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 第58章海军与战略
  造船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而且生产周期极长,在大航海时代,两三年甚至四五年造一艘船,也是常态。
  
  所谓“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直到后世,海军,都是一个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大量集成,还需要优秀的制度体系,以及海量资金才能玩得起的兵种。
  
  为了找到足够的工匠,工部下了血本,开出的优厚薪资条件令人咂舌。
  
  好在大明还有一个强大的海上强权可以依靠,也就是郑氏集团。
  
  经过快三年的逐渐拉拢、渗透和影响,尤其是用尚可喜把郑芝龙换回来以后,明廷对于郑氏的控制力越来越强了。
  
  七月份时,枢密院派遣了一批三百名原教导师学员进入海军,郑成功并无反对意见,郑重接受了。
  
  这是一个标志,意味着郑氏或者说大明海军作为一个曾经的“半独立”武装集团,愿意彻底接受朝廷的整编。
  
  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
  
  一方面,随着明廷局势的稳固,尤其是川陕攻略结束后,明廷的统治已经稳若泰山了,最差也是个南北对立的格局。
  
  郑氏集团的股东们都不傻,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左右横跳的机会了,郑氏的主要利益和根基,都集中在东南沿海,舰队再牛逼,终归是要上岸的。
  
  更何况,其实郑芝龙也好,其他海盗集团也罢,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可以说郑芝龙当年无论是接受明廷诏安,还是后来投降清廷,都是在谋求自己家族的转型。
  
  所以他才会把自家儿子送到钱谦益那求学,不让郑成功参与走私业务。
  
  在这个年头的人眼里看来,富可敌国终究到底是比不上官宦人家的。
  
  而现在,朱由榔已经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了。
  
  郑成功受封国公,领一军都督,其叔父郑鸿逵也封为长泰侯,其下众多主要成员,都各有封赏。
  
  现在的光烈朝廷可不是之前风雨缥缈的弘光、隆武,这些爵位,都是与国同休的世勋啊。
  
  所以,在郑成功、郑鸿逵两叔侄的鼎力支持下,整个郑氏集团的改编,并未遇到太大阻力。
  
  同时朱由榔予以郑成功充分信任,对于海军的人事安排,都会先征求他的意见,不仅仅是信任问题,更重要的是,朱由榔和枢密院这帮子也不过是旱鸭子,对于人家技术性极高的海军,少外行指导内行的好。
  
  郑芝龙自从被换回来,先是被抓进大牢,然后又被放出来,一直赋闲在家,但朱由榔倒也不让这厮闲着。
  
  郑芝龙虽然人品不咋地,但有一说一,对于航海、海务、海军建设,以及对西方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了解上,还真是当今东亚世界首屈一指的存在。
  
  朱由榔专门把这厮抓回南京,在兵学苑给他安排了一个教职,把脑袋里的知识和经验都掏出来,整理成资料。
  
  郑芝龙倒也没啥意见,也不藏私,说实话,他儿子已经是大明朝排名前五的将帅了,经过当初投降后,幻想破灭,被软禁数年,再放回的经历,雄心壮志被磨灭得差不多了。
  
  原本朱由榔只是想把他的经验留下来,可以编写本海军教材之类的。
  
  没想到郑芝龙在这方面还挺有天赋,也许是人老了,都喜欢在年轻人面前吹牛逼,这位曾经的“东亚海贼王”,在兵学苑里建立了一个“海军学社”,吸引了一批学生,专门讲授海战知识。
  
  这引起了学苑祭酒李明忠的注意,李明忠和郑芝龙经过数日深入交流后,二人联名向朱由榔上了一封奏章。
  
  请设海军学院和海军建设统筹部门。
  
  文中深刻的阐述了建设这两个机构的重要性。
  
  在十五世纪时,欧洲和中国一样,船只建造基本上还属于工匠个人的事情,如同许多手工业一样,施行师徒制的传承,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并未形成真正的统一标准。
  
  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令西方造船业和航海业快速发展,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海军学校和海军部、海军局,统筹海军舰队和港口的建设、维护、训练。
  
  郑芝龙对此认识尤其深刻,他在奏章中解释道,虽说过去在东亚近海,自己曾经多次击败过西洋舰船,但那说到底,一方面是因为对方船少,而且大多数只是武装商船,并非真正的海军舰队,无法抵抗郑军舰队的群狼战术。
  
  另一方面,毕竟这里是家门口啊。
  
  只能和别人的武装商船,在自家家门口打海战。
  
  万里之外的欧洲小国,武装舰船可以开进珠江口,可以进驻台湾,可以在福建沿海耀武扬威,就算被打败了。
  
  这本身,也是一件极为耻辱的事情。
  
  凭什么不是大明的舰队开到泰晤士河,开到阿姆斯特丹,开到巴塞罗那?
  
  郑芝龙非常辛辣的指出
  
  郑氏集团以前之所以能够横行无忌,说到底,只是因为中国距离欧洲太远,人家真正的海军舰队,被必要远隔万里跑来和一个海盗头子算账罢了。
  
  如果日后有朝一日,大明海军真想夺回马六甲海峡,冲出亚洲,郑芝龙现实的表示。
  
  现在看似庞大、不可一世的海军,不过只是一支近海舰队罢了!
  
  别说和西班牙、荷兰那样的海洋霸主比,连英格兰、葡萄牙、法国都不如。
  
  郑芝龙精通西班牙语、荷兰语、日语,他和西洋人打过太多交道,所以对于西洋海军的实力认识非常深刻。
  
  别的不说,此时欧洲的一级战列舰,载炮量能达到八十门以上,最高能有一百多门,哪怕是最低级的风帆战舰,载炮也达到十八门上下。
  
  按照这个标准,当今大明海军数百战船,真正能被称为“战舰”的,有几艘?
  
  这封奏章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有些沉迷于自己对于满清技术优势,而沾沾自喜的朱由榔。
  
  郑氏集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哪怕是“海贼王”,归根到底也只是拦路抢劫的海盗罢了,别因为能锤几艘人家东印度公司下面的几艘殖民地商船,就觉得有多了不起。
  
  早在几十年前的万历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已经有一万五千个分支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超过两万艘商船。
  
  从远东到加勒比海,从北冰洋到好望角
  
  那广阔无垠的海洋世界,至今都还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于是乎,枢密院下,就增设了一个海军署,同时,兵学苑也开始筹备海军学院的问题,等条件成熟,新建的海军学院将成为和兵学苑平级的机构。
  
  虽说明清之间的战争尚未结束,但百年海军,有些事情必须提前部属。
  
  好在眼下也有一个契机。
  
  大都督同知李定国,在光复川陕后,向朱由榔正式上交了关于北伐满清的总方略。
  
  称为《平戎策》
  
  要说李定国这几年,尤其是进了大都督府后,就一直埋头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虽说也有文吏帮忙润色,但文化水准已经及格了。
  
  李定国在奏章中将北伐策略概括为
  
  “西出陕甘,联络蒙古,策应河东,是以断其左臂;水师北袭,擎控朝鲜,威逼辽东,是以截其右膀。”
  
  “而后提三军之命,一军铁骑,出函谷,席卷晋、豫;一军起武昌,攻拔襄樊,突入中原;一军发江淮,克夺徐州,剑指齐鲁。”
  
  “以偏师渡海,自朝鲜、辽东,断其归路、巢穴。”
  
  “遂而四军齐发,直捣黄龙!”
  
  这个战略思路,倒是和朱由榔不谋而合,除了其他常规北伐都要考虑到的事情外,二人都注意到了一个方向。
  
  朝鲜和辽东。
  
  明军完全可以先凭借海军优势,将满清的大后方先拿下!
  
  这样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出其不意,能牵制满清注意力,使其疲于奔命,也能对其士气造成巨大打击。
  
  毕竟对于很多八旗军士而言,入关只是劫掠而已,实在不行,退回关外就是,在多尔衮力排众议,率军入关之前,很多满洲将领都抱有这种想法。
  
  而另一方面,这也能断掉满清的退路,以免清廷又变成第二个北元,虽然退出了关内,却已然能对东北边境进行骚扰进犯。
  
  斩草要除根,能毕其功于一役,就不要留下尾巴。
  
  对于朱由榔来说,其实还有第三个好处。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需要一个目标和驱动力才行,海军发展同样如此。
  
  渡海控制朝鲜、辽东,并在日后的北伐过程中,策应陆军沿海攻势,就是海军建设的第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