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小兵崛起 > 第374章归程
  正月二日。
  
  刘博源来到鸿胪寺,给还暂住在鸿胪寺的张伯鲸拜年。
  
  对于刘博源的上门拜年,张伯鲸显得很是高兴。
  
  特别是当刘博源递上那份价值二百多两的礼单时,张伯鲸更是满意的连连点头。
  
  没有办法,现在的张伯鲸是真的穷。
  
  别看他如今是担任兵部右侍郎之职,又赐封文华殿大学士,地位也算是非常高了。
  
  但是,地位高也不代表有钱啊!
  
  大明官员的俸禄,可谓是在历朝历代当中,属于最少的。
  
  仅当朝正一品官员的月俸,才八十七石粮食,这还是洪武时期的俸禄。
  
  在缺钱缺粮的崇祯时期,官员的月俸更是时常出现拖欠的现象。
  
  因此,大明的官员若是不贪,仅靠着这点微薄的月俸,那也最多勉强温饱而已。
  
  至于说那些养着许多仆人家丁的官员,那就需要想办法去增额创收了。
  
  但是,作为新上任的张伯鲸,都还没有正式主持兵部的工作,又能去哪里增额创收。
  
  且恰逢这时又赶上了新年时候,整个大明的官员都开始了放假休沐。请下载小说app
  就算有兵部的下属官员想要来送礼,也得赶着工作的时候了。
  
  所以,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张伯鲸,依旧还住在鸿胪寺内,根本没有银钱去置办住宅。
  
  “刘将军,你有心了!”张伯鲸欣慰的笑着道。
  
  刘博源急忙回道:“若非没有大人的教导与支持,下官哪能有今日的成就。”
  
  “这份礼单,只是下官的一点小小心意而已。”
  
  张伯鲸神色亲切,一脸笑容。
  
  随后,张伯鲸又吩咐仆人,去外面置办一桌酒菜回来。
  
  “大人,怎敢由您劳费呢,这本就该由下官来设宴!”
  
  刘博源急忙起身阻止,并命跟随而来的萧华,去外面的酒楼置办一桌酒菜回来。
  
  张伯鲸见状,只好任由刘博源去安排了。
  
  两刻钟后,一顿丰盛的酒菜就被端上了酒桌。
  
  随后,二人举箸端杯,一边畅饮一边交谈。
  
  ......
  
  从鸿胪寺出来后,刘博源又给张伯鲸送上了百两银子,以示庆祝张伯鲸的高升。
  
  随后,刘博源又去了宋一鹤的府邸,给宋一鹤拜年。
  
  刘博源的上门拜年,很是让宋一鹤高兴。
  
  他连连拉着刘博源,欲摆酒设宴。
  
  但是,此时的刘博源刚从鸿胪寺出来没多久,腹中已是吃的饱饱的,哪里还能装得下。
  
  可宋一鹤的坚决邀请,还是让刘博源无法拒绝。
  
  于是,刘博源又在宋一鹤的府邸中,再度饱餐一顿。
  
  一个时辰之后,刘博源挺着涨圆的大肚子,回到了客栈之中。
  
  连续两顿下肚,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住的。
  
  饶是刘博源仗着远超常人的体质,也是撑得难受。
  
  ps:这段剧情,大家在过年时,想必或多或少都碰到过吧。在乡下上门拜年,非得留你下来吃饭才能走,一天吃上四五都实属正常,真是每逢佳节胖三斤。
  
  ......
  
  在京师又耽搁了两天后,刘博源便准备启程回家。
  
  因为就在昨日,刘博源收到杜知樟的消息。
  
  他已成功说动了上万的流民,愿意千里迢迢的去投奔延绥镇。
  
  当然,对于一路之上的吃食问题,杜知樟也保证能安排妥当。
  
  如此,才终于有上万流民,愿意去延绥镇。
  
  正月五日。
  
  刘博源留下萧华与十几名亲卫,让萧华负责将这上万流民,安全的带到太原城来。
  
  随后,刘博源便独自一人,骑着快马赶往太原城。
  
  正月八日。
  
  刘博源抵达了太原城。
  
  负责大同镇商业司的店铺掌柜吕世贵,已经压着采买来的粮食与棉衣,在此等候着了。
  
  随后,刘博源吩咐吕世贵,带着一部分粮食与棉衣,去接应从京师而来的上万流民。
  
  正月初十。
  
  负责宣府镇商业司的店铺掌柜吴世苟,也带着采买来的粮食与棉衣,抵达了太原城。
  
  之后,刘博源又书信一封,命李凤娇派人送来粮食与棉衣。
  
  在刘博源充分的物资保障之下,从京师而来的上万流民,终于赶到了太原城。
  
  到达太原城后,萧华邀功似的跑到刘博源面前,大谈他的一路辛苦。
  
  并且在沿途上,萧华通过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又收拢了几千流民。
  
  刘博源听后,也是大赞了一番萧华。
  
  二月初一。
  
  刘博源与萧华等人,带着一路收拢的近两万流民,回到了延绥镇。
  
  由于刘博源已经事先通知了李凤娇等人。
  
  因此,当刘博源等人到达威武城时时,李凤娇已经带着威武城五地的官员,在五里外的长亭里等候着。
  
  下午未时末。刘博源等人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李凤娇的眼前。
  
  “啊!是大人回来了,大人回来了!”
  
  有眼尖的官员立刻就发现了刘博源等人,急忙惊喜的叫道。
  
  远远的,刘博源与萧华等人端坐在马背上,身后是一辆辆的马车与行走的流民。
  
  马车上还载有一些物资与年迈的流民。
  
  待到刘博源等人策马来到长亭前,李凤娇带着众官员,急忙躬身行礼,高声叫道:“属下见过镇国将军!”
  
  刘博源摆了摆手,笑道:“都不必多礼了!”
  
  “谢过镇国将军!”众官员再次高声叫道。
  
  “好了!一个镇国将军而已,何需这样称呼!”
  
  刘博源翻身下来,来到李凤娇的面前,宽慰道:“李大人,本官不在的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以后无需再搞这些虚礼,诸位也是有事务要处理的,莫要浪费时间。”
  
  “是,大人!”
  
  李凤娇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随后,刘博源又看向李凤娇身侧的一众官员,大声道:“好了,诸位,都一起回城吧!”
  
  “是,大人!”
  
  众官员齐声应是。
  
  ......
  
  来到威武城外时,刘博源将李大勇唤来。
  
  “大勇,这些流民都交给你了。”
  
  “你先带着他们去洗漱一番,并将他们换下来的衣服全部烧掉,之后对这些流民进行登记造册。”
  
  “从今天起,他们就是我之下的百姓了。”
  
  “请大人放心,属下明白!”李大勇沉声应道。
  
  将流民交给李大勇安排后,刘博源等人便进入了威武城。
  
  城内的大街上,还是有许多的军户前来迎接。
  
  刘博源只好挥手示意,并让军户们不必多礼,且去忙各自的事情。
  
  很快,刘博源便回到了参将府。
  
  而李凤娇等众官员,也很是识趣的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