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辅掌上明珠! > 第210章天赐良机
  杨瑞芳穿着一身武服,跑过来找张珠珠,她自然也听说了上午京兆府发生的事情。
  
  她对张珠珠道:“姐姐你别生气,我祖父虽然已经致仕了,但他从前是御史台的,等我回去了,就跟他说这件事情,还有没有王法了。”
  
  张珠珠笑道:“不劳烦他老人家。”
  
  杨瑞芳的父亲还在外头任职,她祖父是前任御史大夫,但在先帝那会儿就因病致仕,之后便没什么消息了。
  
  杨瑞芳:“没事,他身体可好了,以前就爱上书骂人。”
  
  张珠珠心说老爷子知道他孙女在外头编排他吗。
  
  杨瑞芳小声对她说:“我家祖父也不白干活,他早看不惯如今御史台被内阁把控了,他跟我说,朝廷不可以只听到一种声音,那样跟聋子就没有区别了。”
  
  张珠珠微笑:“这些事情我不大懂,等我回去问问家里人。”
  
  这位前任御史大夫,肯定也是想要回朝的吧,杨瑞芳必定是看明了他的意思,为他寻找机会来了。
  
  “谢谢姐姐,我会跟我祖父说的。”杨瑞芳道。
  
  张珠珠没再说什么,把面前的点心推给她。
  
  下午还有一场,这次张珠珠没有错过,认真观看了这一场。
  
  养在深闺的女孩子,被迫变成了苍白木讷的模样,但这些下场打马球的女孩子不是,她们矫健活泼,充满了朝气。
  
  宋灵心在旁边感慨道:“我至今不会骑马,更别说打马球了。”
  
  姚玉馨立刻自告奋勇:“我会骑马,我教你,珠珠都是我教的。”
  
  张珠珠那时候来往在松阳县和张家村之间,骑马远比坐马车方便,她便学会了骑马。
  
  “好厉害,那要劳烦你了。”宋灵心说道。
  
  姚玉馨得意地抬起下巴:“咱们现在就去吧,很简单,一会儿就学会了。”
  
  说罢,两人就去骑马了。
  
  张珠珠只能看着她们离开,对河阳郡主道:“真是旧人不如新人,姚姐姐已经将我抛之脑后了。”
  
  周兰书挽着她的胳膊:“没事,我就是你的新人,快忘了她吧。”
  
  张珠珠微微侧身,枕在她的肩头,一副柔弱的模样:“那我以后就是姐姐的人了,姐姐疼我。”
  
  周兰书没忍住,大笑了起来,张珠珠随即也笑出声来。
  
  李弗和潘靖平齐齐扭头去看,然后又看着彼此,显然是很想知道两个女子在一起说了什么的。
  
  可惜人家朋友俩说的正高兴,他们现在凑过去不太合适。
  
  下午这一场,杨瑞芳因犯规,被提前罚下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这一队落败,很是伤心。
  
  但失败归失败,不影响她的信心,她跑过来说道:“可惜我上午赢的样子,姐姐你没瞧见。”
  
  张珠珠:“胜败乃兵家常事,下回我一定会见到的。”
  
  杨瑞芳:“到时候我教你。”
  
  张珠珠点头,那只能是她把孩子生下来之后的事情啦。
  
  玩了一下午,回去的时候,张珠珠靠在李弗怀里打呵欠:“你会不会打马球?”
  
  李弗:“会,并不擅长。”
  
  张珠珠:“那我就让瑞芳教我了。”
  
  李弗立刻道:“不擅长,还是能教你的。”
  
  张珠珠没忍住笑了起来,然后把杨瑞芳说给她的话说给李弗听了。
  
  李弗颔首:“看来杨家也知道现在不是明哲保身的时候了。”
  
  张珠珠:“再保下去,这京城就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李弗拍拍她:“睡一会吧。”
  
  张珠珠点头,靠在李弗怀里,很快就睡着了。
  
  翌日,京城简直就满城风雨,传的最广的一句话是:我们孟府尹是太皇太后的亲戚。
  
  太皇太后能够说服范秀与她联手,压制刘氏一族,她还是有些本事的。
  
  去年也是,武王府前脚用慈幼局一事拉拢了人心,后脚孟家就在冬天之前修了一些破旧的房屋,为百姓过冬做准备。
  
  可惜她到底还是独木难支。
  
  孟府尹放走了那些年轻人,确实是给了这些世家一个面子,可这事情传出去,百姓是非常不满的。
  
  这些纨绔,平常就在大街上纵马,不知道连累了多少人,如今好不容易有人出面制止他们,居然还被放走了。
  
  这叫什么事情,难道就真的没人能为他们这些寻常百姓做主了吗。
  
  难道这权贵横行霸道的世道,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
  
  他们到底还有没有活路啊。
  
  范秀一听这事,头都大了。
  
  最重要的是,昨儿被领回去的,还有内阁一个老臣的亲孙子,内阁于是也成了被声讨的对象。
  
  武王这一派立刻就抓住了机会,表示任将军的儿子现在还在京兆府,他们遵守国法,没去捞人。
  
  而宗室一方也表示,长沙郡主的嫡子这会儿也在京兆府没出来呢,他们虽然是宗室,虽然姓周,但他们也是遵守国法的,没有跟孟家搅和在一起。
  
  于是孟家在这件事情里负起了最大的责任,想推卸责任都不行。
  
  已经隐退许久的杨老御史,连夜写了一篇老长的奏折,指责御史台居然没有一个能监督朝臣的,说他们全部都是范秀的走狗。
  
  要知道,子孙惹事,朝臣也是会被弹劾的,可御史台都哑巴了。
  
  武王瞧见李弗,道:“若非本王知道你,还要以为昨日城门口的事情是你安排好的。”
  
  李弗道:“天赐良机,不用实在可惜。”
  
  这个时机确实来的非常巧妙,李弗一直忙着处理京兆府内务,暂时顾及不到外面的事情。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到昨天打架,把西北回来的,宗室的,内阁的,侯爵府的给通通卷了进来呢。
  
  但凡少一方,现在的京城都不会这么热闹。
  
  武王颔首:“做得好,这些蛀虫,早该除去。”
  
  武王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他早就看不惯那些张扬跋扈的世家了,如今抓住了时机,哪里有他们好果子吃。
  
  李弗正要说话,侍卫来报:“殿下,荣阳侯求见。”
  
  武王:“不见。”
  
  武王回京之后,这些世家也是昂着脖子过日子的,自恃身份,一直等着武王府拉拢他们。
  
  他们认为武王想在京城大展拳脚,就必须要依赖于他们。
  
  但武王是什么人,他镇守西北几十年,不知见过多少鲜血,他的杀戮之心何其重也。
  
  他是回来当皇帝的,不是给这些世家当孙子的。
  
  荣阳侯等人,他们太高看自己,也太小看武王。
  
  他对李弗道:“只管放手去做,这京城的漫漫长夜,要在本王手里结束。”
  
  李弗向武王行了一礼,觉得这句话十分耳熟。
  
  一想,这是去年张珠珠说过的。
  
  李弗心情复杂,道:“殿下为国为民,有先贤之风。”
  
  武王闻言,笑道:“怎么,学了你媳妇的本事了。”
  
  李弗可不是这样的脾气。
  
  “还不太熟练,您见谅。”李弗道。
  
  武王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