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小兵崛起 > 第490章陈新甲畏惧,孤军救援
  “陈大人,还请您以大局为重,立即发兵救援卢督臣啊!”见陈新甲陷入沉思中没有说话,杨廷麟一脸急切的开口劝道。
  
  杨国柱也在一旁应和道:“陈大人,如今卢督臣被三万清军合围,我等当及时去救援才是啊!”
  
  “陈大人,兵贵神速,切莫再犹豫了!”李辉也是应和道。
  
  堂中,唯有王朴没有应声,只是用惊慌的眼神看着陈新甲,等待着陈新甲的决定。
  
  此刻,陈新甲也是陷入了两难之中。
  
  要说前去救援卢象升,这明显是不大可能的。
  
  首先在兵力上,陈新甲的麾下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再加上卢象升的一万兵马,也就两万五千兵马而已。
  
  对比清军的三万兵马,兵力上占据不到优势,若是他领兵前去,恐怕也会遭到清军的包围吧。
  
  而且,陈新甲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毕竟他可是堂堂的宣大总督,怎可亲临险境呢。
  
  就算要去救援卢象升,那也得先汇合了高公公的兵马之后,再去救援才行。
  
  不然的话,没有兵力优势的陈新甲,可不敢行如此大险。
  
  细细的在内心衡量一番后,陈新甲故作为难之色。
  
  他对着杨廷麟劝慰道:“杨主事,还请你不要着急,本督先想想办法再说!”
  
  “陈大人,这还有何办法可想,若是您不去救援卢督臣,那卢督臣与一万将士,可就要全军覆没了啊!”杨廷麟一脸急切的道。
  
  “杨主事,本督也知道事情严重。但是,仅凭本督麾下的一万五千兵马,恐怕也难以救援卢大人。”陈新甲面露难色的道。
  
  “只有汇合了高公公的兵马,才有可能救援卢大人。”
  
  “杨主事,陈大人说的句句在理。我军现在只有一万五千兵马,如何敢贸然进兵。”王朴适时的开口道。
  
  听着陈新甲与王朴的言语,杨廷麟也算是明白,这二人是不打算出兵救援了。
  
  表面上找借口说兵力不占优势,实则还是贪生怕死,畏惧清军,与那高起潜一样的货色。
  
  既然在高起潜那里求不到兵马,在陈新甲这里也求不到兵马,杨廷麟索性拉开了面子,语气愤怒的道:“陈大人,难道你真想看到卢督臣兵败吗?还是说,你这是故意要卢督臣身死!”
  
  “放肆!”陈新甲脸色一变,大声的呵斥道。
  
  “杨主事,军国大事岂能容你在此指手画脚。若是本督轻兵冒进,也被清军包围,那我等勤王大军岂不是伤亡惨重。这个责任,是你杨廷麟担当的起吗?”
  
  被陈新甲大声呵斥,杨廷麟也是倔脾气上来,愤怒的道:“学生虽然懂得不多,但学生也知道,只要陈大人出兵救援,那清军必然占不到便宜!”
  
  “呵呵!”
  
  陈新甲冷笑一声,说道:“你之前只是一翰林院编修而已,哪里懂得领兵打仗。本督久在边地镇守,还需你来教本督吗?”
  
  “来人,送客!”
  
  堂外的两名亲卫急忙走了进来,对着杨廷麟道:“杨大人,请!”
  
  杨廷麟恨恨的看了陈新甲一眼,涨红着脸道:“好!好!陈大人,学生定要上奏皇上,弹劾你畏惧清军,救援不力,坐看卢督臣被清军围攻!”
  
  “哼!本督等着!”
  
  陈新甲面色阴沉的看了杨廷麟,随即便拂袖进入后堂。
  
  看着这火药味极重的场面,杨国柱、李辉与王朴三人只得面面相觑,没有言语。
  
  ......
  
  清苑南下四十里,一条官道之上。
  
  “快,速速前进,后面也赶紧跟上!”
  
  “跑快一点,切莫掉队!”
  
  “兄弟们,坚持住,马上就要到了!”
  
  刘博源带领着近七千威武军,急急的赶往卢象升所在的位置。
  
  一队队的夜不收,来回的在大军四周查探,将发现的军情向刘博源汇报。
  
  “报!”
  
  大军正行进间,几名夜不收快马奔到了刘博源身前。
  
  “启禀大人,卑职在前方五里处,俘获了一名清军哨骑!”
  
  刘博源勒马停住,问道:“可拷问出什么消息?
  一名夜不收小旗抱拳回道:“回大人,据清军哨骑交代,三万清军已经对卢督臣所在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目前,阵地还在卢督臣手中,但形势不大乐观。”
  
  刘博源闻言,立即唤来了王良与赵通。
  
  “大人,有何吩咐?”二人连忙抱拳道。
  
  “你二人立即率领军中所有骑兵,前去救援卢督臣!记住,一定要保住卢督臣!”刘博源吩咐道。
  
  “请大人放心,属下必定保住卢督臣!”
  
  二人大声应是,随即便策马离去。
  
  不一会儿,王良与赵通便带着军中近三千骑兵,策马奔向南面。
  
  马蹄声轰隆隆作响,逐渐远去。
  
  ......
  
  无名小山之上。
  
  卢象升面色严肃的望着前方厮杀的战场,眼中透露着忧色。
  
  目前为止,清军凭借着兵力的优势,已经攻占了四分之三的土墙,壕沟也被填平了一大半。
  
  按照清军进攻的速度来看,最多半个时辰,清军就会完成攻占土墙、填平壕沟。
  
  到得那时,清军就可充分发挥兵力优势,大举攻上小山。
  
  半个时辰,是卢象升最后的机会。
  
  若是援军没有在半个时辰内赶到的话,那他卢象升也许就会葬身在这座无名小山了。
  
  不过,卢象升也不是一个甘愿认命的人。
  
  他望着岌岌可危的阵地防线,当即对着身边的亲卫道:“将本督的大刀拿来!”
  
  身边的亲卫一愣,急忙将背着的大刀递给了卢象升。
  
  卢象升接过这把重达几十斤的大刀,双手了舞出一个刀花。
  
  “将士们,随本督一起杀敌!”
  
  卢象升大吼一声,脚步飞快的冲下了小山,向着清军杀去。
  
  在卢象升身后的十多名亲卫,也都面色通红的紧跟而上,迎向了攻上来的清军。
  
  别看卢象升是一个文臣出身,但武艺却是十分的好,再加上超于常人的力气,几乎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没有一合之敌。
  
  大刀在卢象升的手中被挥舞的虎虎生风,一连斩杀了七八名清军。
  
  明军士卒们受此影响,也是士气大振,纷纷大吼着与清军奋力拼杀。
  
  一时间,清军竟被杀得连连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