太极挥了挥手,说道:“走吧!下山!”
  
  说完,皇太极便在众清国将领的围绕下,向着北面的山下营堡而去。
  
  北面山下的这座营堡,建在乳峰山的山脚之下,堡内面积不大,本就是一个百户堡而已。
  
  但由于其地位位置比较重要,北可与锦州相呼应,南可阻断松山之敌,故此皇太极便将行营设在了此处。
  
  ......
  
  至北面山顶而下,沿途上的所有树木都被砍去,就连地面上的荒草也被踏没,整座大山显得光秃秃一片。
  
  清军之所有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增大防守的视野,防备明军的偷袭。
  
  另一个原因,则是为了防备明军使用火攻战术。
  
  毕竟,若是山上草木过多,明军一旦使用火攻战术,那清军几乎死路一条了。
  
  清军除了将山上的草木全部除去之外,而且还在乳峰山的周围,挖出了一道道深壕。
  
  在这些深壕的前面,还修筑有一堵堵半人高的土墙。
  
  清军这样的防御部署,几乎都是师从明军。
  
  准确来说,是师从刘博源。
  
  自崇祯十一年的那场张登之败,清军就汲取学习了刘博源的防御部署,将深壕与土墙的结合防御学的七七八八。
  
  不过也确实如此,若是明军发起强攻,那绝对会出现巨大的伤亡。
  
  当然了,这是针对于其他明军。
  
  但若是由刘博源所部发起进攻,那清军可就难以抵挡了。
  
  皇太极策马而过,望着那一道道深壕与一堵堵土墙,眼中神色漠然。
  
  他相信,凭借着这些防御工事,明军想要打通与锦州城的联系,至少需要填上几万人的性命。
  
  而且,这还是清军在不死守的情况之下。
  
  ……
  
  很快,皇太极等一行人便回到了百户堡之中。
  
  百户堡面积不大,周长也就一里多。
  
  堡内的城墙,皆是以乳峰山上开采的山石垒砌,故而十分坚固。
  
  在这城墙之上,竖立着一杆高达数丈的织金龙纛大旗,大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由于皇太极将此地作为行营所在,所以堡内看起来焕然一新,不见丝毫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