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在八零年代搞钱 > 第86章
  厂长
  沈夏真不知道这位年书记怎么敢开这个价的。
  她看向张厂长,“张厂长,这次过来我们是准备谈一谈后续的生产情况,接下来我们单位还会加投广告费用,之后的销量应该还会增长。”
  她缓缓说道,“这次过来,我们就是来看看你们厂现在的出货量,还要评估一下你们未来是否能吃下我们的大量订单。”
  如果不行的话,那剩下的订单她自然再找下个厂合作。
  到时候肯定不会在这边找了。
  安市离京市太远了。
  年书记发现沈夏没理他,脸色一沉。
  又听沈夏那话的意思,似乎想再找个厂子合作,年书记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位小沈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年书记道,“我刚才说的是收购你们单位的事,你跟张厂长谈订单做什么?”
  沈夏看向他,“年书记,您说的说收购,应该是不可能的。”
  年书记脸色阴沉沉的,“你一个小丫头,难道还能做你们单位的主不成?你回去把我的话告诉你们领导,让她来跟我谈!”
  “好的。”沈夏点头。
  年书记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又看了好几眼沈夏,觉得沈夏年轻过头了,不像是单位主事的人,跟这样的小丫头片子也谈不出什么结果来。
  于是道:“你回去跟你们领导约个时间,下回再来吧。”
  这是要赶人吗?
  沈夏又问张厂长,“厂长,您的意思呢?”
  之前跟市二电气厂的合作还挺愉快的,要是他们另有打算,那沈夏还真不介意换个厂子合作。做生意就是这样,要赚钱嘛。
  总不能只讲情义了。
  再说了,她可没有对不起这电气厂,就算他们把电气厂的招牌改了,她不也没说什么吗。
  “小沈同志,这公事还没谈呢,怎么就走呢?”良主任出来,跟沈夏说完,又对张厂长说道,“厂长,咱们这个厂你是知道情况的,当初效益差得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要不是沈主任过来跟我们谈吹风机的合作,咱们厂不一定能撑过这个年,您说是不是?”
  这话明着是对张厂长说,实际是说给年书记听的。
  良主任其实也不明白,他们厂以前上头不管,现在好不容易出了点成绩,又派个人下来指手画脚的。
  这年书记不知道什么情况,以为这沈主任的那个企业是想收就收的吗?
  沈主任的企业是外地的,外省的,这边压根就管不到那边。
  年书记道,“小良,这厂里的你们厂长还没发话呢,怎么就轮到你做主了?”他沉着脸,“这个万里企业派这么个小丫头过来,是不是不把咱们厂当回事啊?”
  一副官腔作派。
  张厂长打圆场。
  沈夏就明说了:“张厂长,现在吹风机的订单量你是知道的,我们单位还是很希望跟你们继续合作的,不过,”她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后面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合作,或者出货量出现问题,那我们就只能换厂了。”
  收购,不存在的。
  这位年书记到底明不明白,谁是甲方?
  张厂长面色一变。
  良主任和气的上来劝沈夏,“小沈同志,我们跟沈主任是老交情了,这后面合作肯定没有问题的。我们新建厂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了,只要地批下来,我们马上就能开工。”
  “不行!”年书记生气的拍桌子,“这事等等万里的负责人过来再说。”一个小丫头片子,能知道什么。
  “年书记,我这是电气厂的厂长,这边是我负责的,就算日后有人员调动,但现在,我还是这个厂的厂长。”张厂长难得严肃一回。
  人员调动。
  张厂长要调走了吗。
  沈夏若有所思,难怪张厂长的态度这么模糊不清,要是调走的话,张厂长确实不必管得太细。
  而且,从张厂长的态度来看,接任厂长的或许就是年书记那一派的人。
  “张厂长,既然年书记这么要求的话,我会把年书记的话转告给我们领导的。”沈夏站了起来,“那我们就告辞了。”
  说完要走。
  年书记这才满意,面对沈夏,又变得和颜悦色,“刚才收购的事,可千万要转告你们领导,别忘了。”又说,“要是觉得五万块钱太少,可以往上加一加,钱嘛,那没定得那么死。”
  沈夏笑着点头,“行。”
  说就出了坐议室,沈成才三人跟着他一块出去。
  良主任道:“我去送送她。”说着往外走。
  张厂长正要走,年书记叫住张厂长,有事找他。
  下了楼。
  良主任问沈夏:“小沈,这沈主任是你什么人啊?”一个姓,肯定是亲戚,只是,这亲戚是近亲还是远亲呢。
  “一个远房堂姑。”沈夏早就想好了。
  “我跟你堂姑熟,”良主任笑,抬头一看,上头会议室吴干事站在窗户那,正往这边看呢。于是指了指前面的路,对沈夏道,“咱们走着说。”在这说怕被楼上那个姓吴的听到。
  谁知道这风往哪边吹呢。
  吉普车就在下头停着呢,要回去,直接上车就行了。
  沈夏问余存,“你等会忙吗?”
  余存道,“明天要送货,下午没什么事。”
  那沈夏明白了,“你跟武子强在车上等我,成才,你跟我来。。”
  他们俩跟着良主任,往前面走。
  边走边说。
  良主任现在也很为难,“我们厂这几个月效益肉眼可见的好转,张厂长本来到了该退休的年纪,按时间算,后年就可以退休了。可是上头那些人连这两年都等不了,我们打听到的消息,说是把张厂长调到省单位,当副厂长,算是升了,这样退休福利待遇比以前好。”
  良主任说完张厂长的事,又说起电气厂的事,“你进来时,看到门口的招牌了吧,原本挂的是电气厂的牌子,那位年书记找人印了牌匾,换了上去。他们把旧牌匾的扔了,我们也找不回来,所以只能这么挂着了。”
  放着到旧牌匾,真是痛心。
  那可是挂了几十年的老牌匾。
  良主任希望沈主任跟他们那边的领导不要介怀电气厂改名的事,就牌匾改了,正式公章还是市二电气厂呢。
  沈夏叹了口气。
  这国营单位就是这样,以前这电气厂没什么油水,平安无事,现在合作赚了些钱,上头有些眼红就掺和起来了。
  恨不得把那源头都给吃干抹净。
  良主任有自己的难处。
  沈夏也有顾忌。
  以后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眼下的问题是,“良主任,我希望这批货交给我们单位的时候,由您亲自再检查一遍,我希望不要有质量问题。”
  怕有些人从中作梗。
  良主任明白。
  合作照旧。
  两人定了出货时间,以及货物配送方式,谈妥后,两人都放了心。
  至于其他的,不是他们这两个小人物能决定的。
  走时,沈夏给良主任透了个底,沈主任在深市有个收购计划,短时间内是过不来了。
  良主任点点头。
  也就是说,年书记跟沈主任约见商谈的计划落空了。
  那是自然的。
  沈夏并不想跟那位年书记谈收购价钱到底是‘五万’还是‘六万’。
  何必纠结呢,不谈不就行了吗。
  “良主任,那我们走了,后会有期。”
  “慢走。”
  沈夏上了吉普车,她坐后座,余存跟武子强坐在前座,沈成才是随着沈夏上车的。
  吉普车发动了。
  很快,就离开电气厂。
  “余存,别直接回去,在路上多绕几圈。”沈夏说。
  她怕年书记派人摸她的底,所以故意绕路,要是真有人跟着,能把人甩开。
  余存按沈夏说的做了。
  之后,沈夏让余存直接把车开到了烟草厂。
  沈夏说,“不用送了,我们走一会就到公交站了,到时候坐交车回去。”开个吉普车过去,太招眼了。
  沈成才要请余存吃饭,就留在烟草厂了。
  沈夏跟武子强坐公交回去了。
  两人不在同一站下车。
  路上,沈夏拿了二十块工钱给武子强,还多给了二块钱的车费。
  “给多了。”武子强说。
  “拿着,说不定以后还要你帮忙的。”沈夏说。
  武子强犹豫半天,还是把钱拿了。
  他现在手里缺钱。
  他妈病了,要攒钱去医院做手术。
  不然,这病会反反复复的发,到时候病情会越来越重。
  之前武子强说的那门亲事,那姑娘家里知道他母亲病重之后,不愿意了,亲事黄了。
  武子强也没有特别难过。
  他现在发愁的是冶病的钱。
  本来,棉纺厂在年前应该是效益最好的时候,可今年还不如往常,虽然工资是发了,但是奖金什么的比往常少多了。
  他妈一个人把他们姐弟三个拉扯大,还没享到福呢,不能就这么走了。
  -
  沈夏回到家。
  看到大嫂方如凤了。
  今天不是周末,大嫂没上班吗?
  “夏夏,妈说你一早就出门了,还有吉普车来接你呢。”方如凤笑着问,“这是去哪了?”
  沈夏没避着,直接说,“你说吉普车啊,那是成才烟草厂的车,那开车的人是他朋友,我跟成才出去有点事。”又问方如凤,“大嫂,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单位没事啊?”
  方如凤道,“我今天了一天假,等会要回趟娘家,刚才路过这片的时候想到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得过来见见。”
  没想到沈夏出门了。
  她又想到了昨天沈夏送给大同媳妇的围巾。
  人家的东西,人家想送就送。
  方如凤也眼皮子也没浅到那份上,可心里就是有一点不舒服,她自问对沈夏不差,怎么这小姑子发达了就想不到她呢?
  要是这样,那以后梁家那边有好事,这小姑子还能想到她跟沈山吗?
  所以啊,方如凤过来跟沈夏拉交情来了。
  把沈山扯出来,说了一能沈山以前为沈家做的事,以前对沈夏怎么好,让沈夏多少记一点她大哥的情分。
  沈夏听了一会才听明白。
  吴桂英听是云里雾里的,“如凤,你不是要回娘家吗,是现在走还是等会吃了饭再走?”要是在这边吃,那就再做点菜饭。
  方如凤没想到这么晚了。
  “妈,我得走了,那边还等着我过去吃饭呢。”方如凤跟沈夏道了别,匆匆骑上自行车,走了。
  过了一会,到了方家。
  刚把车停好,就看自家楼房屋顶站了个人,她仔细一看,是如柳!
  她妹妹!
  这丫头,想干什么!
  方如凤心提到了嗓子眼,“如柳,你站在那里干什么?”
  “快下来。”
  张兰珍从屋里厨房窗户探出头,“如凤,你说什么呢,谁站哪了?”她还不知道呢。
  方如凤惊恐的指着屋顶,“如柳在上头。”
  瞎说。
  如柳怎么会在上头,刚才还在屋里看书呢。
  张兰珍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觉得大女儿不会骗她,扯了围裙放到椅背上,就往外走。
  刚走到门口,一个白色的人影从上头跳了下来,啪叽一声,掉到了前面的平地上。
  张兰珍心脏都快吓停了。
  方如凤更是冲过来,“如柳,如柳。”
  血慢慢的从方如柳身上流了出来。
  张兰珍撕心裂肺的喊了起来:“来人啊,救命啊。”
  -
  又过一天。
  沈夏掐着时间,给梁松打了电话,这电话是打给他们自个的小家的,东大街那边。
  通了。
  “你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十分钟。”梁松听到沈夏的声音挺开心的。
  沈夏也一样。
  跟梁松相处多舒服啊。
  沈夏想到了渣男,又想到了林兴易。
  她得跟梁松报备一下,“梁松,上回回家,我收到了不少信,这事我跟你说过吧。”
  梁松知道。
  沈夏继续说,“这信是林兴易寄来的,这次回来,就是你坐火车走的那天,他也在火车站。我跟他相过亲,你知道的,结婚之前我就明确的拒绝他了,还把信全还给他了,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停顿了一会,又说,“他明知道我们结婚了,还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听着像是要拆散我们。”
  她给梁松打预防针,“要是他找你,说什么胡话,你可别信啊。”
  那边怎么不说话啊?
  “梁松,你听见了吗?”沈夏又问。
  “我听到了。”梁松只觉得,沈夏的追求者还挺多。
  报备之后,沈夏就不担心林兴易从中使坏了。
  林兴易使坏也没用,梁松脑子灵光得很,不会是轻易被蒙蔽的人。要是像她爸或得武子强那样的死脑筋,那可就说不定了。
  又过一天。
  二叔二婶带着沈秀珠过来了,沈秀珠开学了,现在要去火车去学校了。想着到市里来了,就来看看大伯一家,再告个别。
  沈秀珠看到沈夏在这,梁松不在,挺意外的,“姐,你怎么就你啊?姐夫呢?”
  沈夏道,“法院忙,他回去工作了。”本来年前结婚就多请了几天,年后不能再那么个请假了。
  而且,以梁松的性子,要是把之前用多的假期给补上的。
  沈秀珠穿着挺漂亮的,刮得细细的眉,干干净净的脸,穿着黑白格子的昵大衣,带着一个红围巾,脚上穿的是黑色的带小跟的皮靴,手上戴着白白的手套,那样式一看就是商场买的,不像是织的。
  还背了一个秀气的书包。
  孙秋枝笑眯眯的,“夏夏,你怎么还穿着过年的袄子啊,你啊,就该让你丈夫给你多买几身衣服,得趁着年轻,得穿漂亮点。”又说,“你看看我家秀珠,这样稍微一打扮,多出挑啊。”秀珠这一回去,说亲的人都排到门外头了。
  而且,说的都不是乡下人,全是城里的,还是有户口有体面工作的。
  孙秋枝不急。
  她家秀珠年轻,等大学毕业工作了,再挑也不迟。
  沈夏跟着笑,“是啊,秀珠这一身打扮真好看。”
  那小皮靴,还有那手套,看着就不便宜,更别说那身昵子大衣了,二叔家的经济条件,想买这些东西,得咬咬牙吧。
  二叔二婶真舍得吗?
  孙秋枝过来除了送沈秀珠去火车站,还有一件事,他们两口子想跟吴桂英学怎么开店。
  她早就想出来了,只是一直被家里的事绊住了。
  这开店的事,得找个时间,慢慢问。
  沈大国找了个焊工,在墙上焊了一个支架,把早就准备好的木板装上去,方方正正的,电视机放中间。
  之后还焊了一个保护角,防止电视机被盗。
  沈大国还买了电线,接了电线,牵到电视机的后面,安上插座,再把露出来的电线用小钉子钉在墙上固定好。
  整整齐齐的。
  这样就可以看电视了。
  就是这电视机离天花板近了些,这天线只能撇着横向伸出去。
  之事,吴桂英的麻辣烫生意就改成了三点到九点,晚上六点准时开电视,七点看新闻,七点半看天气预报。
  店里卖的东西种类多了起来,除了零食瓜子之外,吴桂英还打了一个买熟食的架柜,里头放着卤牛肉,卤干子,卤藕,卤鸡蛋,……反正,只有她想到的,都放在这卖。
  卤素菜更便宜一些,买得人更多。
  在沈夏的建议下,又加了卤笋,冬天笋,除了做成卤笋还可以做成酸笋。
  这酸笋可以加到麻辣烫跟面条里头,又是一翻滋味。
  沈夏见吴桂英卖副食,觉得这店铺的招牌可以再加一个,副食店或得杂食店,因为有铺面卖这些东西,最好去工商局那边加个业务范围。
  或者,再办一个个体户的营业热照。
  吴桂英心里不太愿意,多办一个,就要多交一点钱。
  可沈夏说,这卖东西不在经营范围之类,日后被人抓到举报,可能会罚款的。
  以后这卖东西会越来越严的。
  吴桂英一听到要罚款,咬咬牙,还是去办了一个,这次是以沈夏的名义办的,经营范围,就是杂货类,零食类。
  (现在身份证还没有出来,信息非常落后,沈夏在外省开公司的事,这边是查不出来的。)
  之后,吴桂英把铺面一分为二,一半卖卤菜卖零钱,一半卖麻辣烫,桌椅没减,就是人手不太够。
  又要招人了。
  孙秋枝原本就想学怎么开店,听说吴桂英这边招人,立刻就过来了。
  本来妯娌多年,虽说以前也会有矛盾,但大多数时候两人的关系还不错,这次孙秋枝主动说过来帮忙,吴桂英求之不得呢。
  孙秋枝怎么说也算是自己人,比找外人强。
  而且,有时候她有事不在,也得有个自己人收钱啊。
  沈夏听吴桂英说让孙秋枝帮着收钱时,都吃了一惊,“妈,你还不如让爸收钱呢。”让二婶收钱,这,靠谱吗?
  “你爸还惦记着你三叔欠下的债呢,不能让他摸钱。”摸了钱就回不来了。
  沈夏头痛道,“妈,要不你自个收钱,这麻辣烫的活就让李婶子干,再招一个洗碗的,怎么样?”
  “你二婶做事麻利,而是自己人,她顾着脸面呢,不会贪咱这一点钱的。”吴桂英心里还是信不过外人。
  沈夏叹了口气,“那随你。”
  不过又说,“妈,那这样,你去买个账本,每天进货多少,卖多少钱,你算一下,心里有个数。”
  这是挺麻烦的,可是吴桂英想着为了账目清楚,还是去买了。
  还跟沈夏说,“这下你算心了吧。”
  “妈,你记着,爸是手松,容易借钱给别人。可是在家里的事情上,他是向着家里的,你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他肯定是护着你的。”沈夏明天又要走了,所以忍不住多说两句。
  沈大国在钱的事上是有些不靠谱,但是人是绝对没话说的。
  只能说,有时候厚道过头了。
  沈夏忽然道,“妈,现在天冷,你卖麻辣烫,等天热了,这东西可能就难卖了,到时候你可以卖盒饭。”
  沈夏把盒饭的经营模式告诉了吴桂英。
  把不同的菜炒好,都摆在方盘里,下面是保温的水,到时候可以按斤打饭。
  更快也更便捷。
  就是现在天冷,那些菜凉得快,还是过一段时间等天气好了,再换。
  吴桂英听得眼睛一亮,“这生意好。”主食,又是提前做好的,只用收钱。
  而且,这米饭跟菜都是人一日三餐要吃的。
  不像麻辣烫,偶尔来尝个鲜。
  好,好!
  吴桂英又细细的问了沈夏那菜该怎么装,该怎么保温,那称菜的时候怎么计算。沈夏搜汁刮肠,把知道的全说了。
  吴桂英拿着本子,一样一样的记。
  又问沈夏要弄哪些菜。
  “就是平常咱们吃的菜,要是再做那个生意,得个做大菜的厨师。”因为量大,所以得请个力气大的。
  一般都是做过食堂的更好一些。
  沈夏又说,“妈,那些菜的成本你可得好好算,到时候多少钱一斤得算仔细了,不然会亏钱的。”
  要是价钱太高,客人又会觉得不划算。
  在把握中间那个度。
  吴桂英道:“到时候让你大哥帮我算。”
  沈山脑子好,肯定能算好。
  沈夏放心了。
  至于她妈换营生这事,很正常,到现在换了多少回了,像这茶叶蛋生意,学校门口已经有三家了。
  还有那蛋仔饼,那铁匠师傅说是又做了十多个模具出去。
  铁匠师傅挺有诚信,做了模具,跟客人说,不能在这一片卖。
  所以沈夏还没怎么看到这边有卖蛋仔饼的。
  更别说麻辣烫生意了,年前就有另外两家了。
  李寡妇知道吴桂英要教她怎么用麻辣烫的捞勺,怎么下菜,特别高兴,她觉得这是门手艺。学了之后,以后不在这干了,或许可以去别的地方摆个摊子卖这个。
  这铺子一天的客人还是很多,她看过吴桂英数钱,一沓一沓的。
  孙秋枝跟吴桂英说好在铺子这边帮忙之后,带着沈大军过来了,她还让沈成才帮她在附近租了一个屋了,他们两口子住。
  被撇在老家的沈奶奶可不干了,闹着要过来。
  三个儿子都不在村里了,就剩他们老两口,这日子还怎么过?
  -
  市二电气厂。
  天不亮,良主任领着车队,从电气厂的仓库把吹风机给提了出来,搬运上车,整整五台车,在天刚亮时,从电气厂出来,一路开往火车站。
  沈夏一早就过来了,在这边等碰着良主任。
  之前跟良主任通电话的时候,良主任把日期定到今天,所以,沈夏才决定今天走的。
  她还提知会了沈成才跟武子强,沈成才是想跟她一块去深市,武子强是要赚外快,沈夏想着这边需要人卸货,就把他叫了过来。
  武子强的母亲病好像又复发了,家里为了冶病,不太宽裕。
  武子强比沈夏还先到的。
  沈成才来得迟些,是跟良主任的车队前后脚到的。
  货太多了,沈夏包了四节车厢,这车运货是换吨算的。等把货全部装上火车,已经是中午了。
  太累了。
  因为包的车厢多,签了合同的,火车站这边会盯着他们的货,保证送到不会出错。
  要是送错了,或者货不见了,这边要负责任的。
  虽然是这样说,可沈夏还是不放心,那么多的货呢。
  这次她还是让沈成才跟着货一块去了。
  “货到了那边,芬灵跟陈经理去接的,到时候你把货运到仓库,之后就再让其他柜台的负责人过来取货……”沈夏仔仔细细的跟沈成才说。
  沈成才熟练的拿出本子,记下。
  唉。
  他还说跟堂姐一块去深市的,这下去不成了。
  沈夏道,“货的事安排好之后,你直接买票去深市,定好日期,到时候我去接你。”
  “好!”
  沈成才舒服了。
  之后,他跟着货一块走了。
  货送过去了。
  沈夏总算是松了口气。
  中午请良主任跟那些开车的师傅以为搬货的师傅一起吃了个饭,也把武子强拉上了,说是中午,其实都一点多了。
  沈夏没跟他们一起吃,她下午要赶火车。
  行李已经带上了,等会直接走就行。
  “良主任,这次谢谢你了,”沈夏给了良主任一个大红包,“这是给你们的一点心意,最大的那个是你的,剩下的你看着给。”
  良主任收了。
  他提醒沈夏,“张厂长的调令下来了,吹风机还在生产中,只不过新厂长恐怕会有另有想法。”
  这货还出不出得来,就不一定了。
  沈夏道:“良主任,要是我这边开个新工厂,你愿意过来当厂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