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玄幻小说 > 异鬼传 > 第19章3足鼎立
  
  正阳笑了笑,便不再言语,正所谓兵不厌诈。他正阳来的最晚,对于修建往生祠不像李月奴是提出者,也不像吴明代表的儒家,能够力排众议,堵住悠悠众人之口,而关于往生祠修建的诸多事宜,李月奴也已经有了全套方案,如果不能耍一些小心机,只怕全真教和整个道门,都会被这两家排挤出去。
  李月奴深深看了一眼正阳,她没想到这个道士竟然如此厚颜无耻。不过事已至此,三家共同修建往生祠,也确实比一家独自建造往生祠要少承担不少压力。
  “道门会派出一位天师,常年负责镇守往生祠。”正阳知道自己理亏,赶忙提出补救意见。
  李月奴微微点头,说道:“那往生祠的外围安全就由百鬼夜行负责。”
  两人看向吴明,吴明见两人都已经表态,便开口说道:“儒家会出一位贤人坐镇。”
  这次轮到李月奴微微尴尬了,儒道两家都派出了顶尖高手,只有百鬼夜行这边,没有拿的出手的顶尖高手,本来李月奴想搬出林十三的,只是林十三早已经去游历九州,现在的百鬼夜行,是真的没有能够比肩儒家贤人和道门天师的高手。
  “既然两家都有高手坐镇,那百鬼夜行也不好藏掖,往生祠的外围就由十七位大旗长组成诛仙阵来守卫,其余护卫,也全由炼骨境武夫来担任。”李月奴轻轻用手指敲击桌面,这是现在她能拿的出来的最高战力,至于凤凰山上的那些老供奉,没有皇帝的旨意,她也不能随意调动。
  “好,既然事情已经定下,那么修建往生祠之事,便要摆脱周大人了。”正阳笑着望向本想看热闹的礼部尚书周勋琦。
  周勋琦冷哼一声,他以为的一道唇枪舌战并没有发生,毕竟到了代表一家一派之时,各方都需要平衡,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修建往生祠以是板上钉钉之事,而朝廷需要做的,就是将祭祀的活人准备好,工匠与石材朝廷随时都能够调拨,但是一万活人让朝廷去哪里找?虽然刑部有三千多名死刑犯,但余下之人,仍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凑出的。
  “长公主殿下,不知您可有什么办法凑出余下的祭品。”周勋琦淡淡的说道。
  李月奴微怒,但她压下心中的不满,嫣然一笑,轻轻指了指刑部衙门的方向,说:“前朝严刑峻法,网络各种罪名随意杀人,如今刑部只要学一下前朝,便可以解决。”
  周勋琦听闻李月奴的话,顿时吹胡子瞪眼,他没想到李月奴竟然会说出如此混账的话,严刑峻法,那就是亡国之君才会做出的是昏庸之事,不过他也知道,这是现在朝廷唯一的办法,如果边境起了战事还能以异族俘虏充数,但边境承平已久,哪里有战事能够凑出余下的六千多名祭品。
  “既然长公主执意如此,那下官便去刑部传达长公主的意思。”周勋琦起身就走出户部大堂,没有给李月奴一点面子。
  “看来这位礼部尚书脾气很暴躁吗?”正阳不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争论,有些诧异道。
  吴明与李月奴对视一眼,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两人都选择闭口不言,只剩下正阳一脸的疑惑。
  申无害回到百鬼夜行,第一件事就是紧急传讯宗门,因为即使是他也不知道酆都轮回破灭之事,更不知道神界竟然已经对九州动手,如此隐秘的消息,他必须汇报给宗门,宗门是什么意思他不知道,但想来那些老家伙会选择站在九州一方。
  而一些官员散朝之后也急忙回家,纷纷联络家族和朋党,酆都和神界之事对他们的冲击实在太大。而这些官员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议论朝会机密内容,是因为他们从皇帝眼中看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思,有些事,皇帝需要借官员之口来堵住悠悠众生之口,而往生祠生祭活人,就需要神界和酆都来背锅。
  很快,九州的一些豪门家族都已经知道了九州的变故,如此一来,整座九州都如同如临大敌一般,而山上的仙门也发现了九州的变化。神界现阶段还不能大举侵入九州,而现在需要面对九州怒火的,是那些选择站在神界一方的山上仙门。以九华宗为首的一众仙门已经悄悄积蓄力量,只有九州敢动手,他们就会以雷霆之怒将潜在的威胁扼杀,而唯一让他们的忌惮,就是儒家和道门,这两家的高手不出世还好,如果儒家与道门选择了九州,那仙门的处境将会很艰难,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九华宗的白云峰上,宗主杨扶摇将宗门的八位长老的六位内门弟子召集到长虹殿内,如今仙门的执牛耳者,就是他们九华宗,而也只有他们,能够扛起对抗九州的大旗。
  “王长老,你在山下时间最长,不知道你对道门与儒家如何看待?”杨扶摇端坐在首位不怒自威,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
  王宁身为九华宗的执事长老,常年行走于九州,他对于九州之事也最清楚,但儒家与道门自有一套行事风格,两家也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与儒家交好,便与不能道门走的过近,与道门同行,则不能与儒家之人接触。杨扶摇的问题,还真是难住了王宁,他虽然也接触了不少儒家儒生与道门道士,但对于这两家的高层和高手,他则鲜有接触,唯一一次与道门一位天师有过一面之缘,还是远远看那位天师做法驱鬼。
  但王宁知道,儒家的儒生与道门的道士便有着与山上仙门那些嫡传弟子相抗衡的实力,只是这两家常年不问世事,这才让仙门在九州横行无阻。至于儒家圣人与道门的大天师,那更是翻手之间便能改写九州局势的大人物,他曾听闻紫云观的千行真人曾与天师府大天师和当代儒家圣人年轻时共同游历九州,能够入的了千行的法眼,那绝对不是简单人物。
  王宁见众人齐刷刷的看向自己,他知道有些话这时候必须说出口,不然九华宗的千年基业,怕是就要断在他们这一代。
  “宗主,儒家与道门,绝对有实力能够颠覆众多仙门。”王宁沉声说道。
  “王长老,你这是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九华宗戒律堂长老尚九云冷笑着问道。
  王宁摇头,他缓缓解释道:“天师府一脉相承,大天师的实力深不可测,更何况道门还有全真教的大天师,一门两位大天师,都是能够与紫云观千行并驾齐驱的人物,而儒家的当代圣人,更是被誉为最接近儒家初代圣人,大家对于儒家初代圣人应该不陌生吧?那位一手制定这方天地规则,定下道德规矩的圣人,当年让上界那些唯一神都退避三舍。”
  “别忘了,咱们九华宗还有上界大神的转世身,区区九州,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尚九云不屑的看了一眼这位执事长老,冷笑说道。
  杨扶摇也缓缓点头,说:“当年儒家初代圣人和道门的初代大天师确实惊艳绝伦,威震古今,只是那时候上界大神未曾有转世身降临九州,相信诸位见识过转世身的威能,那绝不是人力能够达到的境界。”
  杨扶摇的话,无疑是确定了九华宗的立场,而以九华宗为首的那些仙门必然也会紧随其后,对九州宣战。
  只是不论是这些仙门还是大周朝廷都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他们在等一个契机,仙门这边在等转世身破坏酆都的封印,而大周朝廷这边在等往生祠的修建完成。现在这两方都在加紧步伐,谁先完成,谁就能占得先机。
  幽州上谷郡,这里是最接近北方萨满教的郡城,也是大周北境战事最多的地方。上谷郡民风彪悍,这里人的上马即是骑士,下马则能够耕田劳作。而因为最接近北方,这里从未有过儒家弟子涉足,因为在儒家弟子眼中,上谷郡之人与塞外异族无异。
  “没想到这上谷郡的郡城竟然是石砌的,比长安城还坚固。”林十三看着眼前如同一座要塞的城市,不由感慨道。
  陆少尘在一旁解释道:“上谷郡在九州最北境,虽然北面有燕山山脉阻挡,但北方异族南下,最先遭殃的便是上谷郡,这里曾经被萨满教攻占过两次,郡城两次被毁,直到前朝贤相孟褚主持上谷郡时重建郡城,以燕山山石代替泥土砖石,这才有了这座被九州称为永不陷落的郡城。”
  “好像很厉害,不过真的有永不陷落城池吗?”林十三有些疑惑, 他不太相信这世上有不可攻陷的城池。
  陆少尘轻轻摇头,说:“当然不会有永不陷落的城池,不过上谷郡在当朝太祖围攻五月之后仍没有被攻破,直到北族骑兵在秋后南下,太祖与上谷郡放下成见,共同打退北族骑兵,这才收服了上谷郡的民心。”
  “你对上谷郡好像很有好感?”林十三听这位书呆子话里话外的都在维护上谷郡,一时间有些好奇。
  “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之地。”陆少尘微微笑道,说到上谷郡,他眼中满是自豪。
  “哦。”林十三略显落寞的应付了一声。
  “既然已经到了郡城,咱们就应该分道扬镳了。”林十三突然开口对陆少尘说道。
  陆少尘一愣,两人一路走来,也多少有些了解了对方,虽然林十三在白马渡的处事方式让陆少尘颇有微词,但越与林十三接触,陆少尘越觉得林十三此人是外柔内刚,心地善良之人。
  “都到了上谷郡,还能不让我略尽地主之谊?”陆少尘笑着挽留林十三。
  林十三没想到陆少尘这个书呆子会挽留自己,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他从下山到现在,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仅有白白与曾玉泉,而曾玉泉转生鬼的身份,让他深受打击,甚至一度封闭了自己的内心。而与陆少尘一路行来,两人越聊越投机,虽然一个骂着对方臭道士,一个骂对方书呆子,但是两人也都慢慢接受了对方。
  “好酒好菜?”林十三微微笑道。
  “粗茶淡饭。”陆少尘理所当然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