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第35章收复台湾
  棱堡的城墙其实并不算高,普遍也就在两丈左右,比起南京城那种动辄十余丈的庞然大物,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因为这东西根本就不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
  
  作为十六世纪才诞生的建筑,它主要的功能,其实还是火炮在攻防战中广泛应用后的结果。
  
  明军当中,提督甘辉、冯信也是久经战阵的人物了,郑成功经过十余年的实战锻炼,也早非当初那般军事萌新,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
  
  几位主官相互议论以后,也敲定的最终方案
  
  首先,其实不必急着攻城
  
  荷兰人在台湾的舰队已经被彻底摧毁,巴达维亚那边就想派新的舰队来支援,没有大半个月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据郑成功的估计,荷兰人面对台湾失陷这个事实,恐怕不会有什么大规模报复。
  
  作为从小耳濡目染,他对这些西洋人的行事风格还是很了解的。
  
  简单来说,洋人无论是打仗还是议和,其目的和朝廷思考的模式都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朝廷而言,战和决策,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因素
  
  比如朱由榔要设安北都督府,要渗透漠北,基本都是砸钱的亏本买卖,但这是政治行为,是不能用经济利益考量的。
  
  而荷兰人不一样,从西欧远道而来voc商人们,他们的主体不是贵族、官僚,而是商人。
  
  对于他们而言,商业利益才是决策思考的首位
  
  就像当初,料罗湾海战结束以后,荷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派出更多的舰队来报复郑芝龙,而是迅速选择和朝廷及郑芝龙谈判。
  
  他们打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占领哪个地方,而是为了扩大商业版图
  
  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你展现出的力量是他们不能轻易撼动时,便会立即转入合作,而不是继续死磕。
  
  从这个角度而言
  
  这场新的大明朝廷和荷兰人之间的武装冲突,表面上看,只是明政府收复失地或者荷兰挑衅的结果。
  
  但究其本质,是在甲申以后,大明内地的巨大动乱,使西方殖民者想试探一下,现在的大明政权,是否还有主导东亚沿海秩序的能力。
  
  如果没有,比如这次台湾之战的结果,是郑成功被揆一击败
  
  那么想必过不了多久,在广州的荷兰甚至于其他西方各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就会提出更为过分的要求。
  
  因为他们已经试探出了你能力的底线,自然就要趁机扩大自己的商业利益,比如像葡萄牙过去那样,租借港口,或者取消关税等等。
  
  但反之,当他们发现,目前明政府表现对于东亚海域的绝对掌控力
  
  这些在美洲、非洲、东南亚罪行累累的殖民者,又会立马展现出自己“文明人”的一面,重新变成遵规守纪的异域商人。
  
  所以,海军最终决定先把城围起来,慢慢构建炮击阵地,从炮舰上卸下来的上百门火炮,堵住整座棱堡四面。
  
  先敲掉城堡上的反击火力再说
  
  至于攻城,最后还是只能靠步兵先登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棱堡的城墙设计和传统城墙不一样
  
  简单来说,它的厚度是要比高度大,厚而矮,而且在城下另外筑有地基,以及专门对付掘地的壕沟和地下室。
  
  想要通过爆破手段炸毁,在烈性炸药发明之前,基本不可能,战争史上亦无此先例。
  
  对付这种军事堡垒的唯一方法,只有靠人去占领
  
  当然,在此之前,火炮能够尽可能的削弱对方的反击火力,失去了防御炮火的棱堡,其防御能力也就会削弱一大半。
  
  八月初四
  
  卸装完成的明军一百二十门九斤以上中型火炮,分为四个炮兵阵地,向热兰遮城发起炮击。
  
  棱堡之上的荷兰火炮也迅速还击
  
  双方炮兵俱是训练有素,有来有往
  
  铺天盖地的炮火,在热兰遮城下铺展开来
  
  方圆数里之内,都能闻到浓重的硝烟味
  
  双方的火炮质量水准相差不大,射程也颇为相近,只是荷兰人占据有利地形,更容易形成交叉火力,而且高度差的存在,依靠重力加速度下,射程稍远,视野广阔,故而往往能依靠四五门火炮,顶住明军这边一个炮哨的集火。
  
  不过火炮对射这种事情,大力出奇迹,只要数量够多,总能弥补一切。
  
  明军一百二十门火炮,是荷军三倍以上
  
  很快,从第二日开始,便能压着对方打
  
  围城第一日,明军损毁三门,荷军两门
  
  第二日,明军损毁四门,荷军三门......
  
  可以看见,即使是在火力劣势下,荷军还是有部分优势的,但城内的总督揆一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他知道,如果再这般耗下去,不出十日,全城不过四十门火炮,早晚得被明军全部打哑,届时明军步卒在攀附攻城,城中不过四五百步卒,靠什么抵挡?
  
  当天夜里,荷兰人派出数十人夜袭,想捣毁明军炮兵阵地
  
  结果被巡夜的明军卫从部队发现,双方在夜里肉搏战,荷兰人留下二十多具尸体。
  
  终于,经过九天的围城,明军成功拔出棱堡之上约三十门荷军火炮,整个热兰遮城,只剩下最上层几个堡垒的火炮勉强保全,其他全部被打哑。
  
  当然,明军也付出了极大损失,全军火炮损毁高达三十三门,超过四分之一,伤亡二百余人。
  
  可以说,在过去,国内战争中,明军还真没在满清那里遇见过这般顽强的炮兵,相较而言,昔日尚可喜、孔有德之流训练出来的所谓红夷大炮,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棱堡建筑的特殊性
  
  围城之时,郑成功已经上疏向枢密院反应了棱堡问题
  
  一则,认为海军应当装备部分攻城重炮,以应对日后可能的,和东南亚地区西洋人棱堡作战的情景。
  
  其次,便是认为这东西大明也可以仿制
  
  如果能在西域、漠南,东南亚地区修它十几座,再装配上百门火炮,简直是易守难攻。
  
  同时,对热兰遮的围城战斗,经过十几日后,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战。
  
  八月十三日,确定荷兰人的火炮已经基本丧失反击能力后
  
  海军步师两个营,六千将士,以厢为单位,分为六支,准备攻城
  
  之前围城炮战的这十来日,步师也没闲着,制作了简易攻城梯和器械
  
  棱堡的城墙并不高大,所以并不需要什么庞大的攻城器械
  
  八月十四,中秋前一天
  
  明军正式发起攻城
  
  先是近百门火炮同时奏响,对着荷兰堡垒表面一片覆盖后
  
  六千将士按照预定方向,手持步枪、短刃攻城
  
  此时热兰遮城内,还有荷兰雇佣兵四百余人,奴隶五百余人
  
  相较于历史上面对郑成功时,由于之前大部主力在城外已经被击溃,所以显得单薄许多。
  
  荷兰人用火枪在城上阻击
  
  但兵力实在单薄,根本无法造成什么太多有效杀伤
  
  刘国轩亲率最精锐的千人,从东面的半圆堡攀城而上
  
  顶着荷兰人射击不停的枪弹
  
  将千人分为两部分,四百多善于肉搏的跟自己抬着梯子攀城,同时五百余支火铳先朝着城墙集火射击,把荷兰人火力压住。
  
  直至梯子架设完成
  
  刘国轩率先登城,与荷兰雇佣兵展开肉搏
  
  与此同时,整个城堡四处都是厮杀声和枪声,响成一片
  
  刺鼻的硝烟和升腾的云雾中,越来越多赤红色军服的明军将士登上城头。
  
  刘国轩率部占领长官公署,热兰遮第一层的外城全部落入明军掌控
  
  包括数百名荷军家属及奴隶,均被俘虏
  
  揆一只剩下百余人收缩至内堡
  
  但在被明军围困后,也自知难以抵抗,于当天下午,出城投降
  
  当这位荷兰执政的亲弟弟,整个东印度公司最年轻的总督大人,交出了自己的武器,向明军投降后,这场持续半个多月的围城战终于结束,全城数千明军都欢呼起来。
  
  “砰砰......”
  
  大家将剩余子弹朝天边射击出去
  
  次日中秋,郑成功下令犒赏全军
  
  自天启元年被荷兰人占据,长达三十七年后,台湾终于再次回到大明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