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实业巨头 > 177记挂的兄弟情
  “香港的地铁站口物业每次拍卖,可都是不知道引起多少大财团的觊觎,连还没有完全吞并牛奶国际的置地都不会缺席,我们想参与的话,在资金上面是很难斗得过这些公司的,除非你的和黄或者星河和我一起?”陈天福说道。
  
  “短时间内不行,也许半年之后可以考虑,而且老爸你也不用想太多,地铁那么多站口,每个站口附近又有那么多地皮,置地、太古也不可能全拿下来的,只要我们找准时机,还是有机会的。”陈志文说道:“而且英资财团基本上都喜欢购买土地之后进行长期持有,特别是置地,收购了牛奶国际,还在开发自持的物业,而香港的地铁公司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港府是不给补贴的,只能靠着卖地来回收资金,英资这种自己持有的方式完全不符合港铁的利益,短时间之内他们还能靠着自己的资金来支撑住,长时间下去绝对是行不通的,相对来说,我倒是觉得华资的威胁更大一点。”
  
  全球绝大部分地方的地铁建设都是由政府参与投资,以后的运营,一般情况下也是有政府补贴的,因为钻地铁隧道、购置地铁以及未来的维护运营都是非常耗钱的,靠着以后那点一人几块钱的营收根本就赚不回来。
  
  但地铁是不能涨价的,涨价了人家都跑去坐公交或者打的了,再说,地铁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地面上的交通,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还是赚的,所以必须要支付补贴,后世的内地,一个城市每年都是动辄几十亿的补贴。
  
  但香港比较奇怪,也许是为了遵守所谓的“自由经济”,港府不会拨款来修建地铁,但会将地铁站附近的地皮交给香港地铁公司来运营,以地养地铁,是这条策略的核心逻辑。
  
  原本的香港地铁应该在1973年就开始修建,但正好碰到了地产危机及全球石油危机,地皮卖不了高价自然就只能延缓,到了1975年,才开始慢慢动工,不过也才刚开始,这种大型项目,前期准备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到了76年下半年,香港地铁公司旗下的各处地皮菜开始大规模拍卖,之前也只是小儿科,为了筹集开工的费用罢了。
  
  也因此,一些英资能够垫钱获得港铁的地皮,但长时间之后根本就吃不消,在原先的历史上,自1977年之后,地铁站的诸多物业基本上就被各类华资地产组成的财团所获得,包括长江实业、恒隆地产、鹰君地产等等,地铁站物业的房价增长速度是超过其他地方的,这些华资在其中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算了,分一杯羹就行了,就算是你,也不可能拿下太多的地皮,太过贪心只会引起其他地产公司组团对抗了。”陈天福笑了笑说道。
  
  “知道,我们也没那么大财力,接下来,和黄的主要精力将会开发红磡的那块土地,地铁这一块,老爸你参与的话我也就不管了,你缺钱的话,我们再商量。”陈志文说道。
  
  既然老爹是要将恒义打造成未来地产五虎级别的公司,那陈志文还是很愿意在背后推一把的,正好也可以省去自己还需要操心太多地产的精力,陈天福的能力也许不如李嘉成,但都是在地产市场上混的,基本规则还是会的,也比英资强多了,在资金充足,方向明确的情况下,没理由斗不过其他几家华资地产公司。
  
  再说,香港的华资地产公司目前还不是在垄断香港的90年代,大家基本上都是相互克制的,不会进行内耗,倒不是因为团结,而是因为赚钱的地方太多了,就算真的盯上了同一个项目,谈不妥的话最后九成会合资经营。顶点小说
  
  “红磡那块地皮,最近有些新闻已经在报道了,你有把握从港府口中拿下吗?”陈天福问道。
  
  “十足把握,其实就是投入多少钱的问题罢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和黄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尝试与港府土地局沟通红磡港口那200万英尺地皮“工转商”的事情,但是被港府狮子大开口,要出了5.8亿港元的价格,周家杨自然不答应,于是就延缓了一段时间,而这个消息很难彻底保密,自然也让一些媒体知道了。
  
  “行,你看着办吧?如果你那边有什么资金问题,我这边还是能抽个两三亿港元的。”陈天福说道。
  
  “不用,资金这一块,我早就准备好了。”陈志文摇头说道。
  
  这一世,和黄的瘦身速度比起前世汇丰掌控之下要快得多,除了几个核心业务,其他的全部出售,哪怕是白菜价,也能收回数亿港元的资金,再说,大量地皮并没有出售,而是与李嘉成或者其他华资在一起开发,也能从中获得不少资金。
  
  而最重要的是,地产市场经过75年后,已经有复苏的趋势,这样一来和记黄埔旗下的大量物业就有了更多的信贷额度,虽然有点将负债继续扩大的趋势,但做房地产,或者说做生意,本身就是将资金链玩转到了极致,要不然,根本卷不过那华资的卷王。
  
  “你可真是永远这么自信啊。”陈天福笑着说道,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儿子,他当然开心无比,和牌友以及同行见面时,水不会竖起大拇指来夸奖一下啊。
  
  “过几年你就看到更自信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等几年后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开始获得回报,外加一个非常罕见的金融机会,就足以让他有了在国际竞争中扳手腕的基础,而那个时候,香港这边,虽说收益也不会低,但重要性就远不如其他几家公司了。
  
  “还有一件事,要和你说一下。”陈天福顿了顿说道:“你知道我还有一个大哥,二十几年前我们分开,我来了香港,他留在了内地,这些年我一直在牵挂着他们,所以我准备安排人去打听看看他们一家在哪?”
  
  “香港人现在去内地,应该很麻烦吧?”陈志文问道。
  
  虽然内地现在对外开放了一点,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申请进去的,想进去,要么得有外交目的,要么就是经济目的,或者工业目的,曾梓幸之前能够进去是因为广交会,能滞留一段时间也是因为有一定的订单,内地那边有人担保才行。
  
  现在才12月,广交会还有几个月了,没关系可很难进得去,诚然,以陈家的情况,也许进去不难,但没必要,内地目前还没有决定改革开放,进去干嘛?如果只是想买点东西,也没必要亲自去,虽说自己一定会在未来与内地有着很多方面的合作,但也只会遵守公平原则。
  
  “不需要我派人进去,可能你不知道,现在内地的趋势,很多香港人都想知道自己在内地亲人的情况,这已经有了很大的需求市场,一些有眼光的人开始做这个生意,具体怎么操作我不知道,但的确有些人成功了,书信都联系上了。”陈天福有些小激动的说道。
  
  “但是大伯他们应该已经不在家乡了吧?这找起来可不容易?”陈志文皱眉说道。
  
  对于陈家上一代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点的,因为一次蝗灾,陈家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过好在陈家兄弟都是读书人,认识字的,一路上也没饿死,但有一次过河,被水流冲开了,没有联系方法,哪怕可能只隔了几公里,兄弟二人也找不到对方,最终也只能各走各方。
  
  好在陈家人都会游泳,且当时那个水流并不急,陈天福能活下来,那他大哥陈天寿也应该不会有事。
  
  后续,陈天福因为一次偶然机会,赶上了逃港队伍,也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吴秀玲,然后一起来到了香港。
  
  “你大伯那时候可是中学老师,我们分开之前的目的就是燕京,当时我们的想法是以我们二人的知识水平,在燕京这种大城市肯定不会饿死,那次分开之后,他应该还是去燕京了,所以我准备委托人去燕京找看看。”陈天福说道。
  
  “光是一个燕京也很大了,想找到估计也不容易。”陈志文想了想说道,没有互联网,想找人?真的是大海捞针了。而且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人不在燕京,那就完全没办法了。
  
  “先试试吧,优先选择燕京的学校,反正也没损失,就花点钱找找吧。”陈天福耸耸肩说道。
  
  “也是。”陈志文点点头,这点钱对于陈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陈天福来说,自己哥哥是他最亲的人,小时候几十年一起同甘共苦,现在自己在香港发达了,却不知道自己大哥在哪?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如果还是找不到,其实也不急了,等到78年改开,自己的身份必然被中央重视,只要自己委托一下,内地政府肯定会愿意帮忙,而在现在的内地,找人的话,政府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