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小兵崛起 > 第303章城池完工,来袭
  崇祯九年十月六日。
  
  清平堡。
  
  在经过长达七个多月的扩建后,今天的清平堡终于迎来了它的完工。
  
  按照李凤娇原本的计划,他本是打算用半年时间来完成扩建的。
  
  但在上半年人口骤增的情况下,李凤娇不得已将营堡的规模再扩大了一些。
  
  计划中可容纳三万名军户居住的营堡,如今完全可容纳四万名军户的居住。
  
  这么大规模的一座营堡,足以媲美一座小县城的人口。
  
  因此,今天的清平堡迎来了它的升级,由堡升级为城。
  
  清平城,城墙高三丈,外包以青砖,内填夯土,城墙厚两丈五尺。
  
  原本开有南北两座城门的营堡,如今增加了东西两座城门。
  
  至于增强防护的瓮城及护城河,则是没有修建。
  
  毕竟在清平城,不仅有一千驻军守卫着,而且还有一个千总的威武军在此驻扎。
  
  若是没有上万的敌人精锐,休想攻克清平城。
  
  南门城楼上。
  
  刘博源高站在城头,目光望向远处忙碌的军户。
  
  此时正值十月份冬小麦的播种季节,军户们大都在田间忙碌着干农活。
  
  尽管那些军户们都佝偻着身子,在田间辛苦的劳作。
  
  但他们不时抬起的头颅,能望见脸上的笑容。
  
  似乎对于这些军户们来说,田间的辛苦根本算不得什么。
  
  不过也确实如此。
  
  如今的军户们,已经不再是以前逃荒在外,忍冻挨饿的时候。
  
  在加入到威武城后,上官们不仅给他们分田分地,而且还免费提供种子农具及耕牛。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没有了沉重的赋税。
  
  就连修建沟渠,开挖水库等水利建设,都是拿着工钱在干活的。
  
  所以,只要你不懒惰,只要你有一把子力气,就足以养活一家三口。
  
  在远处田间忙碌的军户们,抬头望见城楼上的刘博源,都不由的露出敬重的神色。
  
  正是有了刘将军的存在,他们才能过上现在吃饱穿暖的生活。
  
  “大人,吉时已到,该揭牌了!”李凤娇凑上来,在刘博源的身边提醒道。
  
  刘博源点头,走到高高的牌匾下,一把拉开盖在牌匾上的红布。
  
  立时,一块描金的三个大字出现在牌匾上。
  
  ‘清平城’!
  
  清平城的落成,不仅代表着又是一个城池的完工,也代表着军户们的安全再次升级保障。
  
  随后,清平城举行了热闹的庆祝仪式。
  
  鞭炮轰鸣声中,军户们喜笑颜开。
  
  ......
  
  在清平堡完工的第三天,马进也邀请刘博源参加怀远城的完工仪式。
  
  刘博源没有推脱,带着一众官员,参加了怀远城的庆祝仪式。
  
  不过,这怀远城的规模,没有清平城的那般大。
  
  毕竟怀远城原本是一个千户堡,而清平城则是一个操守官级别的营堡规模,所统领的主官也是以卫指挥佥事充任。
  
  因此,这怀远城在级别上,就矮于清平城。
  
  怀远城,城墙也是高三丈,厚两丈五尺。
  
  外包有青砖,内有夯土填之。
  
  城门共有四座,为东南西北。
  
  御敌的瓮城与护城河,同样是没有。
  
  在经过揭牌之后,怀远城便正式宣布落成。
  
  之后便是热闹的庆祝。
  
  在城内的十字大街上,摆满了一桌桌的酒菜。
  
  军户们都可随意的吃喝,但唯有一点,就是不能浪费。
  
  谁敢浪费酒菜粮食,那就是处以饿几天的代价。
  
  不过,军户们都知晓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也不敢浪费。
  
  喜庆的怀远城内,满是军户们高兴的身影。
  
  不时有军户们上前来,与刘博源敬酒。
  
  刘博源也都满脸笑容的回敬。
  
  ......
  
  就在刘博源等人在庆祝着清平城与怀远城的完工时,远在长城外的前河套平原,却是迎来了几万的兵马。
  
  大军浩浩荡荡自东而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脸的兴奋神色。
  
  对于接下来要寇关劫掠,每个人都是耐不住心中的激动。
  
  这支大军,正是豪格所领的满蒙联军。
  
  其中,豪格带来了他所领正蓝旗四分之一的兵力,共计五千兵马。
  
  而察哈尔部则出动兵马八千,另还有附庸清国的蒙古八大部,共出动一万二千兵马。
  
  满蒙联军的兵力,加起来共有两万五千之多
  如此规模庞大的兵马,明面上是来延绥镇寇关劫掠,实际上竟是来报复延绥镇的明军。
  
  可见豪格对当时惨败于延绥镇明军之手,是有多么的记恨了。
  
  待两万五千兵马来到前河套平原后,豪格便下令让大军在此驻扎。
  
  随后,豪格广派哨骑,查探周边敌情。
  
  这是作为一个统帅该有的警惕。
  
  然而,让豪格没想到的是。
  
  当他领着大军来到前河套平原时,就被有心人给发现了。
  
  这些有心人,正是特鲁苏及乌拉达派来监视外敌的哨骑。
  
  他们听从着刘博源的吩咐,派出上百名哨骑,每日都在监视着前河套平原出现的外敌。
  
  至于是如何定义的外敌。
  
  刘博源说过,只要在前河套平原,突然出现了几千的兵马。
  
  那就可以确定,这些兵马就是外敌。
  
  不管这些外敌是何身份,只管火速前来禀报就是。
  
  因此,当豪格大军在此驻扎时,就有哨骑快速的返回威武军绿洲,向特鲁苏及乌拉达汇报消息。
  
  ......
  
  崇祯九年十月十日。
  
  威武城,参将府。
  
  后院内。
  
  刘博源正拉着大女儿刘元夕的小手,扶着她学会走路。
  
  还不到一岁的刘元夕,笑呵呵的望着眼前的刘博源,双手不由自主的张开,想要父亲的怀抱。
  
  刘博源则是逗弄着女儿的小脸,让她学习走路。
  
  委屈的女儿得不到父亲的怀抱,小嘴一撇,开始了嚎啕大哭。
  
  刘博源无奈,只得双手抱起女儿,好言哄着。
  
  哄了一会后,女儿这才停止了哭泣,又咯咯的笑了起来。
  
  似乎刚才的哭泣,是在讨取父亲的怀抱。
  
  一旁抱着小儿子的萧怡见到这一幕,轻笑着道:“夫君,看来元夕还是最亲你呀!”
  
  “那是当然,我的女儿当然是亲父亲了!”刘博源自豪的道。
  
  听着这话,萧怡直接给了刘博源一个大白眼。
  
  温馨的场面没过多久,很快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一名亲卫神色匆忙的跑了进来,对着恭敬的道:“大人,长城外有急报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