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科幻小说 >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 第1598章平手而论!上古三尸道法!
  “你的江山社稷,早已不在,安敢阻我哉!”
  
  虚空当中,面对端坐金銮殿的赵匡义,杨凡大喝一声,手上捏出的翻天印,骤然化作一道宛如遮蔽虚空的大印!
  
  大印彻底砸出,好似镇压了周围的地火水风,周围的虚空都似乎陡然一静,乱流骤然平息,连同肆虐的罡风也一并消散!
  
  隐然间,这一记翻天印竟好似有了蒙元王朝的传国玉玺的三分模样!
  
  蒙元灭宋!
  
  裹挟著一股势如破竹之意,翻天印悍然砸落在了赵匡义的金銮殿上!
  
  轰隆隆!
  
  虚空中发出一声巨响,周围本来平静的虚空骤然炸开了锅一般!
  
  力量的余波仿佛无数黑色的细密痕迹蔓延至虚空,随即似乎有细细密密的开裂声传来,那本来固若金汤一般的金銮宝殿上赫然出现了一丝密密麻麻的裂痕!
  
  犹如蜘蛛结网般!
  
  “这一击!”
  
  赵匡义的目光骤然收缩。
  他哪里想到对方竟能一印破开他的金銮殿!
  
  坐金銮,太祖长拳,以及盘龙棍,虽然都是他证出来的道,可是,后两者乃是他辟道境界的成果,是护道的器,而唯有“坐金銮”才是真正的根本法门!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看上去明明是刚刚晋升不久,连根法都没有圆满的杨凡,竟然正面攻伐中打破他的根法!
  
  这等强势可怕的力量,哪怕是他都感觉到几分心惊!
  
  关键是,在刚刚的碰撞中,自己的金銮殿似乎被一股无形之力削弱了几分,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何等的力量?
  
  对方的根法,绝对不一般!
  
  “佛门对此人的期待,当真是一位佛子吗?不修佛法,却选择修武登重楼,莫非是……”
  
  赵匡义心念急转,陡然生出一个念头,隐约间似乎意识到了这支隐秘佛脉的打算,“……他们也要争一争这大明之后的江山不成?”
  
  修道修佛者,素来是不好坐江山的。
  
  唯有武夫,方可开辟一朝!
  
  而这一点也是文道,佛脉,佛门之间达成的默契,这么多年来,一以贯之。
  
  面对这般强势的杨凡,赵匡义不得不怀疑这一点。
  
  而虚空中。
  
  杨凡与赵匡义遥遥相对,却并未再度出手。
  
  这一番试探,让杨凡对于自身的实力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
  
  尽管赵匡义还有盘龙棍,以及一些底牌没有使出,可是,毫无疑问对方这一身实力绝对在辟道境之列!
  
  而他能破开对方的法,那么他单凭这一尊阳极身,便在辟道境中不算弱者。
  
  若是阳极阴极合一,那他在辟道境中恐怕也可称得上佼佼者!
  
  当然,他却是不敢号称辟道境无敌。
  
  毕竟重楼四到六重的辟道境乃是扩张根法,兼收万法,力量激增的阶段,最强者甚至已然演化出虚无元印,熔炼诸法,只差一跃便可晋升重楼七重!
  
  重楼七重。
  
  那可是真正的重楼高境!
  
  甚至于一旦凝练出了权柄之力,更能有机会称得上一句“半祖”,亦或是“次君”!
  
  杨凡自然不奢望自己刚刚突破,便可做到那般地步。
  
  就算是孔圣,按照他的猜想,恐怕也是提前掌握了至高权柄,方才横推一世,做出那等以身镇长河,令文道辉光辐照天地的壮举!
  
  新
  而这时。
  
  金銮殿缓缓散去,赵匡义踏步而出,站立虚空中。
  
  “交手就到这里吧,杨佛子的实力,赵某人已经见识到了,确实能在此间主事!”
  
  “呵呵。”
  
  杨凡一笑,谦虚的摆手说道:“这都是赵军门手下留情,毕竟杨某人初登重楼,底蕴还薄,比不得老前辈。”
  
  “……”
  
  赵匡义突然就不想和杨凡说话了。
  
  你刚刚突破,就能与自己战个不相伯仲,你还想怎么样?
  
  尽管自己还有盘龙棍和诸道合一之法未出,可是,对方未必没有底牌!
  
  赵匡义沉默了半晌,方才开口:“既是杨佛子主事,那么围猎努尔哈赤一事,到时候恐怕还请老子佛祖出手。”
  
  “赵军门放心,我家佛祖早有吩咐,你们只要出手,他自然也会出手!”
  
  杨凡拍著胸脯满口应下。
  
  有了这个默契,两人便共同离开虚空,出现在了韩重义的临时府邸里,杨凡自然是潇洒离去,反观赵匡义的脸色却带着些许的凝重。
  
  “主上?”
  
  韩重义的心头生出不妙,小心翼翼的开口。
  
  “这杨凡,不可小视!”
  
  赵匡义沉声吩咐道:“另外,你吩咐军门麾下,此战目的在于诱敌深入,宁远城才是真正战场,切勿过多消耗实力。”
  
  “是,主上。”
  
  韩重义连忙应下。
  
  可是,等他头抬起来时,赵匡义早已不见了踪影。
  
  过了许久后。
  
  赵匡义的身影却是出现在一处神秘地界,仿佛如同一座巍峨界天,洞天福地一般,奇花异草,仙鹤成群!
  
  有灵猴献果,有芝兰凝香!
  
  葱葱郁郁,如同一座林海大界!
  
  在无边的林海当中,一座辉煌雄伟的道宫屹立在其中,巍峨堪比山岳,八角屋檐上各有瑞兽奇珍,风一吹,发出玄妙之音。
  
  赵匡义迈步其中,登堂入室,终于走进了道宫的正殿。
  
  正殿里。
  
  高台之上,一位身披青黑道袍,鹤发童颜的道人端坐其上,面容看上去竟与赵匡义有几分相似,身上有一股与天地合一的磅礴气势。
  
  一念之间,似乎敢叫天地倾覆!
  
  而在他背后的华盖上,赫然有个巨大的字,笔走龙蛇,遒劲有力!
  
  宋!
  
  木上遮天!
  
  正如刘玄的判断那般,这赫然是一位应天道的朝运应劫者,若是按照惯例称呼,当可称呼一句——宋道人!
  
  到了这座殿中,赵匡义的眼眸突然黯淡,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神采,身形木然的走进了殿中,盘坐在了地上。
  
  而直到此时,那宋道人方才睁开眼眸。
  
  偌大殿宇,似乎被他的眸光映照成了白昼一般。
  
  “原来如此。”
  
  宋道人似乎已然知晓了诸事,神色却是流露出一丝遗憾。
  
  “先是被家学渊源,初登重楼的刘玄看破,又是在这一支隐秘佛脉落了行迹,这得自上古的三尸道法,果然还是有所疏漏之处……”
  
  “尤其是越要圆满之际,这疏漏越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