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小兵崛起 > 第404章埋伏清军哨骑
  崇祯十一年十月四日。
  
  就在清军兵分八路、四处劫掠之时,京师内的崇祯皇帝也在做着相应的措施应对。
  
  他征调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领兵入援,命已经抵达京师的总兵杨国柱、虎大威进驻易州作为左翼,调登莱、天津的兵马作为右翼,檄调山东总兵刘泽清扼清军前锋,又以高起潜为应援。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又命卢象升为总督天下援兵,赐尚方宝剑,保卫京师。
  
  原本这个时候的卢象升正处于服丧期间,且连上五道奏折乞求奔丧。
  
  但是,崇祯皇帝皆以国事为由,拒绝了卢象升的请求。
  
  卢象升无奈,只好率军誓师,赶往京师。
  
  十月六日,卢象升抵达京师。
  
  随后,崇祯皇帝在武英殿召见文武大臣及卢象升,并询问卢象升有何御敌之策。
  
  卢象升则是坦言回道:“皇上既然命臣督师,臣自当一力主战!”
  
  这样的回答结果,让崇祯皇帝大不高兴。
  
  但卢象升依旧继续道:“敌之所忌,着着宜防。逼陵寝以震人心,可虑也;趋神京以撼根本,可虑也;分兵畿南,剽掠旁郡,扼我粮道,可虑也;厚集我兵备之,则寡发而多失;分兵四应,则出而无功。兵少则不备,食少则生乱,此御之难也。”
  
  之后,卢象升再度表示:臣枕戈待战,请勿掣臣肘。
  
  这番话一出,更是惹得崇祯皇帝心情不爽。
  
  崇祯皇帝在稍稍勉励了卢象升几句后,便将其打发到昌平去了。
  
  待卢象升到了昌平之后,清军大部已是绕过了京师,从京西向南挺进。
  
  卢象升见状,遂挑选各营劲卒,准备发动夜袭,袭击敌营。
  
  但是,这个计划却遭到了监军高起潜的百般阻扰,且高起潜还将夜袭的总兵官陈国威调往东路。
  
  为了避免再次遭到掣肘,卢象升向崇祯皇帝上奏,要求分兵应敌,自己驻守在昌平,高起潜驻守通州。
  
  崇祯皇帝二话没说,直接同意了卢象升的上奏,将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三万兵马,划归到卢象升的麾下。
  
  而关宁入卫的四万兵马,则划归高起潜统辖。
  
  ......
  
  十月十日,山西太原府代州。
  
  “大人,从代州往东再行七百里左右,就能抵达京师了!”
  
  “刚刚有夜不收小队来报,他们在前方五十里的繁峙,发现有清军的哨骑!”
  
  王良统领着两个千总的骑兵与夜不收,一直在为大军张目,时刻打探清军的踪迹。
  
  “哦?这么快就发现了清军的踪迹!”
  
  “看来这清军的爪子,伸的够长啊!”
  
  刘博源脸露意外之色,随即又是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估计这些清军,都是散出来劫掠的!他们的大部,应该还在京畿之地!”王良猜测的道。
  
  “不管这些清军是来劫掠还是做哨骑的,只要是碰到了我威武军,那就一个也别想逃走。”
  
  “通知下去,凡是碰到散出来劫掠的清军或者哨骑,全部都给我留下来,一个也不能放走!”刘博源神色坚定的说道。
  
  “请大人放心,能在我威武军骑兵手下逃脱的清军,还没有出生呢!”王良大声抱拳应道。
  
  随后,王良亲领着一个千总的骑兵,向着五十里外的繁峙奔去。
  
  ......
  
  繁峙县,一个被称为小房村的村子。
  
  一个小队的夜不收停在村口的位置,小心翼翼的向着村内张望。
  
  “文头,看村内没有半点动静,怕是村内的村民遭了清军的毒手吧!”一名夜不收见村内没有半点动静,便猜测的道。
  
  “先进村内看看再说!”被称为文头的小旗官谨慎的说道。
  
  “留下三个人看守战马,其他人都跟我进去!”
  
  在文头的指挥下,三名夜不收留下来看守战马,其余七人则跟着文头,慢慢的向村内走去。
  
  他们双手持着手铳,眼神警惕的扫视着四周的动静。
  
  越是进入村内,文头等人就越加神色愤怒。
  
  只见在村内的各处地方,到处是百姓的尸首。
  
  一具具尸首的脸上,满是不甘的神色,似乎在控诉着清军的残暴。
  
  就连一些弱小的孩童,也难逃清军的毒手,被斩杀或开膛,画面血腥至极。
  
  “这些该死的建虏鞑子,真是一群畜生,竟然连这么小的孩童都不放过!”
  
  “千万不要让我王大碰到,不然定叫这些建虏生不如死!”
  
  “哎!这些可怜的百姓!”
  
  几名夜不收又是悲叹又是愤怒,心中更是对建虏充满了仇恨。
  
  在村内搜寻了一大半后,文头等夜不收小队都没有发现什么情况。
  
  可就当众人开始松懈下来时,突然从村尾处传来一阵马嘶声与大笑声。
  
  文头等八人立即神色微变,在相互对视一眼后,便小心的向着村尾摸去。
  
  在经过一阵蹑手蹑脚的前进后,文头等八人这才摸到了村尾的一处房屋后。
  
  文头小心的探出脑袋,看向村尾百步远的一处空地上。
  
  只见在那块空地之上,正有六名清军在那里聊天吃喝。
  
  不时的,那六名清军还传来一阵狂笑。
  
  对于清军的旗号盔甲认识,是每一个夜不收必须学习的知识。
  
  因此,文头一眼就辨别出这些清军的身份。
  
  “六名正蓝旗清军,四个马甲兵,一个白甲兵,一个专达!完全能吃的下他们!”
  
  专达,类似于队长、什长之类的小头目。
  
  “文头,该怎么吃下这六名清军?”几名夜不收士卒问道。
  
  文头先是稍稍考虑了一下,随后又四顾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当即道:“先埋伏在房屋周围,再引诱清军过来!”
  
  其余七人毫不犹豫的点点头,立即开始做好埋伏。
  
  一番简单的埋伏后,文头便偷偷的探出脑袋,朝着远处的清军丢了一块石头。
  
  “啪!”
  
  石头的动静果然吸引住了正在吃喝聊天的清军。
  
  在那专达的示意下,一名白甲兵带着两名马甲兵,小心谨慎的朝着文头所在的地方走来。
  
  文头等人所埋伏的位置,是一处只有低矮围墙的土屋。
  
  文头与另外三名夜不收正躲在围墙之后,另外四名夜不收则是躲藏在土屋里面,几杆黑洞洞的手铳铳管正从窗户伸出。
  
  听着三名清军的脚步声越来越重,文头等人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手铳。
  
  “吱呀!”
  
  院门推开,一个头戴头盔的脑袋伸了进来。
  
  “砰!砰!”
  
  文头抓紧时机,对着那个脑袋连开两铳。
  
  顿时,那颗带着头盔的脑袋犹如爆裂的西瓜般,红的白的洒满一地。
  
  跟在身后的另外两名清军连声大吼,似乎是受到了惊吓,又似乎是在呼叫同伴。
  
  与此同时,另外三名夜不收也是连忙起身,冲到院门口对着逃跑的另外两名清军连放数铳。
  
  数铳下去,另外两名清军也含恨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