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重八啊,我只想躺平摆烂 > 第四百三十六章柳阳的另一个身份
  “辽东的路面上不太平,有一些商队半匪半商的,一眼看过去都很可疑,这么说吧,谁身上不背条人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说实话,没点豁出命的架势还真不敢去辽东闯一闯。”范朋琅双手接过柳阳递过来的盘子,用说其他人的语气轻松的说着路上的生生死死,好像自己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一样。
  
  柳阳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临出发前皇上让二虎交给自己的一样东西,于是便从怀中掏了出来。
  
  当时自己还有些纳闷,为何去赈灾还需要一个锦衣卫的身份,现在看来看来自己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
  
  现在朱棣还时不时的挨他老子的脚的,没有造反也没有当皇帝更没有迁都呢,所以这里并没有后面国都的繁华和稳定。
  
  这里北靠近草原鞑靼人,东靠近山海关辽东一带,谁知道这一片有多少个势力混杂在一起,这里应该也是锦衣卫重点盯防的区域,所以给自己一个锦衣卫的身份也好办事。
  
  果然现在遇到了棘手的事情,赈灾任务变成了反谍任务。
  
  “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柳阳在心中腹诽着朱元璋。
  
  这是一个暗金色的铜牌,只有半个巴掌大小,半指厚,边上浮雕着祥云图案,一面是五军都督府几个字,另一面则浮雕着一把雁翎刀。
  
  “老范,你看看这个认识吗?”
  
  范朋琅本来正在急赤白脸的吃东西呢,看到柳阳拿出来的这个令牌之后立刻把手中的碗放下了,两手在衣服上狠狠的蹭了几下恭敬的接了过来。
  
  他拿着令牌翻来覆去的仔细的看着,一边看一边用眼神瞟柳阳,然后把手放在令牌底部用手细细的摩挲着,等摸到几个小字之后脸色立刻严肃了起来。
  
  柳阳知道对方在摸什么,在令牌的侧面底部用极不明显的浮雕刻着锦衣卫镇几个字,如果用眼睛看到的话是看不出来上面有什么不同的,只有用手仔细的摸才能摸到,这是为了防备有人造假。
  
  “你是锦衣卫吧?”柳阳看着范朋琅检查令牌的手法更加确定了对方的锦衣卫的身份。
  
  范朋琅恭敬的把令牌还给柳阳,然后从桌子前挪了出来,单膝跪倒在地,说道:“锦衣卫总旗范朋琅拜见大人!”
  
  说完,便把放在桌子上那块惊蛰的木牌拿起来,沿着侧面的使劲的一扣就露出了里面的东西,居然是锦衣卫的令牌,原来这个木牌中间早已经掏空了,现在不过是一个装东西的器具而已。
  
  范朋琅恭敬的双手递给了柳阳让其检查……
  
  “哈,我说刚才拿着你这个商会的木牌份量有点不对呢,原来是内有乾坤啊,你这一手玩的不错。”柳阳忍不住的夸赞道。
  
  刚才自己接到这个木牌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有点沉手了,不过也没在意,这个木牌当时选的是最好的乌木打造而成,份量本来就重,其放水中不浮,所以刚才也没有太在意,没想到居然还能如此使用,看来锦衣卫里面的人才不少。
  
  “还请柳大人恕罪,下官私自把商会木牌如此改造乃是为了行走辽东方便。辽东路鱼龙混杂,各方人马都有,如果不小心些恐怕我们这些人早就不知道被哪路人给埋哪了。”范朋琅知道自己私自把木牌破坏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不过确有缘由便跟柳阳解释了一下。
  
  “没事,不就是一块牌子嘛,我理解你们的差事不易,都是把脑袋别坐在裤腰上干活的,咱们都一样,就不要如此拘谨了。”柳阳把对方搀扶起来重新坐到桌子前。
  
  “刚才听柳大人的话似乎是想知道辽东一路的消息,刚才下官不知道大人的身份,所以不好言说,现在请大人尽管问,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范朋琅举拿起酒壶给柳阳倒上酒说道。
  
  “好!那我就直说了。我的人探查到现在香河县城内有鞑靼的细作准备伺机制造动乱,而且已经利用他们手中的食物招揽了一些人。”
  
  “我已经在城中广布人手找机会潜伏进去了,目前得到的消息是不止这里有鞑靼的细作,在其他府县也有鞑靼的细作,目的就是袭扰从辽东过来给北伐大军提供粮草的粮库和粮道。”
  
  “好在大雪封路,辽东的粮食现在也还没有运送过来,他们暂时还没有制造混乱,不过等大雪消融恐怕就是动乱之时了。”
  
  “现在虽然已经接触到了对方的人,但是还不清楚他们的窝点在哪里,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受他们的鼓惑参与此事,这些鞑靼人应该都是死士,如果咱们筹划不好,对方反扑起来恐怕会给城中的百姓造成不少死伤。”
  
  “所以,需要咱们双方一起配合!”
  
  柳阳一口气把事情说完,然后端着酒杯等着对方说话。
  
  范朋琅显然是知道此事的,并没有先出惊讶的表情,而是严肃的说道:“下官知悉此事。我们从辽东过来的时候便碰到过一些商队,他们都是从草原过来的,自称是兀良哈三部的人,但是从对方的言语和生活习惯中倒是能听出来一些问题。”
  
  “那些人说的咱们明朝的官话太好了,好的好像是经过长时间刻意练习过一样,就连一些生活习惯也跟咱们明朝人一样,如果他们把身上的衣服一脱,完全就是生活在北方的明朝人。”
  
  柳阳立刻明白对方的意思了,一个从小在草原上生活长大的人,哪怕再怎么常年往返于明朝内地经商,就算学会了明朝的话但口音还是很难改变的,而且没有哪个草原人愿意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常年积累下来的习惯哪里有那么容易改变的。
  
  如果这些商队是正经的商人,那么他们就不会在意自己的说话口音,只要能让人听懂就行,更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只有心怀叵测,准备混入到汉人之中的草原人才会刻意的改变自己的口音和生活习俗,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看来这次对方所图甚大!
  
  “那你们的人可有混入到他们当中的?可有什么消息?”